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能不能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d/140228/4345623.html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对世界的认知需求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带孩子去公园,孩子总会问“妈妈,这是什么树?”“妈妈,那是什么花?”借助常识或者手机告诉他之后,接下来还会有一大串的为什么等着你。

前些天,我们走到一片荷塘,想着趁机让孩子复习复习关于荷花的诗,刚起了个头:“泉眼无声惜细流……”娃的十万个为什么就来了:

“妈妈,荷花天天泡在水里,它不会烂掉吗?”

“同样是绿色的植物,为什么家里的绿萝浇多了水,根就烂了呀?”

“藕就是我们吃的那种吗?叶子是从什么位置长出来的啊?”

……

虽然很多时候会被问到不知道怎么回答,但这也是我一直喜欢带孩子去户外的原因。不同于家里的,户外的环境更能让孩子开拓视野,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

孩子的好奇就是教育的动机!最近因为不怎么能出家门,便找来了很多自然图鉴和绘本做功课,还真的发现了一套植物自然科普——《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这套书官方给出的年龄段是5—12岁,但是我自己看完,觉得成年人看也没有问题。

这套书在专业性和可读性的平衡方面,处理角度选取地特别巧妙。开篇通过场景图和书信的形式,从日常生活、传统文化、饮食以及植物的实用性等多个角度来介绍植物。

可以满足5岁以上孩子的求知欲,有知识又不生涩,有故事又不俗套,而且能兼具诗词歌赋、地理知识、风土人情的知识面扩展,能持续看到十几岁,依然有所收获。我们接下来看看这套书好在哪里?

40种植物,专为中国孩子打造的本土植物书

书中所选的40种植物是在中国有上千年的漫长的生长史的且原产中国的。随着历史文明的交流,一些植物已经遍布全球,但是原产地是中国。

像月季、杜鹃、水杉这样的园林植物,在西方国家的土地上也可以见到。它们是植物族谱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并对世界的文明、科技的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不知道到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植物猎人,他们是一群探险家,他们以采集珍贵的植物为己任。

有一个叫弗兰克·金登·沃德的英国人,先后8次来到中国,采集了余种杜鹃。还有一个叫威尔逊的,10年时间,为英国引种了上千种中国植物,其中杜鹃就有多个品种。

杜鹃花在中国司空见惯,不管是花园里的盆栽杜鹃花还是长在野外的映山红,但在一百多年前的西方人眼中,杜鹃花却是一个稀罕物种。全世界已知的多种杜鹃花品种,有一半以上都在中国。

这些探险家跋山涉水,一次次将这种古老的东方植物带回国,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对稀有植物的研究和培育,造就了今天千娇百媚的园林景观。所以,如果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欧洲花园里盛开的杜鹃花,那很可能就是中国杜鹃花的后代。

通过让孩子了解这些植物,解读中国植物的魅力和品格,唤起孩子们对祖国自然资源和大好河山的热爱。

以季节为划分标准,选取不同区域的植物,方便观察

这套书按季节划分,哪个季节的植物去哪本书上找,各自的科属、地域、花期、果期,用途都以小便签和植物笔记的形式附在一侧,清晰明了。

春天里不仅可以吃到香椿,即使在春寒料峭的北方街头,也能看到先开花后长叶子的玉兰。

而书中不仅解答了玉兰先开花后长叶子的秘密,也会介绍关于玉兰其他知识,比如它的别名“望春花”。同时,玉兰花也是上海市的市花,象征着一种开路先锋、奋发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朵玉兰花不多不少都有9片花瓣,不信,你仔细数数看!

除了玉兰的生长地域、花期等基本信息和人们赋予它的思想和文化意义外,也可以通过“小森的植物笔记”更加全面地了解玉兰。

比如它的种子是怎么传播的,果实的形状。

玉兰除了帮我们点缀春天,也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而玉兰的花苞,为了能在次年的春天早早绽放,在结果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积蓄能量了。

在了解关于植物知识的的同时,也能发现植物本身的生存智慧。

虽然每个季节只选择了10种极具代表性的植物,它们来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生长形态、不同的生存环境、各带鲜明特色。覆盖了植物家族最典型的类别。

比如分布在低纬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喜欢阳光,秦岭以南的很多地区可以种植的——棕榈。

“冰清玉洁的高山勇士”——雪莲,雪莲花是一种特别珍贵的高山植物,分布在我国多地高寒地带,生长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砾石滩中。

虽然雪莲花生长在高寒地区,但它的身边也有负责漂亮的绿绒蒿和负责搞笑的雪兔子。

生活在沙漠中,“三千年不倒”的胡杨树。

除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植物外,还有自身就极具特色的植物。

比如独木成林的榕树,早在恐龙统治地球时就已经繁盛的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大类群。

蕨类植物和恐龙有什么秘密呢,看看小森叔叔的来信吧。

我们都知道含羞草,也有昼开夜合的“含羞树”——合欢,它和苜蓿、豌豆等都属于豆科植物。

除了上面介绍到植物,还有天南星科的菖蒲、百草之王人参、我们喜欢的香蕉板栗等水果、古老的银杏等。由于篇幅有限,更详细的介绍还是小读者自己打开《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这套书,或者走出家门和家人朋友一起大自然里面看看。

每个季节选择了10种极具代表性的植物,它们来自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生长形态、不同的生存环境、各带鲜明特色。覆盖了植物家族最典型的类别。

书信、植物笔记的讲述方式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保护好奇心

书信方式,开启孩子作文的钥匙,解开植物探索之谜

开篇每种植物都是以安安或者乐乐的来信开启的探索。

信件对于现在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古董了,但信件可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延续至近现代的重要联络方式,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才慢慢退出舞台。

在这里,我们不仅能让孩子了解到信的写作格式,也是对文化的传承。让孩子熟悉写信的模式,还能让孩子知道,其实日记很简单,就是把自己想说的、想问的写下来。而作文就是日记的延伸。

而小森叔叔的40封回信,也能解决孩子的一切疑问。植物的名称、构造、作用、寓意、历史故事等丰富的知识,都在小森叔叔娓娓道来中一一展现。

比如母亲节除了康乃馨我们也可以送忘忧草。

我们吃到的香蕉是黄色的,而刚摘下的香蕉却是绿色的。

石蒜也就是彼岸花,但和蒜没有任何关系,人们为什么赋予它生死、别离的寓意呢,除了节气还有花叶两不相见的原因。

小森叔叔是以审读专家胡君博士为原型设计和编创的。简单易懂的语言风格比爸爸妈妈都有耐心,既有孩子的童趣视角,又有植物学家的严谨视角。

通过信件往来的形式,安安和乐乐通过他们的视角提问与植物相关的问题,和植物学家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引发对生活中植物的思考。而小森叔叔则耐心地解答孩子们发自内心提出的疑惑。

40篇植物笔记,满足孩子更多的好奇

精美手绘自然笔记,像是一部植物学家随身记录的手稿,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将植物与该植物相关的分类、实用性、奇特之处以小专栏的方式进行介绍,还有手工部分。

比如“步步高升”的蜀葵和它的锦葵科大家族。

怎么区分香椿和臭椿?

在这里关于植物的更多秘密,打破我们固有印象的知识。

不是所有叫“××兰”的都是兰花家族。

茶、普洱茶、酥油茶的区别非常大。

香椿和臭椿;国槐和洋槐;薄荷和猫薄荷;菖蒲和黄菖蒲、唐菖蒲、金钱蒲,亲缘关系远得很!

花店的“玫瑰”都是现代月季,蓝色妖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水仙、水稻不只长

在水里,也可以长在土里。

……

在帮孩子纠正这些关于植物认知的同时,也能解开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秘密,增加孩子的谈资。

“喝茶为什么不困呢?”

“竹子为什么是空心的?”

“蒲公英折断后为什么会流白色的黏糊糊的液体?”

“大人经常说‘等得黄花菜都凉了’,是什么意思呢?”

不只是单纯地介绍知识,小森的笔记中还设计了“DIY手作”板块,包括种一盆水仙、制作苔藓微景观、做桂花香水、制作蕨叶装饰画等,步骤清晰,材料简单易得。

让孩子亲身参与每一项实操性强的手工活动中,锻炼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尝试亲手栽种一盆花草,亲自浇灌,观察生命一步步绽放,孩子将收获超出想象的惊喜!

专业严谨、兼具人文、科学与审美、随书赠十二幅精美植物画

作为给孩子阅读的植物科普,不仅要有趣、可读性强,同时也要严格把控内容的准确性。这套书从文字、场景沟通、植物科学画、内容审读、纸张选择以及后期的印刷工艺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书中除了全场景水彩手绘插画外,40幅纯美细腻的植物科学画给小读者们阅读上的震撼。科学画是植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助手,方便植物学家更好地记载植物的外形。随着科技发展,人们有了摄影技术,但这种画可以展现很多实物照片呈现不了的植物特点和细节。

科学画笔法细腻、严谨描绘,绘者毕业于中科院植物所、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专业院校植物学专业。

扎实的绘画基础和植物学基础。确保植物细节刻画上的精准和精美。不仅给孩子们带来阅读上的审美体验,也让小读者了解这个古老而重要的画种。

本书的专家来自植物领域的不同方向,他们有的是植物科研人员,有的是植物科普达人。有的擅长文献研究,有的擅长田野考察,有的有丰富的自然教育实战经验。

他们从各自的专长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参与全部创作流程,从前期植物种类选择的指导,到创作期间文本知识点、绘图细节,进行了全文指导和审阅。

比如:

1)水杉在四川万县被发现,但万县后来被划归到现在的湖北利川。在与专家的反复推敲下,改为了“四川湖北交界山区”。这样既准确,又让便于孩子理解。

2)石蒜。原本文字内容是:石蒜虽然带“蒜”字,但是与我们吃的大蒜并没有亲缘关系,石蒜是石蒜科植物,而大蒜是百合科植物。在专家的建议下,我们补充了一句话,让孩子更清楚地明白,为什么石蒜叫这个名字。

原来,是因为石蒜的地下鳞茎呈球形,像大蒜,又多生长在石堆环境中,所以叫石蒜。

不仅让孩子知道两者是不同的,也告诉了孩子,它名字的由来。这样孩子彻底就区分清楚了。

这是植物科学画在中国儿童绘本的首次使用。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观赏和收藏,特意将12张科学画独立画心作为赠品呈现给读者,方便大家自行装裱画。

四大专题、延伸经典植物学;知识串联、将知识体系化

每册书的最后各附有一个专栏,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了不起的进化:以树状图的方式展现了从藻类开始,植物的进化过程。

百变植物秀:以一颗植物为载体,详细介绍了根、茎、叶、花、果实的全部类型。

神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介绍了植物在白天和晚上的“工作”状态。

植物“大家谱”:详细展示了植物每一纲、每一目、每一科、每一属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单个的知识点很难记忆深刻,而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结构,则容易记忆深刻。

这套书以植物为轴,将历史事件、生活常识、成语谚语、诗词歌赋、艺术生活等等,进行了知识延伸,不仅丰富了植物的内容,让阅读更有趣味性,而且将知识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输入进记忆里,提升孩子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怎么区分荷花和睡莲

香椿树为什么被称为父亲树

为什么我们常用“雨后春笋”这个词来形容事物的发展迅速。

知道了刚冒出土的竹笋,24小时能长近2米的生长速度,理解起来更加形象。

植物贯穿了人类的历史,甚至颠覆了历史,它们是文明的见证者。小小的茶叶,曾经引发了美国独立战争,改变了历史;茶马古道跋山涉水穿越文明,写就了历史的光辉。

看完这套《中国植物,很高兴认识你!》,你会发现,植物原来与我们的生活如此亲密!就像书中的植物学家小森叔叔说的:认识植物,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认识我们人类自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zy/10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