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医案六例
第期 晶状体中医称晶珠,又称黄精或睛珠,形如凸透镜,位于虹膜和瞳孔之后、玻璃体之前,借晶状体悬韧带与睫状体连结以固定其位置。晶状体相当于19D的凸透镜,具有调节功能,是眼屈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独特的屈光和折射功能,且可以滤去部分紫外线,故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晶状体的病变主要包括晶状体透明性和颜色的改变(白内障)及晶状体位置和形态改变,这两类病变都可以引起视力明显下降,临床以白内障最为多见。
晶状体内没有血管,它所需的营养来自房水,如果房水代谢出了问题或晶状体囊受损时,晶状体因缺乏营养而发生混浊,原本透明的晶状体变成乳白色而不透明,即是白内障。
白内障属中医内障眼病的范畴,归属于五轮学说中的水轮疾病。本病除与肾和膀胱有关外,与五脏六腑,特别是与肝脾密切相关。其成因比较复杂,除主要由七情内伤,先天不足、老年体虚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而引起外,亦可由外伤等直接引起。如属肝肾两亏者,宜滋补肝肾;脾虚气弱者,宜补脾益气;肝热上扰者,应清热平肝;阴虚夹湿热者,应滋阴清热,宽中利湿;外伤血瘀者,以活血化瘀为主等。本病发展缓慢,病程冗长,中药内治宜于早期,可望减轻、终止,或延缓晶状体混浊的发展。若晶状体混浊严重,已明显影响视力,药物难以奏效,宜手术治疗。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医案六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又称老年性白内障,中医名圆翳内障,是最为常见的白内障类型,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机体衰老而发生渐进性视力下降乃至失明,通常双眼先后发病。中医认为多因年老体衰,肝肾亏损,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气血亏虚,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血虚肝旺,肝经郁热上扰或阴虚夹热上攻也可致晶体混浊。
补益肝肾法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肝肾亏损证案 贺某某,男,58岁,湖南省湘潭大学,教授。于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
病史:患者近年来双眼视物昏花,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多。
检查:远视力:右眼0.5,左眼0.6。双眼外观正常。散瞳后裂隙灯显微镜彻照法检查可见眼底红光反射中有辐轮状混浊阴影。舌质红,苔少,脉细。 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双眼)。 辨证:肝肾亏损证。 治法:补益肝肾。
方剂:杞菊地黄丸(《医级》)加减。 处方:枸杞子10g,菊花10g,熟地黄10g,山茱萸5g,山药10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0g,黄精10g,覆盆子10g,金樱子10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慎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年10月3日):自觉视物较明;舌质红,苔少,脉细。原方。7剂。
三诊~八诊(年10月10日~年11月16日):服药35剂。双眼视物较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症状消失,小便正常。远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晶体混浊减轻。嘱服杞菊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9g。淡盐开水送服,连服2月,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肝肾亏损,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昏花;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肾所不固则小便清长,夜尿频多;舌质红,苔少,脉细,均为肝肾亏损之候。杞菊地黄丸加减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臣以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三药配合,是为“三补”;佐以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牡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茱萸之温涩。泽泻、茯苓、牡丹皮三药合称为“三泻”,六味合用,三补三泻而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而以补肾阴为主;加入枸杞子、菊花以补肾明目;黄精以补气养阴,健脾益肾;覆盆子、金樱子固精缩尿。
滋阴降火法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阴虚火旺证案 曾某某,男,55岁,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干部。于年12月11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 病史:患者46岁开始戴老视眼镜,已更换眼镜5副,最后于今年2月验光配镜,双眼老视镜均+3.00DS,近2年视物昏花,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苦咽干,大便秘结。
检查:远视力:右眼0.5,左眼0.5。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散瞳后可见双眼晶状体周边部皮质呈楔形混浊;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双眼)。
辨证: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二地二冬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加味。 处方:熟地黄10g,生地黄10g,天冬10g,麦冬10g,刺蒺藜10g,石斛10g,防风10g,菊花10g,决明子20g,火麻仁10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慎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年12月18日):自觉视物较明;大便已通畅,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原方去火麻仁,加枸杞子10g,以补肾益精明目。7剂。
三诊~八诊(年12月25日~年1月30日):服药35剂。双眼视物较明,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秘结等症状消失,远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晶体混浊减轻。嘱服杞菊地黄丸2月,每日2次,每次9g,淡盐开水送服,连服2月,以巩固疗效。
按:《内经》曰:“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脑风积热,水亏火炽,晶珠失养,致成圆翳内障;视物昏花,口苦咽干,头晕耳鸣,大便干燥,舌红苔少,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征。二地二冬汤方中熟地黄、生地黄、天冬、麦冬、石斛滋阴补肾;刺蒺藜、防风、菊花祛风明目;加决明子、火麻仁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益气健脾法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脾虚气弱证案 姜某某,女,53岁,湖南省长沙市卷烟厂,退休干部。于年2月19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 病史:患者近1年来双眼视力明显下降,伴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 检查:远视力:右眼0.6,左眼0.4。双眼外观正常。散瞳后裂隙灯显微镜彻照法检查可见晶状体周边部呈冰棱状混浊。舌质淡红,苔白,脉缓弱。
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双眼)。 辨证:脾虚气弱证。 治法:益气健脾。 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处方:党参10g,炙黄芪20g,炒白术10g,陈皮5g,当归10g,升麻5g,柴胡5g,炙甘草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慎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年2月26日):自觉视物较明;舌质淡红,苔白,脉缓弱。原方加枸杞子10g,以补肾益精明目。7剂。
三诊~八诊(年3月5日~年4月10日):服药35剂。双眼视物较明,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等症状消失。远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晶体混浊减轻。嘱服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9g。开水送服,连服2月,以巩固疗效。
按:脾虚运化失健,水谷精微输布乏力,不能上荣于晶珠,晶珠失养,故见晶珠混浊,视力缓降;舌质淡红,苔白,脉缓弱,均为脾虚气弱之候。补中益气汤《审视瑶函》曰:“是方人参、黄芪、甘草甘温之品,甘者中之味,温者中之气,气味皆中,故足以补中气;白术甘而微燥,故能健脾;当归质润辛温,故能泽土,术以燥之,归以润之,则不刚不柔而土气和也。复以升麻、柴胡升清之气于地道也,盖天地气一升,则万物皆生,天地之气一降,则万物皆死,观乎天地之升降,而用于升麻、柴胡之意,从可知矣。”补药多滞,故用少量的陈皮以防滞。脾胃健,清气升,则诸症可愈。
清热平肝法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肝热犯目证案 曹某某,男,58岁,湖南高科技食品工业园,干部。于年5月22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 病史:患者近两年感觉双眼视物不清,时有眼眵,目涩痛;伴头昏痛,口苦咽干,便结。
检查:远视力:右眼0.4,左眼0.5。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散瞳后可见双眼晶状体周边部皮质呈辐轮状混浊。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双眼)。 辨证:肝热犯目证。 治法:清热平肝。 方剂:石决明散(《审视瑶函》)加减。
处方:石决明15g(先煎),防风10g,党参10g,茺蔚子10g,车前子10g(包煎),细辛3g,知母10g,茯苓10g,五味子3g,玄参10g,黄芩10g,决明子15g,火麻仁15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少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年5月29日):大便通畅,视物较明;舌质红,苔薄黄,脉弦。原方去火麻仁,加枸杞子10g,菊花10g,以清肝补肾,益精明目。7剂。 三诊~八诊(年6月5日~年7月11日):服药35剂。双眼视物较明,眼眵减少,目涩痛;头昏痛,口苦咽干,便结等症状消失,远视力:右眼0.6,左眼0.8。双眼晶体混浊减轻。嘱服杞菊地黄丸2月,每日2次,每次9g,淡盐开水送服,连服2月,以巩固疗效。
按:肝热上扰头目,热灼晶珠,故见晶珠混浊,视力缓降;全身症状及舌脉之象均为肝热犯目之候。石决明散加减方中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为君药;党参、玄参、五味子益气生津、养阴明目为臣药;知母、黄芩、茺蔚子、车前子、茯苓清热利湿;决明子、火麻仁清肝明目,润肠通便为佐药;防风、细辛祛风清头目开窍为使药。诸药共奏清热平肝,明目退障之功。
平肝潜阳法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肝阳上亢证案 陈某某,男,62岁,湖南长沙鑫雅标牌厂,退休工人。于年9月12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缓降1年。 病史:患者从去年9月开始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有高血压病史2年,伴有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口燥咽干。
检查:视力:右眼0.5,左眼0.4。双眼外观正常。散瞳裂隙灯下检查:双眼晶珠周边部呈车轮状混浊,血压/95mmHg;舌质红,苔少,脉弦数。
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双眼)。 辨证:肝阳上亢证。 治法:平肝潜阳。 方剂:二石二至汤(《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加味。 处方:磁石10g(先煎),石决明10g(先煎),生地黄10g,桑椹10g,女贞子10g,茺蔚子10g,知母10g,玄参10g,墨旱莲10g,天冬10g,麦冬10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少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年9月19日):自觉视物较明,口燥咽干减轻,眼干涩不适,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原方加沙参10g,玉竹10g,制何首乌10g,以益气养阴滋肾。7剂。
三诊(年9月26日):视物较明,舌质红,苔薄黄,脉数。原方。7剂。
四诊~八诊(年10月3日~年10月30日):共服28剂后,患者全身症状减轻,视力:右眼0.8,左眼0.6。双眼晶状体混浊减轻。嘱服杞菊地黄丸2月,每日2次,每次9g,淡盐开水送服,连服2月,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因肝木不平,内挟心火,热气拂郁,玄府闭塞,晶珠失养,致成圆翳内障;视物昏花,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口燥咽干;舌质红,苔少,脉弦数,均为肝阳上亢之征。二石二至汤方中磁石、石决明镇肝明目;女贞子、墨旱莲、桑椹补肾养肝;生地黄、知母、玄参滋阴清热;茺蔚子清肝明目;加天冬、麦冬养阴润肺。全方重用潜阳诸药,配伍滋阴、清肝、补肾之品,共成标本兼治,为治本良方。
滋阴利湿法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阴虚湿热证案 游某某,女,56岁,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检察院,干部。于年5月19日初诊。
主诉: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 病史:患者近1年感觉视昏目涩,午后更甚,眼前有黑影;伴口干不欲饮,烦热口臭,夜寐多梦,大便不畅,小便短赤。 检查:远视力:右眼0.6,左眼0.5。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散瞳后可见双眼晶状体周边部皮质呈楔形混浊。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诊断: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双眼)。 辨证:阴虚湿热证。 治法:滋阴利湿。 方剂:甘露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生地黄10g,熟地黄10g,石斛10g,枸杞子10g,天冬10g,麦冬10g,黄芩10g,茵陈10g,枳壳10g,甘草5g,枇杷叶12g。7剂。
服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饮食调养,少食辛辣炙煿之品。 二诊(年5月26日):视物较明;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7剂。 三诊~八诊(年6月2日~年7月8日):服药35剂。双眼视物较明,视昏目涩,口干不欲饮,烦热口臭,夜寐多梦,大便不畅,小便短赤等症状消失。远视力:右眼0.6,左眼0.8。双眼晶体混浊减轻,嘱服石斛夜光丸2月,每日2次,每次4.5g。开水送服,以巩固疗效。
按:脾虚运化失常,湿阻中焦,蕴而化热,湿热上攻于目,目失濡养,故晶珠混浊,视昏目涩,午后更甚,眼前有黑影;口干不欲饮,烦热口臭,夜寐多梦,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均为阴虚湿热之象。甘露饮加减方中生地黄与熟地黄养阴清热,补肾增精而明目,共为君药;天冬、麦冬、石斛、枸杞子养阴清热以助二地为臣;黄芩、茵陈清热解毒,清利湿热,共为臣药;枳壳行气而通调气机;重用枇杷叶开宣上焦之肺气,使湿随气化而散,与枳壳合为佐药,使滋阴药补而不腻;甘草为使,调和诸药。补阴与利湿并重,使阴补而不滋腻,湿祛而不伤阴,共奏养阴清热,行气利湿明目之功。
湖南中医院门诊挂号可采用电话预约、网上挂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xj/7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西旅游攻略看看都有哪些值得一去的地方
- 下一篇文章: 恋恋桃花季西藏经典三飞十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