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绵绵无绝期
我对沈阳日报一直有好感,几十年前它是我对这个城市的最早链接。万泉副刊登载的很多文章充满着个体的真情,微不足道的小事总能打动人心中最柔弱的情感,也让这份报纸透着亲切温暖,这可能要归功于一代一代的编辑们,精选的文章透着他们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一个人对待工作,可以选择积极一点,也可以选择消极一点,可以选择热情一点,也可以选择冷漠一点,这完全在一个人对工作负责的自由裁量之中,但最终展现出的效果会大有不同。所以,感谢编辑们的敬业付出,把人性中温暖柔弱的一面展现给我们,提醒我们时时不忘生活的馈赠,铭记成长的幸福和痛苦。 年9月2日登载了作者孙晶的“父爱绵绵无绝期”,唉,又把我看哭了,也愿意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父亲离开人世多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模糊甚至消失,相反,倒在我的脑海里日渐清晰起来。 父亲是典型的东北人,豪放、粗犷、善良,又不乏温柔和细心。在我还要等三四个月才出生时,父亲就张罗着操办各种婴儿用品了,东西塞满柜子,唯独婴儿床迟迟犹豫未定,不是担心材质不好,就是觉得栏杆不够高怕摔着我。思前想后,父亲索性自己动手做了。父亲是个爱钻研的人,又有着一双巧手。他儿时那个年代刚刚有“半导体”,他就能把成品拆开,研究原理,再买来零件自己组装,打婴儿床当然难不倒他了。 父亲跑遍了大大小小的木材市场,买来最环保的木材,反复测量、粗刨、拼接,为了稳固和安全,连钉子胶水都没用,而是用的榫卯结构,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最后,父亲将婴儿床细细打磨,没有一根毛刺。随着这床的完工,我也出生了,而父亲也磨平了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在我一出生就给了我最深沉、最温柔的父爱。 父亲很少对我发牌气,总是很耐心地给我摆事实讲道理。我懂事之后,父亲对我说过最多的话便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以前,我不懂得这话的道理,总是当做耳旁风,不过听得多了,倒也印象深刻。当时觉得父亲太过刻板老实,没想到却使我受用至今。 父亲的生日在热烈如火的夏季。他最爱夏天绽放满园的花,临近退休,他开始有时间侍弄些花草。我一直佩服父亲做什么像什么,连花儿草儿到他的手里都能变得与众不同。他能把一盆杜鹃花嫁接出七种颜色,开出的花一朵挤着一朵,争奇斗艳。而三角梅也毫不承让,努力地向上伸展着枝丫,等枝头开满了花朵,便垂下来搭到沙发上,仿佛特意跑到我们面前展示:“看!我开得也不差呢!” 那时,落地窗前花团锦簇,一把摇椅,一壶清茶,一家三口,置于花从中,清风袭来满屋的花香,是我们一家最惬意的饭后时光。 父亲曾给我讲他年轻时最喜欢旅行和摄影,厚厚的相册中尘封着他年时的足迹。他独自走过许多名山大川、历史古迹,当时他们单位旅行的活动总是父亲组织,但在他结婚之后,便不再独自旅行,而是多了我和母亲,从小到大父亲带我走过的地方大都是沿海城市,以至于我高考所报的大学大都是沿海城市的学校,最后却阴差阳错被本地的医科大学录取。 在我大三时父亲忽然离世。起初以为是一般的住院疗养,当时父亲还计划着带我们去他曾经独自去过的青岛旅游,却万万没想到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病变。父亲确诊后过了一个月,母亲才鼓起勇气告诉我,又过了一个月,父亲突然离开了。还记得那个下午,我静静地靠在父亲肩头跟他说,”我快过生日了,要陪着我过生日啊,”父亲却像做错了事的孩子,拉看我的手说:“对不起,宝贝,爸不能陪你过生日了。”然后亲了亲我的额头。第二天清晨父亲就离开了,那么突然,那么快,快得我都来不及细想这一切是不是真的。在蒙上白布的前一刻,我亲了亲他的额头。 办完各种丧仪便开始准备头七的仪式,忽然发现,父亲头七那天居然是我的生日,我想,或许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陪我。 时间总是在尽力地帮人们淡忘伤痛,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和母亲才开始逐渐正视父亲去世的事实,决定出去散散心,索性我将目的地选在了青岛。跟母亲说这个想法的时候,在母亲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丝犹豫和憧憬。当飞机在青岛上空慢慢降落,我看到了那里的海,似乎也感受到了父亲骨子里的自由和洒脱。我无法拦住死神的脚步,但是或许可以代替父亲继续看看这世界,将他的生命延续,并像他那样坚强而乐观地向阳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hq/103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吴宣仪杜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