第期杜鹃花开在山巅诗意百家mi
杜鹃花开在山巅 刘雨霞 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唯有用心才能感悟这些美丽的智慧。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古今文人墨客对于杜鹃的爱恋,即使面对自然的艰险也要一睹它的风采。自然常给我们惊喜,就像那开在山巅的杜鹃,同时又留给我们一份深思,就像那无所畏惧的人生。带上好心情,带上同行人,一起奔向春天,奔向这场花的盛宴。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陈春霞) 刘雨霞,哈尔滨市南马路学校初中部语文组教研组长,高级教师。中共党员、教育硕士、黑龙江省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哈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哈尔滨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中考命题预备人员。省市教育科研课题负责人,多篇文章发表于各级各类杂志。 杜鹃花开在山巅 周华健在《花心》中唱到: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花有花期吧。所以没有盛情相约,没有前呼后拥,只和三五好友,踏一条幽径,去山中访那高山杜鹃,唯恐错过它的花期。 走进这片树林,每一个生命都是我的知己。看那树身不但粗壮而且高大,高高的树干上伸出无数的枝桠。茂密的树叶把阳光筛成无数珍珠般的光点,抖落在草地上。看着无数的光点,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了无数的星星在对我眨着眼睛,对我说着悄悄话,我觉得自己好像就在它们的身旁。那片片绿叶在微风中轻轻地抖动,不时飘飘悠悠地落下来,给山路铺上了一条绿色的地毯。踩上去感到那么柔软、那么舒服。这时你会感到这就是对“绿草如茵”的最佳诠释。我轻轻拾起一片绿叶,禁不住近看时,那绿油油的叶面上布满着清晰地叶脉,但是皮下的脉络却是楚楚地流动着绿。这一山翡翠似乎伸手可取,却不见半点杜鹃花的颜色。 正有些失意,满世界下起了雨,刚把雨披穿好,却又发现雨水已经止住。仰头凝神却发现:一缕白云像轻纱一样,被山风徐徐吹送,吹到了我的头上方停住,似乎留恋,又不忍离去;过了一会儿,不知何故,忽然散开,飘飘上升,融入又深又蓝的天空,就像铺成通往天际的阶梯一样。身旁不时吹来几缕清风,夹杂着清新润湿的泥土的气息,轻轻地吹过树梢,吹过田野,吹干我额前的头发,吹干我脸颊上的雨滴,轻轻荡漾在我的心头,充满了无限的柔情。此时此景我的心里好不温暖,好不动情,白云、山风、落雨,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难兄难弟。即使此刻不见那神往的满山杜鹃秀色,也不虚此行。 前行的山路继续向上延伸,雨后更显泥泞、艰难。我的脚开始打滑,我的身体开始倾侧,我的心开始懈怠,和前面同伴的距离越来越大。我索性落在后面,自得其乐起来。看啊,那一朵朵顶着晶莹透明雨珠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好像全都变成了有感情的小精灵,也都眨着含笑的眼睛,向我致意。我也欣然加入了这别有深意的仪式:用鼻翼贴近它们,用嘴唇亲吻它们,用双臂拥抱它们。此刻就我一人,花儿不会笑我,鸟儿不会羞我,在无人的山谷里我悠闲自在,晕得如梦一般。这些无名的花花草草也不错嘛,为什么还要去访那什么见鬼的高山杜鹃呢。 “快上来啊!”前方有人大声呼喊,我摇头耍赖。“真的,好多杜鹃花呢,太漂亮了!”声音又大了一些,而且洪亮中还带有一些激动。我抵住诱惑,摆手拒绝相信。“快上来吧,我保证你上来以后一定会感谢我的!”言语恳切而且真诚。真的吗?我半信半疑地踏上那窄窄的山崖,丝毫不敢向四周张望。这山崖仅容一人通过,两人之间不能太近,如果相撞就会失去平衡。站在这里既不敢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也不敢产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豪情。因为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谷不可近视。同伴虽想和我高谈几句,我也不敢搭话,生怕一不小心就会云游。即使只有一步之遥就能登顶了,可是我却战战兢兢,止步不再向前。 “你,给我上来吧!”一双大手把我用力向上一拽,我顺势向上一登,一个人完全被平移到山巅。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气,我才缓缓抬起头来,我惊喜的发现:这双大手不仅把我拽上了山顶,而且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我第一次被杜鹃的美丽所震慑:你看,悬崖上那一树树的杜鹃,开满了密密麻麻淡粉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不像晚霞那么浓艳,越发柔和似絮、清匀如绢;没有夕阳那么灿烂,越发由浅而深,若有若无。它们倚在白云与山巅之间,一幅醉人心魄的画,令人震撼无声。 呆对着这一山杜鹃我不禁静思:我们来访高山杜鹃的真正原因只是想观看它的一山秀色吗?为什么我们要在“杜鹃”前加上“高山”二字呢?真正吸引我们的究竟是“杜鹃”,还是“高山”呢?我想,真正喜欢杜鹃的人们才不会畏惧什么高山,害怕什么险境的。“无限风光在险峰”,他们深深懂得其中的奥秘:杜鹃不像其他的花儿随处可见、唾手可得,而是选择在没人的地方、偏僻的山巅悄然开放,那是因为:它们只想保持自己内心的一份恬静,而不夹杂一丝尘嚣混浊。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根本不在乎能否得到凡夫俗子的赞美,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他们绝非静物。这就是杜鹃的与众不同之处。 那么人呢?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山巅上的一只杜鹃,尽管那么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本期责编: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陈春霞 董一菲,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任教于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诗意语文”的倡导者,董一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学术领军人物,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导师团导师,多家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首届全国中语会十大教改新星,获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大赛一等奖,东北三省十佳语文教师,黑龙江省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科研骨干教师,黑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市优秀中青年专家,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兼任大连枫叶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师大,吉林师大,哈师大,牡师院兼职硕士导师。 应邀在全国四十几个城市讲座授课,著有《紫陌红尘拂面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董一菲讲语文》(语文出版社),《仰望语文的星空》(长春出版社),《雪落黄河静无声》(现代教育出版社),《千江有水千江月》(教育科学出版社),《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清华大学出版社)等六部专著,主编《诗意语文行》《教学风格——生命个性与教学智慧的述说》《高中语文经典篇目同课异构及导读》等。 其“诗意语文”当选为当代十大名师“特色语文”之一。她倡导并践行诗意语文,追求语文的诗意与唯美,注重情感与语言的交织,意在发觉文学气息,感受浪漫情怀,用缤纷的语言,对文化的膜拜,及智慧与幽默构建一个诗意的课堂。在诗意语文的路上,一菲老师一直走在前面,并将继续引领向往诗意的年轻语文教师们不断前行。 ?董一菲诗意语文欢迎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zy/8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超美连州这里的杜鹃花开了
- 下一篇文章: 人间四月芳菲天,圣井杜鹃开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