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兴安岭开得最早的报春花,杜鹃之美,在于其团簇漫山开得热烈,在于其摇曳云中红得鲜艳;更在于其有着点缀百姓美好生活、带动地区经济的亲民之美、惠民之美。一条幸福路民警帮助修整山路依山而建的铁东村大圆井屯坐落在有着“塞外小江南”美誉的扎兰屯市东郊,当地村民们以种植玉米为主要经济来源。由于耕地在山坎上,唯一的一条近山路成了村民每日劳作的必经。说是路,其实就是铺了一层松散的黄沙石砾,每逢下雨便沟壑纵横,赶上农忙,农用车根本上不去,村民们只能望山兴叹。去年,哈尔滨铁路公安局海拉尔铁路公安处在这东山上选址建立了实战训练基地,修建基地、日常训练,上山下山中,扎兰屯站派出所的民警和村民们一来二去更加熟络了起来,坎坷的路况给村民们带来的不便民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说干就干,民警们扛上铁锨、铁铲,清理暴雨冲刷淤积的树枝、乱草、石块,就地取材进行修整,联系到了铲车,拉来铺路沙石,一锹一镐地夯实了路面。现如今,即便是汛期,村民和农用车辆也能安全顺畅地上下山。结束训练后,民警们时常会在下山途中对这条路进行养护,及时清理杂物,填平路面,俨然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以前俺们要在这儿上山种地,眼前儿的这条路根本上不去,大沟小坑的,没法儿走,种地都得绕到东山坡上去,得多走20多里地。”“对!现在好了,这坑坑洼洼的都填平了,四轮车上去一点儿都不费劲儿。多亏了这帮铁路派出所的小伙子们,他们经常来照看,每次下完雨,准能看见他们上来填沟。”——村民们见到所长、教导员,总不忘给派出所和民警们点个赞;干完地里的活儿,没事儿也去训练基地转转,帮着种树栽花搞绿化,和民警开着玩笑在绿化带里“指点江山”、传授技术;自家玉米熟了,掰些个头大的送到派出所,家里的菜园结果,也会想着给民警们尝尝鲜。一条山间路,就这样无形地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一口助民井民警帮助村民拉水浇地周六早上,辰兴五金建材店的刘老板赶到店里,发现铁路派出所的小伙儿马宇早已候在门外。“这是买啥,家里又装修了?”“哪有,给俺们山上基地换个水泵儿。”刘老板边掏钥匙开门边说:“那着啥急,来这么早。”“刘大爷,咱庄稼等着喝水,能不急嘛!”民警小伙儿边说边笑,挑好水泵便往东山上跑去……今年播种时节,由于天气干旱、雨水少,训练基地周边地里种植的玉米长势普遍不好,村民们着急上火,看在眼里的民警们也跟着着了急,所里一研究,决定将训练基地的深水井向村民开放,组织民警帮忙取水浇地,帮助解决灌溉难题。但因用水量较大,一户打满一车水要等上半天功夫,误了农时就是误了收成,急急忙忙买来大功率水泵儿的副所长马宇带领民警们一起熔弯管、安开关,来拉水的村民也一起帮忙。村民亓忠祥:“我家的地就在这训练场附近,山上这地存不住水,得经常浇,现在旱得苞米秧都打蔫儿了。也想过在山上打井,可少说也得花3万多块钱,成本太高了。我这正犯愁呢,就接到村里通知说可以到民警训练场来拉水浇地,所里还特意给换了大功率水泵儿呢!”甘凉的水花儿流淌进干涸的土地里,在阳光的折射中,映出了又一年的丰收景象。一颗爱民心民警慰问老年公寓老人除了大圆井屯里的村民,辖区的卧牛河镇红旗村还有着民警们惦记的一群人,他们就是扎兰屯市最大的老年公寓——圆满老年公寓的70多位老人。这里是派出所的警民联系点、青年民警的精神文明教育基地,团员青年民警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个月都要来两趟。老人们年纪大了,身体多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无法独立生活,子女又基本都是在外务工,很长时间见不上一面,她们对亲情的渴望可想而知。民警们的每一次到来,不仅仅是帮助打扫打扫卫生、聊聊家常,更是老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给公寓增添了活力和欢乐。公寓经理袁满经常指着“警民联系点”的牌匾向前来慰问和探望的家属介绍:“咱们铁路派出所的民警经常来,又是擦玻璃、又是洗衣服的,还给老人梳头发、剪指甲,陪老人唠嗑,有时医院不方便了,一个电话,派出所来人接送,风雨无阻。老人们喜欢他们。”人民群众是最深情的沃土,只有植根于其中,才能找到最真的力量,得到最好的滋养,就像那翠屏山上的杜鹃花海,向上绽放时朵朵向阳,向下俯身时深吻土壤,才能成就穿越千年的“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的别样绚烂。来源:龙警新媒体+哈尔滨铁路公安局编辑:高晓兰审核:任丽杰往期精彩,点击查看☆凝心聚力奋勇前行!红色精神在这片黑土地上薪火相传☆直升机搜山!大兴安岭多警联合开展缉枪治爆专项巡查☆专挑农村单身汉下手……51岁女子骗婚3次骗走近20万元嘘寒问暖不如点点在看;说的再多不如小手戳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yf/9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