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会得白癜风吗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981173274773067&wfr=spider&for=pc

特别想看看老家山上的杜鹃花。总觉得花店里兜售的、街上绿化带里开着的杜鹃花,少了些味道。就是那种豪放不羁、自由自在的韵味。在我的骨子里,也有这样的影子,只是进了城,为了三斗米早出晚归,就跟旁人咒骂的那样,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不敢随便流露。

土生土长的山里人,从来不叫它杜鹃,房前屋后的山梁上,随随便便就能够看到它们的身影,就跟左邻右舍的乡亲一样,也用不着这么文绉绉的名号,叫起来还特别拗口,没有一点庄户人家的爽快。在乡下,它有更好听的名字,叫映山红,不亚于宠爱儿女的爷娘给自己的孩子取了个敞亮的绰号,随口一喊,有模有样的一张笑脸,就出现在眼前。

山里的孩子,哪一个不晓得映山红?高矮错落的青山,就是家的屏障,花开的季节,每一种花事还不是熟悉不过?某一天,坐在门槛上,望见不远的山梁上摇曳着一朵一朵的红色,跟母亲做饭时灶膛里跳动的火苗一个模样,顿然明白,嗬,映山红开了呢,又不免纳闷,什么时候开的呢?昨天路过的时候还没有见到呀?花开也是这样容易呀。

不管怎么想,只要有一朵露头,一片一片的映山红都按捺不住,伸出红红的脑袋,在远远近近的山岗沟谷,装饰得热烈、光彩,好像有声音滚荡而过,把沉睡的灵魂一齐喊醒。整个山野彤红一片,整个山村活力盎然,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乡村的土地上呼喊奔跑,更是把三月四月里的乡村,闹腾得无法安静。

生活在这样的乡村里,不管日子是否富足,心里都有种无法比拟的澹然。三月是花开灿烂的三月,日子是触手可摸的日子,家是自己的家,儿女是自己的儿女,田地是自家的田地,远山近岭、田畴村庄,都回荡着生长的气息,只要肯出力肯流汗,春天里总归是希望一片。谁能说庄户人家的日子,不能似漫山遍野的映山红那样火火红红!

大概代代都如此,在每一家的爹娘眼里,儿女再多,都巴望能跟山上的映山红一样,哪里都扎得下根,哪里都能活命,只要春天一到,就能撑起红彤彤的光阴。这就是他们奢望的一方天空,更是他们追求的一种活法。无论贵贱贫富,做个人,就要活得精神抖擞、荡气回肠,就要有一种不会更改的色彩、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节!

我也是念到初中,才晓得家门口的映山红还有这么个文绉绉的名字,仔细比较,还是觉得不够响亮,少了很多画面感。你想啊,映山红,满山都是,能把高高矮矮的山岭映红,该是何等魄力,又是何等魅力!即便它们普普通通,花开的时候,一样不简单,一样是轻易描摹不出的光彩照人。有些像朴实平凡的乡亲,守着一片家园,每年洋溢着春光无限。

因为太熟悉,闭上眼,岭上开满映山红的景象,就会跟电视画面一样,在脑海里动起来。不仅仅是满山的红彤,还间杂些俏皮的紫红色,格外好看,从花枝间探出来,就跟调皮的乡下女孩一样。

自从肩负起生活的艰辛,就很少在这样的季节无忧无虑在山梁间行走,那些满山开遍映山红的热烈,还有许多与她有关的人情画面,就只能刻画在心里面。离不离开乡土,这样的画面一样多些耐人寻味。现在离开得有些久了,再来品味,就多些发酵过后的浓烈酒香。

总觉得城里的杜鹃,少了些开在家乡山野上的味道,少了家乡的味道。很想抽出时间,去看看依然年年在山岭上开花的映山红。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离开,回去看她的人越来越少。映山红不会寂寞,寂寞的是离开已久又无法忘怀的一些人。杜鹃花开红胜火,年年的火红,依旧会照亮片片山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0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