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a_4890059.html

农民画百科按:从痴迷于绘画的总角之岁,到研究农民画的而立之年,连环画、漆画、农民画,高光平把自己的这份爱好坚持了30年,也画出了自己美丽而无悔的前半生。

文/李潇潇张晓佳

▲高光平所作农民画《七月火把节》

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毕节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小吾称赞他:“有达摩祖师面壁之精神”;中国书协会员、贵州省书协会员、毕节市乌蒙书画院院长谢贵新称赞他:“草根艺者,民俗之光”。

而他说:“绘画是我的爱好,我想画出毕节特有的文化,还想画出普通农民都能看懂的画。”从连环画到漆器再到农民画,这位草根画师的人生充满了正能量。

他喜欢画画,只要是图案,不论是书本里的插画,还是糖纸上的卡通画,都值得拿来描绘一番;不论是写满作业题的本子背面,还是旧年历上的角角落落,都值得认真画上一画。

从痴迷于绘画的总角之岁,到研究农民画的而立之年,连环画、漆画、农民画,高光平把自己的这份爱好坚持了30年,也画出了自己美丽而无悔的前半生。

你师承何人?“也许最初是那近千本连环画。”

“我在绘画方面的启蒙,来自于连环画。”高光平说,“大概9岁的时候,我迷上了连环画,觉得上面的人物画的很精致好看,所以就在本子上模仿,有时候看到山里的景色好,也会想画下来。”

在高光平的回忆里,自己少年时期看了约有上千本的连环画。当然,家境并不优越的情况下,他想要每天购买连环画的心愿自然不是父母所许可的。为了攒钱买连环画,少年高光平经常跑进人迹稀少的山里挖野生的天麻和竹荪,再拿到百纳乡的街上售卖。有了钱就去买连环画,看完连环画再去挖山货,聪明而勇敢的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关于绘画的小天地。

“父母亲不允许我在家画画,我就悄悄的在课堂上画。”高光平说,“因为看了很多连环画,自己学习到的东西也特别多,慢慢的越画越好,越画越爱。”

15岁的时候,高光平的父亲过世了,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初三毕业的高光平想读美术学校,但是在农村读书的他信息匮乏,也并不知道上美术学院还要考文化课,种种原因,让他错失了机会。

▲高光平所作农民画《祭花神》

你为何去学做漆器?“为了谋生,也为了继续画画。”

年,18岁的高光平到大方一个亲戚家寄居,并在大方三宝漆器室找了一份工作。“那时候做漆器还是‘绝活’,师傅并不肯把核心手艺教给学徒,我也只是在厂里做些杂活儿,”高光友说,“因为我从小自学画画,有些自学方面的经验,就看着师傅做好的成品研究其中的做法。”

时日渐长,高光平边看边学,还真学会了漆器的做法。“刚开始接触生漆的时候会过敏生疮,后来慢慢习惯便好了,做漆器工序很复杂,有72道之多,每个步骤都要精细、耐心,最后才能做好一件漆器。”高光平说,“后来我又到宏发漆器厂工作,那时候我开始带徒弟,希望把自己学到的技术传播出去,让大家都能靠着这份漆器手艺混口饭吃。”

20年过去了,高光平教出了几十个徒弟,也成了做漆器的老师傅。做漆器的同时,他仍旧热衷于画画,不断地自学,每当看到一本书里有一幅好的作品,他就会把这本书买下来,带回家慢慢研究其中的技法和构图。工艺画、工笔花鸟和工笔侍女都是高光平的强项,他还学习了仿浮雕和漆雕,把画画、雕刻和漆器制作融合起来。

每次做漆器,高光平都会先设计出图纸,构思好色彩,先找好感觉,再勾勒作品。他回忆说:“我喜欢画牡丹,很多人喜欢画雍容美丽的红牡丹,以前我也爱画红牡丹,但后来我想,可不可以同时画入金黄色的牡丹呢?所以我就尝试了一下,在红牡丹的旁边画入金黄色的牡丹,感觉还不错。”

由于构思奇妙,绘图精致,高光平的作品在全国的比赛中拿过名次,在大方工作时也被人称为“大方高”。他的漆器作品也十分受欢迎,曾有一位姓罗的四川商人找到高光平买漆器,并且点名要求只要高光平设计的作品,后来又一次性向高光平订购了《红楼梦》“十二金钗”共12件作品。

你画的农民画好看。“那是因为我们有美丽的民族文化!”

不做漆器以后,高光平回到百里杜鹃管理区,除了谋生的工作之外,他开始研究农民画。

“我在书上和网上看其他地区的农民画,觉得这些所谓的‘农民画’其实并不‘农民’,图片上到底画了什么我也看不懂。”高光平笑着说,“所以就开始钻研农民画,我想画出既好看、又通俗易懂的农民画。”

许多地方都有农民画,但主题大多都是关于宣传美德和忠孝的,高光平想:“百里杜鹃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我何不把这些民族文化都发扬光大,多画些民族主题的农民画。”于是,他开始研究本地区的民族服饰,每当有火把节、跳花节之类的节日,他都争取到现场去观看民族同胞们的服装和舞步,等回到家以后,再根据记忆把这些场景画出来。

在高光平的网络空间里,有个专门的图片文件夹叫“彝族服饰”,里面收录了当地彝族文化节时彝族同胞的照片和一些网上搜来的彝族服装、头饰照,以便于自己经常学习,除了彝族同胞的生活习俗,高光平还会观察苗族同胞吹口琴、吹芦笙,布依族对山歌的画面,把这些内容都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在百里杜鹃管理区的各处画下了几百个平方的墙画、农民画,还在普底风情街上开了一家自己的工作室。

绘画已经成为高光平人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时候朋友买房子装修,他会去帮忙画一幅漂亮的电视背景墙画;杜鹃花盛开的季节,他画了一幅《杜鹃花》作品,还在杜鹃花节“廉政文化进景区”绘画作品比赛中拿到一等奖。

“绘画要学会坚持,画出的作品还要接地气,有实用价值。”高光平这样说。

来源:毕节日报编辑:瓦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xj/9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