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在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槽门村梦溪湖畔成片金黄油菜花的映衬下,温庭筠笔下的美景,如今成了槽门村农村自然环境的写照。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这让漫步于乡间小道、田间地头都变成一种惬意的享受。

槽门村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原本属于二类贫困村,年脱贫出列,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村总面积15.49平方公里,东部地势较高,西部以平缓山地为主,平均海拔米。全村下辖9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户,总人口人,少数民族人口人,槽门村是贵州三个满族聚居村之一,其文化底蕴丰富加上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形成了人文与自然为一体的独特旅游资源。

近年来,随着全区茶花旅融和发展布局的开展,槽门村以打造AAA级“巴雅喇风景区”为目标,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围绕建梦溪湖、梦溪山、梦溪谷和满族文化旅游开发等项目,着力为游客提供各种特色民族文化体验和世外桃源般的满族乡村旅游风情,打造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综合体,以文兴旅,以旅彰文,多位一体融合发展。

走进槽门村,一座安静祥和的小山村被正在紧张施工的村民打破寂静,晴空下,可以看到全村都在进行着修建工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村民汤昌荣也是其中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汤昌荣脸上始终挂着笑容,她告诉记者:“现在村里面正在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村有劳动能力的男女老少都参与到建设当中,既能有一份收入,也能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家乡建设好了,自己居住起来也舒服。”在兴建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槽门村积极响应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以发展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综合体,围绕梦溪湖和梯田资源,打造千亩荷塘和农业观光园,以“观荷花、采莲藕、捉泥鳅、品农事”为载体,发展壮大茶叶、荷花、莲藕、小龙虾、泥鳅、黄鳝、甲鱼、青脆李、袖珍西瓜、八月瓜、葡萄、提子等特色产业,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生态+”。

槽门村党支部书记周朝翰告诉记者,目前槽门村茶产业共种植茶树亩,今年已有亩可以进行茶叶采摘,加上平时的管护工作,每天务工人数在人以上。

据悉,槽门村现有草莓种植大棚10个,梦溪湖淡水鱼养殖面积40亩、食用菌大棚12个、茶叶亩、经果林亩、泥鳅养殖7亩。周朝翰说:“随着全村旅游文化产业深度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在党支部牵头引领的带动下,槽门村下一步将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出一批精品民俗体验项目,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味,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总监制

鲍曙光

监制

罗梦

审核

李华

编辑

戚玥

记者

彭良义

投稿邮箱

(bldjrmtzx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zy/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