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新华先锋”一起玩耍

三月已至,烟雨蒙蒙,泪湿阑干,山间粉白的杏花,在玉露中绽放娇颜。春风送暖,雨水滋润,山绿了,地润了,那一池春水,才皱眉头,又却上心头。

今日惊蛰。“蛰”在古语里是藏的意思,指冬天时动物入冬后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等待春天的到来,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冬眠”。

传说雷电在秋天藏入泥土,春耕时农民一锄地,雷电就会破土而出,于是,一声惊雷唤醒所有冬眠的动物——这就是惊蛰。

一声春雷,唤醒了所有冬眠的动植物,彷佛被大自然猛然地抽了一鞭子,嫩叶在枝头微颤,虫在地下蠢动,就那么一惊一乍,万物缓缓醒来。

今年的惊蛰时间为:年3月5日23:28:06,农历戊戌年正月十八,「九九」第二天。

物候

●一候桃始华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乃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态。

●二候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三候鹰化鸠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风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

●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注:“惊蛰,孟春之中也,蛰虫始闻雷声而动;鼓,所取象也;冒,蒙鼓以革。”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有趣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养生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这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诗词

《惊蛰》

?左河水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一声春雷惊醒在冬眠的蛇虫,几场潇潇春雨把花儿染红。春风给偌大一个江南送来融融暖意,翠绿的原野昭示着春耕即将开始。

《有怀正仲还雁峰诗》

?宋·舒岳祥

松声夜半如倾瀑,忆坐西斋共不眠。

一鼓轻雷惊蛰后,细筛微雨落梅天。

临流欲渡还休笑,送客归来始惘然。

掩卷有谁知此意,一窗新绿待啼鹃。

半夜时分,松树涛涛作响如瀑布倾流而下,回忆起以前坐在西斋一起秉夜读书。惊蛰节气的雷声中,细雨蒙蒙,伴着落梅,那情形,好像被筛子筛下来的一样。送朋友上船的时候还微笑,送朋友回来之后就有些失落了。合上书卷,心意无人知晓,从窗子里望去,外面一片新绿春意,等待杜鹃鸟的啼叫。

《秦娥月》

?宋·范成大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

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浮云开始聚集,其中隐隐可以听到初春之雷。才刚惊蛰,鸟儿的鸣叫越来越响,绿杨伴着急风摇晃。

碧玉的香炉散发着袅袅香烟,手帕慢慢湿润,杏花正浓开在外面的墙头,燕支花色正浓,花梢稀疏的地方,画楼佳人独立。

《惊蛰日雷》

?宋·仇远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半夜一声雷响,早上的时候,蛰虫的洞穴和花房都已经打开。原野辽阔,风毫无阻碍直冲进来吹灭烛火,紧接着雷电闪耀,雨势迅猛,打在窗户上。草木的精神马上焕然一新,和冬天的时候完全不同。只有院中的石龟和房上木雕的大雁对春天的回归毫无反应。

《惊蛰》

?吴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杏花盛开,村中自酿的薄酒和果实摆满,一起祝福美好的前程。惊蛰还没到雷声已经响起,丰收的希望就看春耕。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

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菩萨蛮》

?宋萧汉杰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春天里,突然有些莫名的愁绪,昏睡似醉一直不清醒。惊蛰已经到了,杏花初开,烟雨湿栏杆。唾壶敲破,无人能和,心中寥落。今晚需加衣,不知那人知不知道。

《荆园杂诗》

?唐·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

春天惊蛰到来,春光普照了大地。桃花开得正艳,老鹰化作春鸠。时间有些紧迫,嫩芽争先恐后地冒出来,人间也开始忙忙碌碌,开始耕种了。

《荆园杂诗》

?近现代·李履庵

小园得雨藓苔滋,不觉春来物候移。

昨夜新雷又惊蛰,百虫悽抑助敲诗。

小园得雨苔藓滋润,不知不觉气候已经变了,昨天听到了新春的第一声雷,无数的虫鸣响起帮助我推敲诗歌。

推荐

[作者]汪曾祺[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内容简介:汪曾祺逝世20周年精装珍藏版,附赠汪老国画书签。本作品以“生活之美”为主题,纳入7大篇章,60篇经典佳作。与汪老一起品美食、喝小酒、走四方、交朋友。为平淡的日子增添味道,彰显生命中不可名状的爱与温情。

?作者简介: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其文清新雅致,别具一格,读之满口噙香。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互动时间#

你家乡的惊蛰有什么习俗?说说吧!

说说吧,我们将从留言中选出一位小伙伴

送出《今天应该快活》一本。

新华先锋(ID:xhxfweixin)

每日赠书,长按

?

微博:

新华先锋,书友群:

参与互动,精美奖品、好书等你呦

○○○

近期新书一览,点击书封即可看到有关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今天应该快活》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有治吗
偏方制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