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打卡ldquo杜鹃rdquo
第二期打卡活动 正式开始啦! ↓↓点击此处↓↓ 查看第二期打卡活动说明 导语 很多小朋友在阅读古代诗词、文章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困惑: 明明诗词中的每个字我都认识,但为什么连在一起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呢? 诗中只不过是写了些梧桐、杜鹃之类常见的东西,为什么老师说,从这里面能看出特别的情感呢? 一句诗明明只有五个字,为什么别人可以讲出一大串故事呢? 同学们有这样的困惑是很正常的,因为传统的中国文学中总是藏着很多“典故”,就好像我们现在写作文喜欢引用名人的事例一样,古人写诗作文也喜欢讲故事。 只不过,这些典故对于古人来说,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显得陌生和难懂了。 为了让大家真正读懂古诗文,更好地学习国学,我们将在摘抄版块中增加“典故释义”的内容,每次为大家讲解两个文学典故或者文学常识,认真学习,每天打卡,你就会发现原来古诗文一点也不难哦! 杜鹃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是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鸟。比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似乎只要杜鹃出场,诗词的意境就变得凄切哀伤了,那么,杜鹃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故事呢? 传说中的古蜀国的开国国王叫杜宇,号曰望帝。杜宇晚年时,国内发起了大洪水,蜀国上下民不聊生。杜宇于是让他的宰相鳖灵去治水。鳖灵观察地形,测量水势,疏导宣泄,最后终于达成“水患遂平,蜀民安处”。 杜宇为了奖赏鳖灵治水有功,于是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了鳖灵,自己则隐居西山。但是,没过多久,却传出了流言,说杜宇把君主之位禅让给鳖灵,是因为在鳖灵做了错事,所以才羞愧让位的。望帝杜宇又气又急,很受打击,很快一病不起,最后含恨逝去。 传说,杜宇死后化作了杜鹃鸟,昼夜鸣叫,声音凄切。又因为杜鹃鸟的叫声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也叫子规。而用“望帝啼鹃”比喻冤魂的悲鸣;“杜鹃啼血、子规啼血”等指杜鹃鸟的哀鸣,并表哀怨、愁思之意,也由此而来。 所以,我们在诗中看到“杜鹃”,“子规”,“杜宇”,“望帝”,“蜀魂”之类的词时,就应该明白,作者是在营造悲伤凄凉的情感氛围。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一句诗,让读者深切地理解了贬谪之地的荒凉苦寒,理解了白居易心中的悲切忧伤。 问鼎 我们经常在古文中读到“群雄逐鹿,问鼎中原”这样的句子,也会在一些体育比赛中听到“某位运动员问鼎冠军”这样的报道。从“问鼎”一词的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知道,“问鼎”这个词的意思是指图谋夺取政权,也指取得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但是,有没有同学好奇过,这样两个看起来没什么关系的字,放在一起,为什么就具有这么多意思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典故了。 问鼎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鼎”,“鼎”,是古代煮东西用的一种器皿。传说中,大禹建立夏朝的时候,用天下九州所进贡的铜铸成了九个鼎,用来象征九州。 商代时,国家对代表着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有过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诸侯用七鼎,而天子才能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因此,“鼎”很自然地成为国家拥有政权的象征,进而成为国家的传国宝器。 而春秋时,周王室的权力衰微,各路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当时最有实力的楚庄王在洛水边排兵布阵,向周王朝示威。周王没有办法,只好派使者慰劳楚国的军队。楚庄王并不重视使者,反而故意向使者询问周王的鼎的大小。身为诸侯,却询问天子的鼎的规格,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社会,这一问,就暗示着楚庄王有夺取周朝天下的野心。 所以,“问鼎”这个词在后代就具有图谋夺取政权、夺取某些体育运动的顶尖成绩的意思了,在古诗文中出现“问鼎”一词,常常代表了诗人内心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比如,骆宾王在《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诗中就有名句:“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充满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你喜欢摘抄版块新增加的“文常典故”内容吗?如果想要持续学习这类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zy/84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麻城龟峰山杜鹃一日游
- 下一篇文章: 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百里杜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