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的特点和养殖方法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www.csjkc.com/m/ 以下是关于杜鹃花养殖的相关内容: 1、杜鹃花的形态特征 植株:杜鹃花多为灌木或小乔木,树冠通常呈伞形或圆形,枝条密集且细长。 叶片:叶片薄革质,集生在枝端,长度一般为1.5-5cm,形状多为卵形、倒卵形或者椭圆状卵形,叶子表面深绿色,部分品种有光泽。 花朵:花朵一般为长筒漏斗形,2-3朵簇生在枝顶,花梗长约8mm,花色极为丰富,有鲜红、玫红、暗红、紫、黄、白、粉、蓝等多种颜色。 果实:蒴果为卵球形,长度约1cm,密被糙伏毛。 2、杜鹃花的生长习性 光照: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对光照有一定要求,但不耐曝晒,春、秋、冬季可保持充足光照,夏季需适当遮阴。 温度:适宜生长温度在12℃至25℃之间,比较耐寒,但不太耐热,夏季高温时生长可能停滞,冬季有短暂的休眠期。 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湿润及pH值在5.5-6.5之间的酸性土壤,在粘重或通透性差的土壤上生长不良。 水分:喜湿不耐涝,既怕干旱又怕积水,喜欢湿润的环境,但浇水过多易导致根部腐烂。 3、杜鹃花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操作简单、成活率高,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一般在春季(5月)和秋季(10月)进行,选择当年生半木质化发育健壮的枝梢作插穗,带节切取6-10厘米,切口平滑整齐,剪除下部叶片,只留顶端3-4片小叶,插入以20%腐殖园土、40%马粪屑、40%的河沙混合而成的培养土中,约2个月后生根。 嫁接繁殖:西鹃嫁接繁殖采用较多,常行嫩枝劈接,砧木多用二年生毛鹃,成活率达90%以上。靠接麻烦但较易成活,嫩枝切割和嫩枝腹接多在5-6月进行,接穗选择观赏价值高、无病虫害的枝条。 播种繁殖:常绿杜鹃类最好随采随播,落叶杜鹃亦可将种子贮藏至翌年春播。气温15-20℃时,约20天出苗,一般用于培育新品种。 压条繁殖:成苗较快,可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在适当部位进行环状剥皮,然后用湿润的苔藓、泥炭土等包裹,再用塑料薄膜包扎固定,待生根后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 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花后或秋季进行,将丛生的杜鹃花从花盆中取出,分成若干小丛,分别栽植即可,分株时要注意尽量少损伤根系。 4、杜鹃花的室内养殖方法 花盆选择:选择矮盆,以透气性好的陶盆为佳,有利于根系生长,防止闷根。 土壤配置:可用腐叶土、泥炭土、珍珠岩以1:1:0.5的比例进行配制,也可直接购买酸性营养土。 光照管理:放在室内有明亮散射光的地方,如朝南的窗台或阳台,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可使用窗帘等进行遮阴。 浇水保湿:保持土壤湿润,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表面干了再浇水,每次浇水要浇透,避免积水,可定期用喷壶向植株周围喷水,增加空气湿度。 施肥技巧:生长期可每15天施一次通用肥,每3个月追施一次缓释肥,秋季增施磷钾肥,每10天灌根一次磷酸二氢钾肥,注意薄肥勤施,避免浓肥烧根。 温度控制:冬季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10℃以上,夏季避免空调直吹或放置在温度过高的地方。 5、杜鹃花的户外养殖方法 种植地点:选择半阴、通风良好的地方,如大树下、建筑物的北侧等,避免阳光直射和强风侵袭。 土壤改良:如果户外土壤不符合杜鹃花的生长要求,可对土壤进行改良,添加腐叶土、泥炭土等改善土壤结构和酸碱度。 浇水管理: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干湿程度浇水,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冬季防护:在冬季寒冷地区,可对杜鹃花进行适当的防护,如用干草、棉被等包裹植株,或搭建简易的温室,防止冻伤。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yf/138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花开完叶子就变皱赶紧修剪施肥,不然长
- 下一篇文章: 杜鹃花的养殖栽培方法百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