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放矛盾的人生?答案就从杜牧的这句诗中去寻找吧。

来源:大老振读经典(dalaozhen18)

作者:大老振

原标题:太矛盾了!太纠结了!太分裂了!还让不让人好好活了?

杜牧:如何安放矛盾的人生?

历史上还有哪位诗人像杜牧一样活得如此矛盾?

你说他是风流诗人,他一定会和你急:人家明明是爱国诗人好不好?

你说他是晚唐著名诗人,他一定会拿白眼翻你:人家明明是军事家好不好?

你说他是富贵公子哥,他一定会撇着嘴说:人家明明是吃过苦的好不好?

你说他是“牛党”或者“李党”,他一定会暴跳如雷:党、党、党,党什么党?老子哪个党都不是!

你说他很有英雄豪杰的侠气,他一定会羞答答地低下头:我承认,我有时候也会有点小懦弱……

哎呀妈,太矛盾了!太纠结了!太分裂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别急,我们且慢慢道来。

01

先说杜牧的风流。

杜牧的风流那是众人皆知的,想掩盖都掩盖不住——当然,杜牧这家伙压根儿也没有想遮遮掩掩,相反,他还写了不少诗来证明自己的风流。

风流才子,风流才子,不风流还叫才子吗?

杜牧的那些诗,每一首后面都有一个故事。

NO.1

先看看这首流传最广的诗吧!

遣怀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整首诗里就看到了两个字:忏悔。

真的悔悟了吗?未必。

还不是因为老领导牛僧孺的那个小本本吗?

原来那时杜牧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手下做掌书记,相当于秘书。

他每次去妓院,牛僧孺都派保镖悄悄保护并作了记录。唉,也不知道谁是谁的秘书。

现在要离开了,不得(děi)写首诗表示一下自嘲,给老领导点面子?

NO.2

杜牧这次离开扬州,是要调回京城做监察御史。

最高人民检查院哇!

回到京城长安了耶!

终于不用“落魄江南”了呀!

要不要写首诗好好表达一下自己欢欣雀跃的心情?

没空!杜牧忙着呢,忙着给歌妓告别。

赠别

娉娉(pīng)袅袅(niǎo)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赞美人没有一个“美”字,别情人没有一个“你”字,还为后世形容少女贡献了一个成语“豆蔻年华”。

杜牧,春风十里,都不如你啊!

NO.3

赠别诗写一首怎么够?给一个人写怎么够?来,再欣赏一首。

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所有的离愁别恨都交给一支蜡烛来完成,这手法,绝了!

估计杜牧写离别诗上瘾,不信,往下看。

刘秀才和歌妓分手,替他写一首:

远风南浦万重波,未似生离别恨多。(《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

吴秀才和歌妓分手,替他写一首:

万里分飞两行泪,满江寒雨正萧骚。(《见吴秀才与池州妓别,因成绝句》)

难道刘秀才和吴秀才自己没有长手吗?

NO.4

杜牧回到京城以后,被分到洛阳作监察员。

在那里,他遇到了被遗弃的歌妓张好好当垆卖酒。

杜牧认识张好好的时候,刚考中进士不久,在江西观察使沈传师那里做办公室主任。

那时张好好刚刚十三岁,“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就像是新长出翠尾的凤凰,又像是初开的红莲花。

结果杜牧还没有看够,这朵娇艳的红莲花就嫁给了沈传师的弟弟做妾。

杜牧对张好好的命运感慨不已,提笔为她写下一首五言长诗。

现在,杜牧手书的这幅《张好好诗》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书卷上盖满了历代收藏者的印章,除了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还有那个“盖章狂魔”乾隆的玺印。

有人说杜牧当年一定是看上了张好好,因为被领导的弟弟抢了先,所以心里酸溜溜的。

酸也酸出个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看来杜牧还是多吃几回醋比较好呀!

NO.5

关于杜牧,还有一个极其不靠谱的传说。

说他游湖州时认识一民间美貌女子,只有十几岁,杜牧与她的母亲相约过十年来娶。

十四年后,杜牧到湖州来做市长,发现这个女子已经嫁人,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于是他怅然写下一首诗:

叹花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估计杜牧只是在叹息春天的逝去吧,却被别人穿凿附会了这么一个故事。

谁让你风流呢?

02

不过因此而在杜牧的额头上盖一个“风流诗人”的印章,还真是不公平。

人们总是习惯给别人贴标签,却遮住了发现真相的眼睛。

杜牧写女子,不仅有风流韵事,还有表达对女子同情的诗。

比如那首著名的——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唉,这世上最无聊的职业恐怕就是做宫女了。

这种类型的诗还有很多,著名的《杜秋娘诗》也是其中之一。

如果给杜牧的诗歌分分类,不仅仅有女子题材的诗,还有忧国忧民诗、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怀诗、酬答寄赠诗。

你看,杜牧写风流韵事的诗从类别上来说,只占了他所有题材里的五分之一都不到,怎么能随随便便说人家是“风流诗人”呢?

至于杜牧为什么写诗的题材这么杂,这还要从他生活的时代说起。

小杜同学出生于贞元十九年(年),这时的唐朝身上长着三个大毒瘤: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

边疆时不时的还有吐蕃、回鹘来捣蛋,使得我大天朝面临着大厦将倾之灾。

翻开历史大事记,用“兵荒马乱”来形容公元年一点都不为过,不仅各地都在起兵作乱,而且那一年,刚好还赶上关中大旱。

小杜同学的命怎么那么苦呢?

还好,还好,他出生的时候,他的爷爷杜佑,刚刚当上宰相。

杜佑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史学家。

他曾经用36年的时间编了一本约万字的史书,叫做《通典》,这本书一不小心开创了史学界的先河——专门记载历代的规章制度,被称为“政书”。

你们说牛不牛?

还有更牛的,杜牧和“诗圣”杜甫同为晋代名将杜预之后,虽说这关系忒(tuī)远了些,但至少也能傍上名人,带来不少流量。

小杜同学家在长安还有一套别墅,叫“樊川”。

京城的房价那得多贵啊!白居易三十多岁的时候才在郊区渭南买了一套房子,这位同学生下来就住别墅,这还不够牛?

一个人是不是真的牛,不是看你的外在条件,而是看你的实力,自己牛才是真的牛。

杜同学在诗人辈出的唐朝能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和前辈李白杜甫齐名,手里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13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孙子兵法,后来写了十三篇《孙子注解》。

他23岁的时候写了一篇《阿房宫赋》,刚一发表,立刻引起轰动,阅读量一小时之内就破了十万加。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瞧瞧这碾压一切的气势!看看这生龙活虎的力量!

25岁,他又写了一首十万加的五言古诗《感怀诗》,表达他对藩镇问题的见解,一跃而成为京城闻名的网红诗人。

那时长安的流行语就是:

荡荡乾坤大,瞳瞳日月明。

26岁去参加科举考试,被主考官内定为第五名进士,他立刻写了一首诗:

及第后寄长安故人

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这么高调!第五名还不是被举荐来的吗?

是举荐来的,唐朝原本流行举荐制,以杜牧的才华,第五名还是屈才了呢!

杜同学为什么这么牛?看看他写的一首诗就知道了:

旧开朱第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

你以为他在炫耀家里的大别墅?

错!

那时因为他的爷爷和父亲相继病死,家道中落,从小没有吃过一点苦的小杜同学还曾经挖过野菜和弟弟吃。

可是,虽然穷,虽然“第中无一物”,却有“万卷书满堂”。

书,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没有那“万卷诗书”做后盾,他能这么牛吗?

03

既然杜牧这么牛,那还矛盾什么?纠结什么?分裂什么?

个人命运再怎么好,总是无法摆脱他所生活的大环境啊!

就像一株小树,培育它的土壤再怎么肥沃,可是如果天天不见太阳,天天都是狂风暴雨,它还能长成参天大树吗?

杜牧原本打算要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国家栋梁的。

他的志向是: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郡斋独酌》)

听听听听!这和老杜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多么相似!

于是,他埋头写啊写啊写,写了好多论文。唉,又不评职称,写那么多论文干嘛?

杜牧写的那些论文,翻译过来就是:

《论削平藩镇在当今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性》。

你确定你不是在为自己拉仇恨?

《关于巩固我大天朝国防工作的若干条建议》。

你当人家武将都是吃干饭的,要你一个文人在这里指手画脚?

《反腐工作已迫在眉睫,要大老虎和小苍蝇一起打!》

你要把人家吃到嘴里的肉夺出来,你就不怕不明不白不在了?

怕。

年轻的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是真正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到来的时候,又有几个人不怕?

大和九年(年)十一月,朝廷发生了“甘露之变”。简单说,这是一场皇帝和宦官夺权的斗争,结果皇帝失败了。

自此后,宦官势力愈发嚣张,他们“胁迫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那时,杜牧刚好被分到洛阳,就在他为张好好掬一捧同情之泪的时候,却不知,长安城一夜之间,新添了多少孤魂野鬼。

和他同朝为官的朋友李甘因为这场政变被贬官,后来冤死。

杜牧痛心疾首,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上书劝谏,在诗中痛骂自己是个胆小鬼(胆薄多忧惧)。

事实上是这样吗?

《新唐书·杜牧传》中评论杜牧:

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chuò)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

看来杜牧在自己的政治操守上是有洁癖的人啊!

可是矛盾马上又来了,你说他政治上有洁癖,可是为什么在“牛李党争”中不牛不李呢?

他是心在“李”,身在“牛”。

他曾经在军事上给李德裕提过建议,李德裕采纳了,后来还成功了,但李德裕就是不重用他,据说是因为他看不惯杜牧太风流。

牛僧孺和杜牧的父辈是朋友,他一生都对杜牧好,甚至杜牧逛妓院他还要派保镖,但杜牧又不支持他在政治上的主张。

是不是很矛盾、很纠结、很分裂?

还让不让人好好活了?

好在,还有诗。

诗歌,能为你烦恼的人生带来光亮。

04

好啦,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杜牧同学进入一段愉快的诗歌之旅吧!

还记得他写的哪五类诗吗?开始抢答!

女子题材诗、忧国忧民诗、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怀诗、酬答寄赠诗。

回答正确!

女子题材的,前面已经领教过了,下面欣赏一首忧国忧民的。

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把战争中流离失所的老百姓比作惊飞四散的鸿雁,这种写作手法叫什么?比兴。——《诗经》里常见的手法。

下面登台的,是咏史怀古诗。

杜牧咏史怀古的时候,或直接议论、或借古讽今、或怀古伤今,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看看他是怎么发议论的。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周瑜费那么大劲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杜牧却说是一场东风的功劳,还要把人家老婆锁到曹操铜雀台上。

周郎若泉下有知,急乎?气乎?怒乎?发疯乎?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大家都说项羽在乌江自刎是壮举,可杜牧却偏偏说他是窝囊废,干嘛要死,干嘛不卷土重来呢?真是瞎逞英雄!

项羽若泉下有知,急乎?气乎?怒乎?发疯乎?

杜牧的议论,够别出心裁吧?

“借古讽今”这个写作手法上的小九九,杜牧早就很熟练了,还记得他23岁写的那篇《阿房宫赋》吗?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看着是在为秦国的灭亡而痛心疾首,实际上是给现在的皇帝看哪!

再看这首: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胆大包天的杜牧啊,竟然把皇帝的祖宗唐玄宗拿出来讽刺他们太骄奢淫逸!

还想不想活了?

还有一种手法,叫“怀古伤今”,就是触景生情,想想古人,再想想现在。

比如: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听到秦淮河酒家的歌女唱歌,心里就不舒服。这可是南朝那个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啊,这不是亡国之音吗?

大家有没有发现杜牧的诗有什么共同点?

他特别爱写七!言!绝!句!

没错,杜牧的杀手锏就是七言绝句。

他的写景抒怀诗和酬答寄赠诗大多也是七言绝句。

看看这首著名的写景抒怀诗。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云“生”处,多么传神!用春花来衬秋叶,古往今来第一人哪!

再看这首: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如此朦胧迷离的江南,也没有让杜牧忘掉发两句感慨。

关于酬答寄赠诗,杜牧还因为给朋友写了一首诗,而带火了一个旅游景点。

寄扬州韩绰(chuò)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若是做城市宣传片,杜牧就是当之无愧的形象代言人。

灰暗压抑的晚唐,因为有了杜牧的诗,绽放出了一丝迷人的光彩。

05

因为独特的写诗风格,杜牧的诗得到了“五多”待遇:

点赞多、转发多、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白癜风治疗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