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百科杜鹃鸟真的会啼得满嘴流血吗
名片 杜鹃鸟,又名布谷鸟,为杜鹃科杜鹃属的鸟类,布谷鸟别名颇多,俗名郭公、布谷、鸠、喀咕。体形大小和鸽子相仿,但较细长,上体暗灰色,腹部布满了横斑。脚有四趾,二趾向前,二趾向后。飞行急速无声。分布于北极圈以外的欧洲、非洲、亚洲,包括中国大陆等地,多栖息于山地及平原的树上以及居民点附近。食物以昆虫为主,物种的模式产地为瑞典;其中华东亚种的模式产地在广西瑶山。 物种特征中国比较常见的是大杜鹃,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普通杜鹃身长约16厘米,羽毛大部分或部分呈明亮的鲜绿色。大型的地栖杜鹃身长可达90厘米。多数地栖杜鹃呈土灰色或褐色,也有些身上有红色或白色的斑纹。有些热带杜鹃的背上翅膀上有像彩虹一样的蓝色。多种杜鹃的翅短。尾巴较长,有的特别长。尾巴羽毛的尖端还点缀着白色。地栖杜鹃的腿比树栖杜鹃长。脚掌前后有双趾。喙粗壮结实,有点向下弯曲。习性及繁殖方式杜鹃冬季栖息在东南亚一带,每到春季就从南方飞来中国,具有“秋去春来”的习性。是中国分布较为普遍的候鸟。 杜鹃性情孤独、残忍,繁殖季节她们从不筑巢,而是把自己的蛋产在别的鸟类的鸟巢里,是典型的巢寄生者。而且,杜鹃的雏鸟一般会比别的鸟类早出壳早、发育快只要一出生他就把其他的鸟蛋或雏鸟推出鸟巢,并发出凄厉的叫声要吃的。而“养父养母”也会将自己的杀子仇敌当作自己的宝贝细心照料哺育。有杜甫诗为证:“生子百鸟巢,百鸟不敢嗔;仍为倭其子,礼若奉至尊。” 布谷OR杜鹃芒种前后,几乎昼夜都能听到它那宏亮而多少有点凄凉的叫声,叫声特点是四声一度——“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快快割麦!快快割麦!”、“快快播谷!快快播谷!”所以俗称布谷鸟。 关于杜鹃,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为其赋诗作文。 杜鹃的称呼源于古蜀国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传说,传说蜀王杜宇的宰相鳖灵,曾开通三峡,根治了蜀中水患。杜宇遂将王位相让,并化成了杜鹃鸟,每到春天,就要不住啼鸣,鸣声似乎唤人们“快快布谷”,因此被人们又称为布谷鸟。 由于啼鸣不止,常常啼出血来,滴下的血就化成了火红杜鹃。后来由李商隐写进了“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千古凄怨的《锦瑟》。 杜鹃鸟真的会啼得满嘴流血吗?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加上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啼血深怨”的传说和诗篇。正如宋代诗人杨万里一句诗说的,不过是杜鹃花“开时正值杜鹃声”而已。 怎样能将卵寄生在别的鸟巢中而阴谋不会被发现?春夏之交,雌杜鹃要产卵前,它会用心寻找画眉、苇莺等小鸟的巢穴,目标选定后,便充分利用自己和鹞形状、大小及体色都相似的特点,从远处飞至。杜鹃飞翔姿式也很像猛禽岩鹞;飞得很低,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地急剧转弯。间或拍打着翅膀,拍打得很响,用来恫吓正在孵卵的小鸟。正在孵卵的小鸟看见低空翱翔而来的猛禽的身影,吓得弃家逃命时,杜鹃就达到了它恫吓的目的。 怎样把自己的蛋丢进别人的巢中呢?有的是直接产下去,而对于太小的或是难以钻进去的鸟巢,它就会先产下蛋,然后用喙小心地把蛋放到其它鸟蛋中间去。但是在放自己的蛋之前,杜鹃常常会从巢中把别人的蛋弄走一只(吃掉或扔掉)。 四枚鸟蛋中右下角的是布谷鸟蛋。鱼目混珠,难辨真伪。恐怖阴险的布谷鸟雏鸟正在干邪恶的勾当。傻傻的苇莺鸟正在喂养假冒的孩子。 森林卫士杜鹃虽然育雏习性不好,但它是著名的嗜食松树大敌松毛虫的鸟类。松毛虫是许多鸟类不喜欢吃的害虫,而杜鹃却偏喜欢其美味。有人观察过,一只杜鹃每小时能捕食多条毛虫。另外,杜鹃也食其它农林害虫,所以人们又称它是“森林卫士”。 (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的使命: 支持湖南环保公益组织及行业发展, 搭建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csdjh/1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明小长假你想去干嘛武汉周边都在这了
- 下一篇文章: 虫界杜鹃鸟郭公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