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杜鹃栽培管理、剪枝塑型、病害防治等技术要点

造型杜鹃具有较高的价值:有花观花,无花观叶,叶少观型。先上图:

栽培土壤杜鹃喜酸性肥沃土壤。我们山区条件好,常采用山林间的腐殖土和田园土加黄沙栽培。腐殖土肥沃疏松,含有氮、磷、钾等多种元素,植株成活率高,生长快。成型杜鹃由于年年开花,养分消耗多,土壤易板结,会导致盆树老化或未老先衰。因此,小型盆景应年换一次土,中大型盆景应年换一次土。换土时可在根桩周围加拌些蛋壳粉末,补充碳酸钙,也改良土壤,让它更加沥水透气。

水肥管理杜鹃忌浓肥怕旱涝,土要见干见湿,含水三四成即可。春季是杜鹃的旺盛生长期,要坚持薄肥勤施,水要多浇一些,以适应生长需求。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要早晚分别浇水。长势弱的和新老桩都要遮阳防晒,还要定期调整采光面,保持均衡生长的态势。对盆土板结、浇水不透、植株生长不良的,可用粗铁丝或细钢筋扎孔,疏松土壤,再浇水。若盆树叶色仍然失绿黄化、叶片边缘坏死或叶片凋萎、生长停滞,应考虑是否缺乏微元素微元素所需虽少,却绝不可缺。应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补施。

剪扎造型杜鹃盆景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关键在于选好桩材。选到好坯材,要针对特征,审桩定式,因材而异,顺势造型,可制作成双干式、斜干式、丛林式、以根代干式、临水式、悬岩式等多种形式。未成型杜鹃枝条少,不要让它早开花急于观赏,要摘花菅、促生长,年不让其开花。按照杜鹃的生长特性,春季除蓄养关键枝外,其他枝头所发新芽一律摘去。花芽摘去后可节约养分,促进新头发出。叶芽因受到刺激,也可发出几个新芽来。这样会加快枝条丰满,早日成型。经精心培养,修剪造型,就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了可见盆景是时间艺术,盆栽杜鹃不能仅以观花为目的,必须按照盆景的制作要求,有序进行。

杜鹃枝脆皮薄易断裂,造型以剪为主,剪扎结合,修剪时间宜在春秋两季。春花后期,正值清明时节,此时长江中下游气温为14~18℃,降雨量70~80毫米,杜鹃进人一年中新的营养生长期,必须加强水肥管理。既要剪去全部花蒂,避免结籽,消耗营养,影响生长,又要审视全貌,修剪整姿。对于新生芽头,要考虑枝条生长和株形布局决定摘与留。枝托结构也要注意,处理好疏与密、争与让的关系,时常梳理。而对与树相、干势不相协调的较粗的要枝,应趁春季植物生长愈合能力强时,加以矫正。具体做法是用布条或胶布将枝缠紧,以粗度适宜的金丝蟠扎。注意力度适宜,手法轻缓,一次不能到位的,可采用牵引方法配合,分期实施逐步到位,切忌急于求成以致功亏一篑。秋后山杜鹃叶片逐渐稀少,枝条分布清晰,是继春季后再修剪的好时机。可将徒长枝、下垂枝、交叉枝、轮生枝等禁忌枝和病虫枝、干枯枝一律剪除。杜鹃为顶生花序,开花3~5朵不等,以3朵居多。8月仔细观察,会隐约看见叶间将来花序的雏形。为避免次年开花过于拥挤,不清秀,待月间花蕾膨大时,可用日本斜口马头钳仔细疏剪些发育不好、生长过密的花营,使将将来花朵分布疏密有致,更有艺术性,更趋于完美。只要年复年坚持时扎造型就可以做到有花观花,无花观叶,叶少观型了。

防治虫害在山区危害杜鹃最严重的是网蝽和白蚁。网蝽生长旺盛期是6至8月,在叶背吸食叶液,导致叶面出现麻点,严重时叶焦黄、“退枝”甚至全株衰竭。防治方法:用“蚜螨双绝”稀释液,从叶正背两面喷杀,效果很好。白蚁主要生活在树干、桩孔和枯根部,难以发现,对成型杜鹃具有破坏性,需仔细观察,经常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消灭。防治方法:①将白蚁灵、糖拌和锯末,撒在孔洞内和盆土面与底部;②将乳油敌敌畏配制成的溶液用废弃针管注入孔洞内。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初期如何治疗
看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ingchong.com/djhxj/1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