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

明万历四十一年()三月,徐霞客携江阴迎福寺莲舟上人,出江苏,入浙江,经宁波渡海,游珞迦山(今普陀山)。随后,循海进宁海,开启了天台山之旅。

天台山乃海内名山,“佛宗道源、山水神秀”,徐霞客早有所闻并心向往之,此番来游,算是得偿所愿。他们到宁海县城具体是哪一天,有没有在城内转转,找没找友人小叙,不得而知,但是因为下雨,只得在此盘桓几日却是真的。——阴雨连绵,行程受阻,徐霞客有些郁闷,也有些焦躁。

三月三十日(公历5月19),雨终于停了下来,徐霞客与莲舟上人及仆从自宁海县城西门出城。这时,“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徐霞客一行乘上马,高高兴兴地走在通往天台山的路上。

他们过西门路廊,元宝岭,暗岩路廊,杨溪桥,黄坛街,白沙岭,黄坛杨,岵岫岭,梁皇村,至梁皇山下。这三十里路多为山路,然因是宁海到台州府的官路和驿道,相对平坦、宽阔,故不难行,何况沿途还有几处路廊(路亭、茶堂)可供歇脚、喝茶呢。这次行游,照原先打算,是想先游梁皇山,再走小道到筋竹庵,过王爱山就石梁道游天台。取此路线,一则路近,省时;二则有梁皇山可游,可观。梁皇山自西向东蜿蜒而来,峭然秀发,本与天台相连,同属南龙大脉。遗憾的是,当他们正要登山之时,有村人说山中猛虎夹道,月伤数十人,相劝改道。为避免危险,徐霞客只好与莲舟上人商量,原路回返,到梁皇驿停歇,再定行程。

彼时的梁皇驿为宁台驿道有名的大驿,房舍数间,院落齐整,驿卒往来穿梭于道,官员、旅人也可在此停歇。徐霞客住下后,与莲舟上人一起用饭。这游圣就是游圣,徐霞客少时即有奇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钟情于地经图志,名山胜川,然出游时却甚不讲究,“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杖、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钱谦益《徐霞客传》)”,碰到什么就吃什么。此番与僧人共食,当食素,主食大概是麦饼,而且是馅里不带肉和鸡蛋、虾皮、葱花、蒜蓉的那种。——今宁海特别是前童一带著名小吃,“霞客饼”是也。副食呢,临近的前童三宝——老豆腐、空心豆腐、香干味道不错,当时梁皇街上这三样也同样好吃,另外还有盘炒年糕。徐霞客吃完,天色向晚,遂进房歇息,想:也许应该写点什么。

此前,徐霞客曾两次出游。万历三十五年(),从家乡江阴乘舟入运河,游太湖,登眺东西洞庭两山,访灵威丈人遗迹。母亲特地为他缝制远游冠,以壮行色。万历三十七年(),游齐鲁燕冀诸地,上泰山,拜孔林,访孟庙三迁故里,凭吊峄山枯桐。两次游历,览过不少地方,却没留下只言片语(或已记游,散失?)。如今第三次出游,当作记载,以便留存也。

于是,就在这梁皇驿客舍,他展开纸笔,写下日记,并从此成了习惯,以后每“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钱谦益《徐霞客传》)。写出来的文字,如账目般清楚,似丹青高手之画,虽才笔之士,也不能超越于他。

第二天早上,又下起了雨,好在下得不大,不耽误行程。徐霞客一行从梁皇驿折向西南,沿官道走十五里,至岔路口。路有两条,其东南仍为宁台官道,可至桑洲驿,再转王爱山到天台,路途远绕。西南则直通天台。徐霞客没有犹豫,马首西向,径直进发。

天色渐霁,彩彻区明,行过十里,抵松门岭。无论东来西去,南来北往,如何山环水绕,曲折迂回,宁海境内的山道大多顺着山麓岭坡,此处路段却是不同,高高低低,蛇行斗折,皆在山脊之上,因而愈发显得险峻,崎岖难行。马是不能骑了,只能徒步,年龄大些的莲舟上人甚至用上手杖了呢。

路难走,一行人很快累出汗来。看沿途景色,水母溪(白溪)汩汩而流,两面青山,草木葱茏,鸟儿鸣唱,“泉声山色,往复创变”(《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绿树丛中杜鹃花怒放,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却了跋涉之苦。——如今的松门岭上,古道悠悠,风景依然矣。

走了十五里,至筋竹岭,遇筋竹庵,入庵歇息、用饭。岭上随处种麦,正秀穗扬花,长势旺盛,可知此地麦子不缺,徐霞客这顿吃的也是麦饼?

在吃饭时,恰好与天台山国清寺僧云峰同桌,云是从此地到石梁,山险路长,携带行李多有不便,不如轻装前往,让担夫挑重的行李先去国清寺相待。徐霞客应,吩咐担夫随云峰去往国清,自己跟莲舟上人就石梁道。

用小半个时辰翻过筋竹岭,五里碎石小路和石板。岭旁多矮松,老干屈曲,根叶苍秀,比城里人家盆栽松景可是好看多了。又走三十余里,到弥陀庵。高岭盘盘,忽上忽下,深山荒寂,恐有猛虎藏匿,出没,是故路边草木尽皆焚去。但听得流泉轰鸣,罡风劲动,不见一个旅人。——这弥陀庵在万山之坳,正居荒凉而漫长的山道中途,可停可歇,可饭可宿,于旅人尤其于饥肠辘辘、临近夜晚的旅人来说,更堪算慰籍。徐霞客住了下来,吃得香甜,睡得舒坦。是日从早到晚,一连走了七十五里有余,累,当然也并快乐着。

春天是多雨的季节,夜里,又下起了雨。翌日饭后,雨始止,徐霞客又越潦攀岭,走在去往天台山的路上。

至此,他在宁海境内的第一次行游结束。

徐霞客喜江南佳山秀水,许多地方往往不止一次去过,“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钱谦益《徐霞客传》),为的是寻根探幽,探本溯源。明崇祯五年()春,他再次从宁海启程,访天台山。

这次距他第一次来宁海,已过了整整二十年,游伴换成了从兄徐仲昭。跟上次一样,他们也是自宁海县城骑马出发,轻车熟路,神色悠然。过梁皇驿时他们没有停歇,也没计划走梁皇山路线。——大概还是因为顾忌山中有老虎,不想铤而走险,耽误了行程不说,还有性命之忧。若无虎患以及其它不为人知的原因,徐霞客好歹也能上山走一趟,留下什么足迹也未可知。而且行此路线,徐霞客说不定也会在梁皇山以西的大峡谷驻足,探幽凌险呢。

他们顺宁台官道,径往岔路口,一气走了四十五里,在这儿吃饭,住宿。

岔路口也有麦饼,有豆腐,因未与僧人同食,也不在道观禅寺,徐霞客遂又吃了黑猪肉炒笋,白溪小鱼,兴许还喝了壶黄酒。——今日天公作美,没有下雨,和风习习,行程顺利,旅人甚是高兴。第二日,他们渡水母溪,登松门岭,过王爱山,三十里水绕路转,也跟上次一样饭于筋竹庵。再继续前行,山道三十余里,寂无人烟,上次住过的弥陀庵也荒废了。传灯法师《天台山方外志》云:“若夫丹山夷夷,草木葳蕤,何独王爱,吾亦爱之,则有王爱山之胜。修竹千竿,兰若数楹,长者福聚,纳子化城,则有筋竹岭庵之胜。云生足底,人行天上,谁挈成衣,空中五两,则有弥陀庵、仰天湖道中之胜。”此弥陀庵为一方宝刹,既为尼僧修行,又博施济众,方便旅人,如今却遭旷废,徐霞客不由得感慨,不胜唏嘘。从这儿翻过一道岭后,他们才在丛山杳冥中,找到一户人家。淳朴的山里人热情相待,赶忙为他们煮茶,捧来干果小食。几个人坐于石上,喝茶歇息一阵。又走十余里,逾岭而入天台天封寺。

是为徐霞客第二次游天台山。随后南行,游雁荡,返回时再游天台。这次,他游的是天台山西部,三天时间,尽揽其胜。——此前没能游过的地方,如“未深穷其窟奥”的琼台双阙,“今始俯瞰于崖端,高深俱无遗胜矣”(《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后》)。

“游龙飞鸿,追日御风。穷寰外,蹑域中;归息于化人之宫。马湾有鬣,德心是崇,先生天游,而人曰佳墉。嗟呼!非吴下阿蒙”(陈函辉《徐霞客墓志铭》)。

据说,徐霞客一生游历三十多年,走遍大半个中国,写下了多万字游记,可惜几经辗转,大部分散佚,后经整理,成《徐霞客游记》。此书入《四库全书》,“於山川脉络,剖析详明,尤为有资考证”。其“记文排日编次,直叙情景,未尝刻画为文,而天趣旁流,自然奇警。山川条理,胪列目前,土俗人情,关梁阨塞,时时著见”(清潘耒《徐霞客游记序》),“读来并不像是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记录”(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如此著述,自是流传古今,海内外扬名也。

《徐霞客游记》的首篇为游天台山日记,始发地为宁海,起始日为公历5月19。

1年5月19日,宁海有关部门和人员向社会发起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以《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

年0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自年起,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天下旅游,宁海开游。”自2年起,宁海每年都举办徐霞客开游节。宁海因此更加知名焉。

(原载《江南》年增刊)

guoxiaochang6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6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