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院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jc/210403/8810613.html
今日上午10时40分许,宁德市“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网络公益行活动在我县泗桥乡坂坑村广场启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石维知参加活动并致辞。

宁德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林华锋讲话,并宣布启动网络公益行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宁德市委网信办、宁德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宁德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周宁县委宣传部(网信办)、寿宁县委宣传部(网信办)承办,“闽东之光”宁德市新媒体联盟协办,旨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效融合,庆祝建党周年。

活动共历时2天,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将深入周宁县、寿宁县,利用网络媒体以图文、视频、直播等形式,共同为我市“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营造氛围、加油鼓劲。

当天,中央、省、市各大媒体记者近30余人深入我县坂坑村、天蓝蓝花卉基地、浦源村、革命历史纪念馆、“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三杉花卉基地、苏家山村等地,体验我县城乡巨变,感受我县自然本色,品味我县风土人情,用笔触和镜头记录周宁发展新变化、新风貌、新气象。

青山怀抱中的坂坑村郑文敏摄

走进坂坑村,入目便是粉刷一新的墙面、宽阔整齐的街道,家家户户门口,亭榭篱笆以及房前屋后的红叶石楠、杜鹃、月季等花卉组成的“微花园”让山村处处宛如画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媒体团详细了解了坂坑村垃圾分类、产业发展等情况,良好的人居环境让媒体团印象深刻。

泗桥乡坂坑村

泗桥乡坂坑村位于我县西北部,是省级卫生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首批高级版“绿盈乡村”。近年来,坂坑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先试先行探索开展垃圾干湿分类、厨余垃圾治肥工作,形成“主干联片、党员联户,环卫网格化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与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融合,实现农村“三化”(污水净化、粪污资源化、管理常态化)治理目标,打造“环境美、经济美、生态好、生活好、乡风好”的美好坂坑。

整洁的坂坑村街道郑文敏摄

坂坑村有机垃圾处理房郑文敏摄

随后,媒体团一行前往天蓝蓝花卉基地进行参观。基地大棚内春意融融,杜鹃花种类繁多,花色艳丽,正浓烈盛放。精心修剪的盆景造型姿态万千,有悬崖式、云片式,花团锦簇,亭亭如盖。媒体团被深深吸引,纷纷拿起相机,按下快门,将这美丽的场景永久定格。

天蓝蓝花卉基地

天蓝蓝花卉基地坐落于泗桥乡坂坑炉下洋,占地面积亩,精心培育了杜鹃、珍珠罗汉松、山茶花、红叶石楠等花卉苗木40万株。由该基地探索创新的珍稀罗汉松盆栽“高压造型”技术、杜鹃“春夏秋三季”嫁接技术、杜鹃提根造型技术在省内乃至全国属于领先水平。

炉下洋天蓝蓝“芝樱花海”林志勇摄

天蓝蓝花卉基地电商直播现场陈容摄

腾煌科技制片人朱强“天蓝蓝花卉基地,能够把直播和企业发展相结合,展示当地花卉文化的同时,实现跨地域花卉销售,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助力乡村振兴,这个模式值得借鉴学习。”

在鲤鱼溪,媒体团漫步在古朴秀美的村庄中,感受鲤鱼溪多年独特的文化。

国家级鱼文化主题公园

鲤鱼溪所在的浦源古村,有多年历史,是国内唯一鲤鱼文化古村落,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鱼冢”、“鱼葬”、“鱼祭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鲤鱼文化,让浦源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陈赞铃摄

郑文敏摄叶罗彪摄

网聚新媒体视频剪辑师林杰

“周宁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国家级鱼文化主题公园,在那里感受到了鱼文化、茶文化,还看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感觉特别棒。”

在周宁革命历史纪念馆,媒体团参观了周宁革命历史展览,整个展览以时间顺序为经,以重要革命斗争史实为纬,分为七个部分:“灾难深重·奋起抗争”“五四运动·传播马列”“土地革命·星火燎原”“三年游击·艰苦卓绝”“风雨同舟·军民融合”“北上抗日·屡建奇功”“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媒体团跟随历史的脚步,聆听了周宁革命历史与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感受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

周宁革命历史纪念馆

周宁革命历史纪念馆座落于周宁党校新校区内。纪念馆展览厅面积平方米,运用图片、雕塑、场景再现、历史文物等手段展示了周宁革命历史及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它浓缩了周宁人民二十几年的革命历程。革命先烈用青春和热血谱写周宁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为周宁赢得了“革命斗争不息,红旗始终不倒”的赞誉。年10月被评为首批宁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侨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谢晨艳

“今天的活动中,最令我动容的就是周宁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聆听讲解员的介绍、观看宣传展板,我了解了周宁县在闽东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被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所深深的感动和备受鼓舞。我觉得山河虽已无恙,吾辈仍当自强。”

随后,媒体团驱车前往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只见漫山遍野的绿色充盈视野,远处一排排别致的七彩民房错落其间。沿着蜿蜒的林间道,在行走中了解黄振芳老人的故事,感受习近平总书记“三进林场”的深情厚谊。聆听了后洋村从原来的穷乡僻壤到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华丽变身后,媒体团纷纷为周宁“林下经济”点赞。

“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

上世纪80年代,后洋村村民黄振芳引领全村开垦荒山、植树造林、劳动致富,创造了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曾3次来到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在《摆脱贫困》一书的开篇《弱鸟如何先飞》中,他专门写到:“周宁县的黄振芳家庭林场搞得不错,为我们发展林业提供了一条思路。”在《闽东的振兴在于“林”》一文中,提出了:“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近年来,后洋村紧紧依托“黄振芳家庭林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践行“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行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了种、养、游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黄振芳家庭林场肖孙芳摄

后洋村叶先设摄

沿着山道向下,媒体团来到三杉花卉基地,只见组培楼中,技术人员正在专心致志地作业;走进园区,五颜六色的多肉小盆栽,肉嘟嘟十分惹人。记者们详细参观了基地组培楼与产品展示区等地,用相机记录下所见所闻。

三杉花卉基地

公司占地面积亩,园区分组培楼、电商销售区、产品展示区、物流中转区、生态农业观光区五大区。产品包含高山杜鹃、樱花、连翘花、美国红枫等系列木本花卉品种、兰花、小盆栽、绿植、多肉植物等。三杉组培厂年产组培苗1万株,年销售组培苗0万元,温室大棚种植基地年种植0万株,年销售成品苗1万元,年销售总额约为3万元。

在苏家山村,媒体团探寻了云纱雾幔中的高山生态茶园。行走在雾中的玻璃栈道上,仿若漫步云端,轻柔的雾气从脚下向上缭绕,带来丝丝湿润与凉意。青灰云雾,黛色山林,山云相衬,林雾相融。从栈道上往四周张望,错落有致的茶树与各种娱乐设施在雾中若隐若现。

苏家山村

苏家山村曾经是个隐蔽深山、贫困寂寥的老区基点村。年,苏家山探索“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新路子,致力发展农旅结合、茶旅结合,完善食、宿休闲设施,引进高空蹦极、玻璃栈道、丛林穿越探险等多元化拓展参与性强的休闲运动项目,全力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游,将单纯的传统农业发展成为了“种、养、加、游”为一体的生态立体农业产业,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产业扶贫”的脱贫路子。苏家山发展旅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吴宁俊摄

漫游在周宁这个云端山城

感受这秀美的风貌、自然的气息

看着一个个乡村脱贫致富、旧貌换新颜

更多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故事

等你来一起发掘!

县委书记给科级干部进修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上党课

县文旅局、省旅游公司携手共建,推动周宁文旅高质量发展!

阳春三月,又是鲤鱼溪诗情画意的时候,等你入画~

好消息!纵三线沿线道路通信信号优化建设中

县长深入七步镇八蒲村宣讲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图文来源:郑文敏、陈晨旭本文编辑:陈晨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