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杜鹃花开时节。

连绵起伏的山岭上,一树树、一丛丛杜鹃花恣意绽放。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是乡野间最常见的一种花。然而,像贵州毕节百里杜鹃景区这样浩瀚的杜鹃花海,实属罕见。

百里杜鹃景区享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之美誉,其成因,鲜为人知,我们只能从当地民间的传说中去揣测些许端倪。相传,洪荒时代,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洪水退后,开始有了人烟,但燃料的缺乏使人们生活饱受困苦。这时,一对苗族夫妇立誓为大家寻找燃料,他们四处奔走,在深山里找到了一个洞,进去之后就再也没能出来。当人们找到这里,发现洞已经被填满,他们用锄头挖开洞口,惊喜地发现了煤。大家这才明白,原来是这对好心的夫妇变成了大家需要的燃料。这对夫妇的高尚行为不仅感动了人间,也感动了天上的花仙子,她撒下杜鹃花种,让漫山遍野的杜鹃花陪他们长眠。

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极目四望,满山满岭的杜鹃花,或枝叶扶疏、俊秀挺拔,或千枝百干、郁郁葱葱,或曲若虬龙,苍劲古雅。其花色亦是绚丽多彩,有的殷红似火,有的洁白如雪,有的鹅黄若柳,有的浅紫如玉,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在和煦的阳光下,一树树杜鹃花仰起高昂的头,伸出修长的手臂,绽开纯朴的笑脸,倾诉着季节的色彩,绽放着生命的激情。

如果说,单株的杜鹃花,在视觉上显得单薄,那么,成千上万株手拉手,肩并肩站在一起,则犹如五彩的海浪从远处奔涌而来,好比灿烂的云霞从天边铺展开来……

声势浩大的杜鹃花,不仅灿烂了春天的毕节,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有一家老小,也有亲朋好友;有温馨的情侣,也有孤独的行者……形形色色的游人,游走在杜鹃花丛中,宛如汪洋大海中的小舟,给静止的风景平添了几分灵动。花海深处,不时有盛装的苗族青年男女,吹着芦笙,绕着花树,翩翩起舞,为游赏活动增添了不少情趣。

春风拂过,一树树杜鹃花轻轻摇曳,宛如窈窕淑女向世间展示着千娇百媚的容颜。杜鹃花,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花、叶、根还可以入药,其枝干、根兜可制作成各种日用品、工艺品。自古以来,无论平民百姓,还是文人墨客都对杜鹃花喜爱有加,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李白曾以花寓情,写下诗句:“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白居易曾以花喻人,写下诗句:“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徜徉于杜鹃花海,一树树姿态万千的杜鹃花,令人目不暇接、思绪飞扬。其中一片红艳如火的杜鹃花,更是吸引我驻足观赏、流连忘返。那一抹醉人的嫣红,让我不由忆起当地老人讲的一则故事:在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贺龙、萧克于年初率红二六军团,在此地进行了一场著名的“黄家坝阻击战”。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用宝贵的生命换取了战争的胜利,迎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为凭吊英烈,每逢杜鹃花开,当地人总爱一边赏花,一边高唱那首经典老歌:“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徜徉于杜鹃花海,沉浸在一种熟悉而清新的芬芳里,你会情不自禁地追忆,在杜鹃花丛中嬉戏的童年;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关于杜鹃花的传说、诗词、歌曲;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叹:原本素朴的山岭,因了杜鹃花的绽放,变得多么灿烂,多么美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zy/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