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1.html

孙钦良老师是《洛阳日报》首席记者、专栏作家,《经典洛阳》主笔,文风幽默睿智,恢弘大气。本文截取到的时间跨度,通过对汝阳杜鹃两次“争春”的生动描述,从一个侧面巧妙反映了汝阳旅游的发展与飞跃,读来饶有兴味,堪称经典。

再看杜鹃争春

孙钦良

十六年前,也就是年牡丹花会上,出了新鲜事——牡丹花城里,来了杜鹃花。那花美,那花艳,那花来自西泰山。

  我意识到:汝阳人想借花会这个平台,来唱他们县的旅游大戏了,于是我写了篇言论《喜看杜鹃争春》,发表在《洛阳日报》上,给了点赞。但当时,有人说汝阳是来“瞎掺和”,俺洛阳搞牡丹花会,你汝阳来趁汤泡馍?你张精!你露能!我看你汝阳难弄成!为此,我还在文中劝道:“花争三春,何必分牡丹杜鹃;地属一市,原无论洛阳汝阳。”

年的文章

  我写了这篇言论,就去忙我的《经典洛阳》了,一头扎进历史,转眼便成古人,哪里还有时间再关心杜鹃花?可是渐渐地,报纸上我看到西泰山杜鹃花节,已经办到第三届、第五届、第七届了,我便相信汝阳人的执着了;电视上我看到西泰山杜鹃如海人如潮了,我便知道汝阳人成功了;剪报本里找到我的那篇《喜看杜鹃争春》,便知我文章甚妙可以骄傲了。

  但我有遗憾呢!西泰山上杜鹃开,岁岁年年我没来。我有使命,是必须写一篇《再看杜鹃争春》呢!

  好了,有了!最近我参加“全国百名作家醉美汝阳采风行”活动,来到了西泰山,看到了杜鹃花。我发现经过十七年的建设,这里已是相当成熟的旅游景区了。大家在游览情侣峰景区时,我只走了一半路,就不再前行了,倒不是体力不支,而是那杜鹃,开得多,开得艳,一簇簇,一片片,绊住我的脚,黏住我的眼,牵住我神经,美醉我心田。

  十六年前,我写《喜看杜鹃争春》,文章的第四段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不是讲‘以花为媒’吗?现在汝阳人是以整个花会为媒,趁机招商、旅游,把来洛阳的客人,再分流一部分到汝阳。好!妙!绝!”其实今天看来,汝阳已经不需要从洛阳分流客人了,如今游客都直奔汝阳而来,不但到西泰山看杜鹃,还到虎山去洗温泉,还要去看汝阳恐龙国家地质公园,还要去参观杜康酒厂——昔日杜鹃争春到洛阳,如今春色满园在汝阳,汝阳人再也不用手持一叠宣传广告,站在洛阳街头宣传杜鹃花节了。写到这里,我很感叹:十六年中,我写了两篇文章,一个“喜看”,一个“再看”,两看之间,地覆天翻,人民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汝阳县的各项事业发展,也越来越好了。

编审:吴会菊

组版:丁霄毅校对:李素云

汝阳县新闻中心权威发布

分享朋友圈让更多朋友看到

新闻—

投稿邮箱:xinwentougao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xj/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