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 http://www.bdfyy999.com/bdf/zhuanjiadayi/changjianwenda/21551.html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花开百里,七彩斑斓。杜鹃,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称映山红、清明花、山石榴、金达莱(朝鲜族)、羊角花(羌族)、红踯躅等,我们本地彝族同胞称之为索玛花。杜鹃箴言是:当你见到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索玛的花语是:爱的欣喜,和节制。据说,喜欢此花的人天真烂漫,纯真无邪。杜鹃当属异树“奇”(七)花:

——“沧桑之花”。杜鹃花仿佛是路边的野花,几乎自生自灭,不用浇水施肥,不用捉虫除草,也不在乎人们的伫足,更不在意人的流连。沿着人文的足迹,穿越时空的轮转,任性而婉约、粗犷而娇媚地绽放在山坡沟壑,田间地块;陪伴风云的轮换,久经风雨的摧残,饱尝岁月的更迭,历经历史的沧桑,年岁最大的多岁了,每一株都仿佛经历了涅槃而浴火重生,简直都成“老妖精”了。

——“高雅之花”。其素有“木本花卉之王”之美称,称为“花中西施”。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皆对其不吝赞词,作了许多称颂的美文诗句。白居易曰:“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宋代杨万里云:“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

——“君子之花”。杜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品格着实令人敬佩。出山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宁可零落成泥碾作尘,也不愿贪慕虚荣攀牵富贵。国王来,她在开;乞叟来,她还是在开。不因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甘心陪伴家乡的风和月,厮守着内心的纯洁和崇高,也绝不混迹风尘,堕落入俗。

——“平民之花”。独处的寂寞,并非真正的寂寞,至少还有一颗驿动的心在陪伴,在高山,在草甸,在村头,在屋后,杜鹃变幻着绚丽的色彩、变异着多姿的形态,不是为了迎合人,更绝少留心世态的变幻,只是仍然一如既往地含苞待放,等待凌然独自开。既可抗争山风的蹂躏,也可影壁与恐龙同时代古老的蕨类百草园。名副其实的庶民之花、草根之花、老百姓自己的花。

——“女人之花”。索玛,本身在彝家中就是佳人的意思。更为神奇的是,杜鹃通灵,蓓蕾需孕育九个多月,从当年的六月到次年的三月,在这方面与怀胎十月的人类,有着共通之处,因此也被称为人性花、女人花。仔细端详每一个蓓蕾,外表冷静而内心狂热,俱掩藏着一个美好的心语心愿,早早地准备来年的花事了。或许,我们于严冬裹紧大衣蜷缩于房屋角落之时,她们正秘密而热烈的酝酿着,如何把最美的姿态和容颜,展现给开年后的世界。

——“民族之花”。有彝族的地方,一般都有杜鹃,难怪能得到英雄善战且能歌善舞的彝家儿女的供奉和膜拜,属于彝家的神树、圣花。传说很久以前洪水朝天淹没大地,吱嘎阿鲁想排除万难去疏导洪水,壮举感动了漂亮的仙女玛依鲁,偷偷下凡与之成亲并繁衍后代,由此而惹怒了天神,强行拆散他俩。玛依鲁丢不下阿鲁和子孙们,但天命难违,于是变成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世世代代守护着她亲爱的子子孙孙,玛依鲁也就成了彝族人心中的花神。

——“团结之花”。杜鹃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一朵朵的花瓣,簇拥成一团花球;一团团花球,集合成一树树花枝;一树树花枝,聚拢了一个个花坡;一个个花坡,共同组成了七彩斑斓的百里杜鹃。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团拢在一起形成圆,寓意“团圆”,美好的象征,因此由增添了人们对杜鹃的无限喜爱。花开无形,色彩无边,情恨无垠,大朵大朵的花瓣,小家碧玉的容颜,红得如紫过,白的如雪过,斑斓的翅膀从来都是张开。

饱蘸云雨的深情,洗涤身心的疲倦,只要用心寻觅,何必还痴痴眷恋。大约,索玛花开的世界,色彩不重要,只要曾经拥有,就会天长地久。索玛花,开在高坡,诗人折服你的高洁;开在草原,村姑把你头顶爱戴;开在深山,你与清风明月长久相伴。还有多情的我,在诗歌的日历里可以将你翻阅,如同担心故去的爱情传奇,渐行渐远渐无书,又怎一句“淡泊明志”可能释怀?撰文:林将编辑:胡婷配图:宋竹歌曲:《索玛》(百里杜鹃索玛艺术团“水西传说”乐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