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杜鹃诗词中的ldquo杜鹃
锦绣杜鹃 ——诗词中的杜鹃意象 杜鹃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春末夏初时常昼夜不停地鸣叫,这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和神奇传说的益鸟。杜鹃鸟又叫杜宇、布谷、子规、望帝、蜀鸟等。它的意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常咏之物,关于它的诗词数不胜数,文化意蕴丰富多彩。 01 烘托伤春的象征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宋代]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松林间沙路洁净得不沾泥土,潇潇的暮雨声和布谷鸟的啼叫声在回荡。作者虽贬官黄州,但他从自然景物中汲取生活的乐趣,杜鹃鸟在这里烘托了作者伤春、惜春之情。“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朱淑真《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曹雪芹《红楼梦·桃花行》)都是借杜鹃鸟来烘托伤春惜春之情。 02 倾诉哀怨的象征 锦瑟 李商隐〔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因思念情人不幸身死,魂化为鸟,暮春啼叫,声似“归去!归去!”以至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人心腑;其情人亦化为布谷(鹧鸪),悲鸣声似“哥哥,哥哥!”。杜鹃鸟凄厉的鸣叫,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唐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意思是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 03 乡愁思念的象征 EVER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代〕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历来都是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重大主题。《华阳国志》中有:“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别恨乡愁。”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归去。”所以子规鸟又叫思归、催归,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该诗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曲折地传达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图文编辑 曾苑君 责任编辑 颜晓瑜 图源 网络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1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诗词丨诗中杜鹃,优雅芬芳
- 下一篇文章: 4月29日,一起ldquo云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