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红楼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命名并非信手拈来,其中不仅蕴含着作者的巧妙构思,而且使得小说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近千位栩栩如生的人物,其称谓选择的背后也“暗藏玄机”:或暗示人物命运,或影射人物性格,或隐喻情节发展,或体现作者态度等。对译者而言,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物阵容,必然会在感叹中文博大精深的同时,也不禁感到“压力山大”。如何跨越文化背景的差异,向外国读者传递人物姓名的深层含义,值得我们每一位译者思考。

从概念隐喻的角度看,当作者在塑造小说人物时,将具体的人名映射到抽象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上,就构成了人名隐喻。而人名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两种:音译和意译。音译法使用简单,易于操作;意译法更能准确传递文化内涵。翻译总是在学习借鉴与反思总结中不断进步,因此我们不妨看看《红楼梦》最有影响力的译者之一大卫·霍克斯(DavidHawkes)是如何处理人名翻译的。

壹|《红楼梦中》人物姓名特点

翻译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探讨如何恰当翻译人物姓名时,首先要充分理解书中各个人物名字蕴含的文化内涵。正如现代为公众人物立“人设”,《红楼梦》中人物姓名的选取也是构建“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现了人物的男女性别、社会地位以及长幼尊卑。《红楼梦》中“贾、史、王、薛”是当朝四大名宦世家,在贾府内部,各成员更是有亲疏尊卑的严格等级之分,主子和其他自由人有姓有名,而丫鬟奴才大多有名无姓,体现出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森严的社会等级。

第二,暗示了人物的性格、形象和命运。如贾政之为“假正”,暗示了他“假正经”的嘴脸,表面满口仁义道德,背地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贾化取谐音“假话”之意,呼应了他势力虚伪的性格。

第三,书中配角人物多关联命名。如怡红院八位丫鬟的名字两人一组,各有特色。袭人、媚人名中带“人”;晴雯、绮霞名与天气有关;檀云、麝月名中,檀香和麝香同为香料;春燕、秋纹,春秋两季相对。

贰|霍译本中“别具匠心”的人名翻译

霍克斯译本中,对人名的处理同时采用了音译法和意译法,主子和其他自由人物的姓名用音译法翻译,而对下人们的名字采用意译法翻译,按阶级地位划分人群以表示主仆有别,其中许多人名的意译翻译也独具匠心,译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语境的精确把握可见一斑。

qing

wen

隐喻

晴雯之名指晴天的云霞。她作为贾宝玉房里的四大丫鬟之一,美丽聪慧,性格耿直高傲,为人光明磊落,疾恶如仇。她具有封建时代女子身上罕见的反叛精神,勇于斗争,不谄媚迎合他人。

英译

霍克斯将其名译为“Skybright”,“sky”是指天空,而“bright”一词有多重含义。

第一层意思为:fulloflight;shiningstrongly,指“明亮的,晴朗的”,贴切的描绘出了其名的中文含义。

第二层意思是指:cheerfulandlively,指人开朗活泼,书中晴雯大冷天深夜只穿“小袄”跑到门外吓麝月,和芳官“抓子儿赢瓜子儿”等都体现了她的天真活泼,虽出身卑微,却任性任情。

第三层意思是:intelligent;quicktolearn,指人聪明伶俐。晴雯以心灵手巧著称,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第52回“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宝玉的雀金裘是产自俄罗斯国用孔雀毛碾成线制成,被意外烧了个洞,能工巧匠们个个都不敢揽活儿,为了宝玉的体面,晴雯带病连夜将裘衣补好,丝毫看不出任何损坏的痕迹,充分体现了晴雯的心灵手巧。

“Skybright”一词将晴雯的性格特点反映得淋漓尽致,可谓充分反映了曹雪芹对晴雯这个艺术形象的一片苦心!

晴雯

xi

ren

隐喻

若不了解“袭人”名字的来源和人物特点,单看字面有“袭击”之意,很容易误译为“assailmen”or“attackpeople”,从而曲解了原意。袭人原名为“花珍珠”,先后服侍过贾母、史湘云,后成为宝玉房里四个大丫鬟之首。其名最早出现于《红楼梦》第23回,因姓“花”,宝玉故取陆游《村居书喜》诗中“花气袭人知昼暖”之意,为其改名为“袭人”,取花香扑鼻之意。

英译

因此,霍克斯将其翻译为“Aroma”,柯林斯字典解释为:astrong,pleasantsmell,即“芳香”之意,读到此词脑中自然联想到了“香气袭人”,人物顿时有了画面感,形象也变得灵动活泼起来。

袭人

zi

juan

隐喻

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丫鬟,后被派与照料林黛玉。“紫鹃”之名取自黛玉,即紫色的杜鹃。杜鹃是花鸟同名,一方面,杜鹃鸟象征悲愁凄凉,至诚忠贞。另一方面,杜鹃花代表一种真挚的美,寓意着二人惺惺相惜,情同姐妹。紫色则代表着高贵,也象征胆识与勇气,点出了紫鹃率真勇敢、聪慧机敏的品性。紫鹃与黛玉看似主仆,更似姐妹知己,她也许是大观园里唯一真心对黛玉好并坚定支持宝黛爱情的人。见黛玉婚事未定,便有了“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之举,不顾责骂,为黛玉的终身幸福一搏;黛玉病危时身边也只剩她一人细心呵护,不离不弃;黛玉香消玉殒后,选择伴“青灯古佛”度己残生。

英译

霍克斯将紫鹃之名译为“Nightingale”,夜莺,许多人不免疑惑为何不译为“Cuckoo(杜鹃鸟)”呢?答案正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在英文中杜鹃有“出轨的女人”之意,因为杜鹃会将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的巢里,不仅出生早,而且在出生后还会“清除”其他的鸟蛋,因此引申出“给丈夫戴绿帽子”之意。而紫鹃平日十分自尊自重,有回宝玉见她穿的单薄,出于关心的伸手一摸,她并未像其他丫头一样想借机“投怀送抱”,而是立刻奚落了宝玉的轻薄行为,并转身离去,可见紫鹃的清白自爱,若按此翻译,则正与紫鹃人物特点相悖,成了“乌龙事件”了。

而“Nightingale(夜莺)”在英文中象征悲戚、追求高洁美好,其悲鸣往往让人联想到哀思,一方面体现出紫鹃和黛玉最后的凄凉结局,另一方面也十分契合中文“杜鹃啼血猿哀鸣”的意像:紫鹃最终出家为尼,为知己哀鸣。此处的翻译可谓画龙点睛之笔,瞬间丰满了紫鹃在英文读者心中的形象。

紫鹃

miao

yu

隐喻

玉作为《红楼梦》中最重要的象征,人物名中带玉的更是寥寥无几,妙玉便是其中之一,虽出现次数不多,但人物塑造却颇有深意。

妙玉,“庙”中之玉,自称“槛外人”,是贾府大观园内栊翠庵里的道姑。她是红楼梦中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称赞其美丽冷艳,才情斐然,有人则批判她清高孤傲,我行我素。而曹雪芹实际对这个人物颇为喜爱,形容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那“妙玉”何“妙”之有?一妙在其特立独行,不爱世俗功名,独爱庄子古书,爱洁成癖。二妙在其才情馥郁,精茶道,谙音律,为黛玉、湘云续诗,连写十三韵,被清高孤傲且才华横溢的黛玉赞为“诗仙”。三妙在其矛盾重重,出身官宦世家,却因多病被迫出家以祈福消灾,身在佛门心在红尘,为人孤傲却内心柔软,渴望友情、爱情和亲情。

英译

对人物分析后,许多译者脑海中不免浮现出“WonderfulJade”,“ArtfulJade”或“SmartJade”等翻译,而霍克斯则将妙玉之名译为“Adamantina”。该词源于拉丁语,指“金刚金”,贵重且坚硬,十分贴切地传递出了妙玉孤傲不群、言辞犀利、不畏他人眼光的个性,引入拉丁语更为人物蒙上了一层神秘高贵的色彩,与作者当初意在呈现朦胧神秘形象的想法不谋而合。

妙玉

jiao

xing

隐喻

娇杏是甄家的一个丫鬟,其名谐音“侥幸”。在《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到甄士隐家做客,她出于好奇两次回眸,却让这位的落魄书生“自作多情”,以为娇杏倾心于他,不禁倍感鼓舞。雨村飞黄腾达后又偶遇娇杏,便将其纳为二房,不久产子并在正房去世后被扶为正室。曹雪芹有诗云:“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娇杏不仅没有因不合礼法的行为受到惩罚,反而“丑小鸭变白天鹅”,由丫鬟一跃成为主子,真可谓“侥幸”。

英译

霍克斯并未将“娇杏”译为“DelicateApricot”或者“DaintyApricot”,而是译为“Lucky”。柯林斯字典中解释道:Ifyoudescribeanactionorexperienceaslucky,youmeanthatitwasgoodorsuccessful,andthatithappenedbychanceandnotasaresultofplanningorpreparation,意指并非预先计划好的,充分体现出娇杏名字背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开挂人生,翻译可谓巧妙贴切!

娇杏

分析几位人物姓名的翻译后我们不难发现,霍克斯在翻译人名时并未有固定的“套路”,多是根据人物的姓名来源、人物特点等,在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差异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尽力传递隐喻之意,使书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红楼梦》中人名的隐喻比比皆是,每个人名的背后都体现了作者的心血,若翻译不当,怎对得起作者的良苦用心呢?因此,看似简单的人名翻译,也需要我们用心思考,充分了解人物的形象与特点后,时刻对文化差异保持敏感,以选取切当的词,让外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在脑海中引发联想与赞叹!

文字

段玉聪

图文编辑

张曦月

审核

尚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yf/7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