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文化馆里留乡愁搬迁群众不忘根
甘露聚糖肽针能不能治好白癜风疾病 https://m-mip.39.net/nk/mipso_6086175.html 为了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激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情感共鸣,近年来,百里杜鹃鹏程街道以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抓手,依托坪子社区的“乡愁文化馆”,收集记录本地生产生活的农具、餐具等各类生活用品等实物,打造集乡愁记忆、感恩教育为一体的“乡愁情怀”,增强居民归属感和幸福感。 走进坪子社区“乡愁文化馆”,百姓常用的碗、坛、罐、壶等民窑瓷器,不同时期的犁头、犁耙、谷桶等农耕器具……一件件留有时代印记的老器物映入眼帘,这些记录着传统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老物件,承载了上一代人沉甸甸的回忆,凝结着老一辈人的智慧,让后人得以寻得故土的记忆与乡愁,与老器物来一场时空对话。 “这些磨子、犁头、锄头都是我们老一辈用的东西,原来老辈人交给我们的,我们又要交给下一辈,现在我们搬来这边以后,过上了好日子、好生活,让他们知道现在生活来之不易,对他们有教育意义。”鹏程街道坪子社区居民叶祥忠看着这些老物件满是感慨。 乡愁馆的建成、运营得益于群众的支持,馆里的老物件大都由村民自发捐赠,每件藏品都带着先辈们的温度和一个时代的记忆,是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教材,真正实现了文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乡愁馆建立后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参观,通过实物列展、图文介绍、现场解说等形式进行展示,让参观者深入其中。 “今天带着孩子来这里看了以前家里面用过的物件,有利于孩子感受农耕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这些老物件可以给他们做回忆和纪念,让他们体味劳动的艰辛,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鹏程街道坪子社区居民李英语说。 从泥泞难走的土路到宽敞干净的沥青路,从低矮的土房到崭新的平房,从凋敝的农村荒景到绿意盎然的美丽乡村……乡愁馆不仅是后人了解村史、追根溯往的源泉,更是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时代见证,在这里,他们感受着祖辈的精神,以缅怀的方式向幸福生活出发…… “我们社区建立乡愁馆的初心和目的就是让搬迁群众记住乡愁、留住记忆,也可以让年轻人们了解过去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下一步,我们将会挖掘更多老物件来丰富乡愁馆内物件种类,也为搬迁群众乃至后辈们提供重温乡愁的重要场所,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鹏程街道坪子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唯唯说。 往期精彩回顾百里杜鹃:生态美景引鹭归 主办:中共百里杜鹃工委宣传部 承办:百里杜鹃管理区融媒体中心 监制:罗梦 审核:李华 编辑:蒋鑫 记者:王雪汪沙实习生:黄婷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0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霉运最怕的十大花万用万灵
- 下一篇文章: 马斯克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他妈妈更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