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像朵ldquo杜鹃花rdquo
她叫杜鹃也是战友口中的“杜鹃花”不仅美丽动人更时刻保持一颗火热的心每次任务来临她都选择冲锋在第一线……今晚,《一陆有你》让我们走近第81医院骨科主管护师杜鹃,聆听她的故事,感受她的魅力。 ?点击收听? 杜鹃像朵“杜鹃花” 本文作者 周鹏搏、吴超 今晚主播 宫铭 音频采制 奚溪 伴着沉沉暮色,援藏护师杜鹃拨通家里的电话。电话那边,两岁多的儿子小陀螺正在陪奶奶看电视。“小陀螺,妈妈很快就能执行完任务回来看你了。”一年未见,孩子的一声“妈妈”叫得似乎有些生疏。不觉间,泪水在杜鹃泛着高原红的脸颊上滑落下来。杜鹃是第81医院骨科主管护师。“永远属于你”是杜鹃花的花语,她的名字饱含着父母的真挚爱情。但这份父母间的浪漫故事,在她16岁那年戛然而止:作为军人的父亲在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从此,再也不能给她带回礼物。“要像你爸爸一样,勇敢坚强。”从军10余载,这是母亲对杜鹃说过最多的话。而她一直都是战友口中的“杜鹃花”,不仅美丽动人,更时刻保持一颗火热的心,每次任务来临都能选择冲锋在第一线,从未退却。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原本准备回山西老家过年的杜鹃接到驰援武汉的任务。“作为一名军人,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杜鹃没有犹豫,匆匆告知丈夫和家人后,便背起行囊奔赴武汉抗疫一线。 杜鹃所在的医疗队56名队员到武汉后,医院的一个病区。经过前期5天4夜的紧张准备工作,他们接到了第一批病人。面对严峻的疫情,杜鹃每天坚守在“红区”照顾病人。一天下来,防护服被汗水浸透。时间一天天过去,在他们的努力下,病房里的病人也越来越少。数月之后,杜鹃他们赢得了这场“战疫”的胜利。凯旋的杜鹃原本与同是军人的丈夫约定在国庆休假,可还未拿到假条,援藏的任务突如其来。作为主管护师,她再次主动请缨,登上了进藏的飞机。“既然决定了那就去吧,照顾好自己,家里有我们。”尽管两次假期与家人失约,但家人支持了杜鹃的选择。“听说昌都被称为‘藏东明珠’,我倒挺想去看看。”对于雪域高原,杜鹃一直比较向往。刚到没几天,杜鹃就被安排跟随演习部队执行医疗保障任务,并到边防哨所巡诊。车队翻越一座接一座的雪山,到达海拔多米的边防哨所后,杜鹃拎着医药箱,喘着粗气来到官兵身边展开诊疗。面对患者,杜鹃脸上的笑容从未消失过。在冰天雪地的藏族地区,这朵有温度的“杜鹃花”,温暖着一位又一位病人。有次接诊后,一位藏族患者向杜鹃竖起了大拇指,说道:“金珠玛米亚古都。”起初,她并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一位西藏的老兵告诉她:“这是在夸你,是‘解放军真好’的意思。”“虽然援藏很辛苦,但在这里,我看到了以往见不到的风景。”在电话中,杜鹃笑着告诉母亲,母亲也满脸欣慰。如今,这朵雪域高原的“杜鹃花”,绽放在边防官兵和藏民心里。一声声“金珠玛米亚古都”和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也让“杜鹃花”分外鲜艳。作者吴超 吴超,第81集团军某旅战士、新闻报道员。先后在军内各类媒体发表作品余篇。 主播宫铭 宫铭,陆军某部宣传干事。入伍以来发表稿件余篇,被陆军强军网评为“优秀远程编辑”。 往期回顾.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深情的拥抱.入伍9年,1个二等功2个三等功.重返蓝天,成为“第三只眼”.那些家书,犹如一排笔直的列兵 .“我和宝宝等你平安归来”更多推荐 中共党史专题讲座党史故事讲“百年党史微课堂”系列音频陆军权威发布,转载注明来源! 主管 陆军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文化中心 来源 人民陆军(ID:renminlujun) 刊期 第期 监制:张旭航 主编:罗有为编辑:奚 溪 邮箱:rmljyt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0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盆花30万这个诸暨老板,一有钱就买花
- 下一篇文章: 杜鹃出席这场活动,国美又有新动作,黄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