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它还是一种诉说不尽的美丽记忆,是一种悠长深远的文化情怀;江南,一年四季有开不败的花。草木有情,故乡有味。在仙居游子的心中,乡愁是永安溪水,是三月的油菜花、四月的清明圆、五月的橘花味、端午的艾草香、夏至的杨梅红。而故乡的后山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小时候,跟着邻居哥哥们上山砍过柴,摘过野果,看山花烂漫。那座山叫“白冠山”。

白冠山在县西六十余里,又名白鹳山。其因“相传昔有仙人戴白冠往来其上”而得名,又因山上多白鹳而得名为白鹳山。在相关文献的记录中,白冠山还是一座有灵性的山。清代的李天隐在《李芳春笔记》中曾记录了白冠山上有两块巨大的岩石,分别叫“白鹳”和“山水牛”。天要下雨的时候,“山水牛”岩望之色白如羊;若是晴天,则“白鹳”岩色白如羊。为此,村民还曾以“白鹳岩”和“山水牛”颜色的变化来占卜天气的晴雨。

白冠山是九都的座山,西有黄榆岭,东北有大陈岭,可通与磐安、缙云两县。历史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为此,也使其屡遭兵燹。如《光绪仙居县志》记载,白冠山麓的“九都上卢(炉)、铁龙坑,八都上山应、西戴等村。每逢金华、丽水一带发生民变入侵仙居,往往安营扎寨其地,且大肆屠戮,十余里庐舍田园尽为茂草,四无人声。

我的故乡上炉村原属于九都村落。年,仙居以区建社,原七都、八都以及九都部分村落划分为郑桥、上陈两个管理区,属横溪人民公社。年,郑桥、上陈两社合并称胜利人民公社。年,因郑桥水库建成,胜利人民公社更名为郑桥人民公社。再后来郑桥乡撤并至横溪镇,自此上炉村属于横溪镇管辖。近年,村庄合并后,上炉村隶属于垟庄村,成为垟庄村的一个自然村。

春末,又到了杜鹃花红遍漫山遍野的时节。杜鹃花,仙居人俗称柴排(爿)花。白冠山上的杜鹃花竞相开放,到处是触手可及的浪漫,满树繁花。她们迎风玉立,红如玛瑙,娇艳欲滴,花瓣儿密密匝匝,蕊靠着蕊,瓣贴着瓣,相互依偎竞相辉映,蜂蝶飞舞。杜鹃花浩浩荡荡开成了花海,绿树青山中片片火红灿若红霞,正如宋时杨万里的诗句“一路山花不负侬”。整座山都被杜鹃的热情所燃烧,仿佛春天由此达到了高潮。

除了欣赏杜鹃花和攀爬西下坑的西背头,白冠山其它风景的精彩也不容错过,看飞瀑,赏青山绿水、奇岩怪石。徒步前往山上黄塘水库的途中,在岭脚附近的西下坑有上下二个龙潭,形似四方稻桶的“稻桶潭”和圆形米筛的“米筛潭”。据村里的长辈讲,旧时,村民还曾抬着一樽“娘娘”求雨,以大石头扔进龙潭看有没有冒烟来占卜天气的晴雨。而西背头附近还有建国初期“土匪”的藏身之地,一个天然的山洞。更有古时“黄塘寺”担水和尚是“真龙”的传说……还有被他“龙卷风”刮到了异乡境内的黄塘寺重达五百斤的寺钟的“谜闻”。黄塘寺遗址尚在白冠山上叫“八亩田”的地方,下次有空要去看看了。

少小离家,求学、参军,在城里工作。然,却一直向往着“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的生活,终究未曾用松花酿过酒。不过,待夏至后,梅雨时节,这里的杨梅满山红,倒可以到山上摘杨梅酿酒了哈哈。还有山脚那大片的桃林。如同《诗经》形容的那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里是原仙居县桔场旧址,三月桃花,如粉锦红缎,开得浩浩荡荡,人面桃花相映红,是别样的风情。待到桃子成熟,可以邀朋请友采摘游。犹记得前些年,受桃园主人李苏琴之邀,亲朋好友在桃园烧烤,不亦悦乎!待秋风起,山脚的橘子因甜度高而供不应求,那一个个金黄的果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树上,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象征着丰收的喜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近日,垟庄村干部高度重视旅游开发,经过多次探索,带领热心村民上山开拓驴行道。为使明年花更艳,村干部与热心村民商量后形成统一意见,今年全力开好杜鹃花环线沿线,去杂木,留杜鹃,保护杜鹃林,并与瀑布和龙潭连接形成一个米左右的小环线休闲驴道。而进一步的开发留待以后,比如建造路廊凉亭等。

上炉洪伟

赞赏

长按







































哪里看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