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娃娃不和妈妈亲借窝下蛋的杜鹃
杜鹃妈妈那可是一只大懒虫,她不作窝,也不孵蛋,更不自己照顾小杜鹃,它把蛋生在其他鸟的巢里,让其他鸟妈妈代劳。 今天这个睡前小故事,便是杜鹃妈妈向大家倾述“娃娃不跟自己亲”的烦恼来了! (点击↓↓下方绿色按钮,即可收听) 诵读:Smartkids小七老师 趣味小百科知乎 果蝇单倍、杨靖芳 杜鹃又称布谷鸟,属于季节性迁徙候鸟,它们有着奇特的生活习性,天气寒冷时飞往印度和中印半岛等地过冬。到了春末夏初气候转暖的时候,又集体飞回中国北部、西伯利亚东南部等地繁衍后代。因其叫声的与众不同,杜鹃被文人赋予了美丽而忧伤的内涵。 正值春夏之交,鸟类繁殖的季节,其他鸟儿都在为搭建爱巢奔波忙碌着,只有杜鹃鸟从来都不会为这些事情操劳烦优。杜鹃属于巢寄生鸟类,它们从不筑巢哺喂自己的幼鸟,而是让自己的宝宝刚刚出生就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杜鹃性隐怯,它们常隐匿在多叶的枝干上。繁殖时期,性格更为孤独,雌雄杜鹃从不终日成对生活。而且,杜鹃也不是一个称职的鸟妈妈。它们既不会筑窝孵蛋,又不会养育幼鸟,而是将这一切应尽的职责推给别的鸟妈妈代劳。 当雌杜鹃快要产蛋的时候,就开始在丛林间飞来飞去,为自己即将出世的宝宝寻觅合适的寄宿住所。一旦发现云雀、画眉等鸟类孵蛋的巢窝,便趁它们离巢外出时,偷偷将自己的蛋产在巢窝里,然后把原来巢窝里的蛋踢出。由于杜鹃的蛋同这些鸟类的蛋在形状和颜色上都很相近,云雀、画眉等鸟妈妈回来后并不会察觉自己的宝宝已经被调包了,便依旧全心全意地孵化所有的蛋,悉心爱护这些可爱的蛋宝宝。 杜鹃蛋孵化得很快,所以杜鹃的幼鸟也是最先破壳而出的一个。由于杜鹃鸟的外形与声音都与“养父母”所生子女极其相似,所以“养母”依然没有发觉宝宝们的差别,而辛勤地哺育着。然而,杜鹃雏鸟却有一个恶劣的习性,它不但不感激“养母”,反而将义亲的宝宝推出巢外,以便独享“养母”的抚育。那些尚需孵化的蛋有的被撞破了蛋壳影响了正常发育,有的被直接撞出巢外,摔在地上。但是,它的“养母”依然没有发现这个假宝宝的真实面目。当小杜鹃的羽翼丰满,能自行觅食的时候,它便毅然决然地飞离“养母”的家,没有丝毫感恩的意识。可见自然界中也存在这种“恩将仇报”的事情。 杜鹃每年平均产蛋2一10个,而且每个巢中只产一个。由于它借宿发育的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鸟类的繁衍。 杜鹃有着尖长、弯曲的嘴,脚细小。它们飞行急速而无声,行动敏捷,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喜食毛虫,故为益鸟,因此对庄稼种植有着莫大的功劳。 一杜鹃在我国分布甚广,而且种类繁多。它们多数居住在热带、温带地区的树林中,叫声清脆宏亮,但或多或少会让人联想到凄凉、哀怨,由此当人们看到诗人笔下的杜鹃鸟暗含着感伤、悲凉的愁绪时也就不足为奇了。 往期睡前故事回顾▽ 《狡猾的猫是怎样捉到老鼠的?》 《一瓶神奇的水:经典格林童话故事“活命水”》 《一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朱特和他的哥哥”》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收听更多睡前小故事! 小新妈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ingchong.com/djhzy/3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众慢游去景宁采风,用一张照片盛装杜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