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曲靖探秘宣威东山芙蓉彝寨
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199035.html 曲靖宣威市有一座“后花园”,一个远离城市喧哗和躁动的世外桃源,彝族同胞在这里世居,彝族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村、一石、一木、一草,以及村民的生活习惯都不同程度地留下了原始而神秘的痕迹……这就是乌蒙山上“一枝花”——东山镇芙蓉彝家山寨。 从宣威市出发,途经省级名胜风景区东山寺、翻越东山榕峰顶、经李家村后向南行驶,全程约15公里,便是宣威最具神秘感和诱惑力的芙蓉彝家山寨了。这里地处乌蒙山系东山之巅,海拔至米,距市区约25公里,地理、地质风貌特殊,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地势相对平坦,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独特,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走进芙蓉村,那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举办火把节的大舞台、斗牛场、村委会,以及彝家人瓦房下的墙壁上用彝族语言和绘画来表达的村规民约、民俗民风,展现彝族人家的生产生活风貌,让人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土司时代,或许更早的蛮荒年代。 除了原生态的彝家风情外,芙蓉村众多的美景、特别是不为人所知的神秘奇景更让人不可思议。 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万亩石林 从芙蓉村头往山上再走3公里,就到了小石林。远远望去,石林分布在几个山头。一个个山头形状不同,有的整体成景,像古战场的指挥所、像迷宫、像动物开会。而有的一石一景,像观音、像官帽、像屏风。最具特色的是:树爱上石头。瞧,一棵棵、一丛丛,顽强地、茂盛地挺立在石头上,有的像是给石头撑着伞呢。它们昭示着种子的坚强、生命的力量,展示了石上森林的形成过程,给人以无限力量!走进石林,怪石嶙峋:这个像叫天鸟,那个像犀牛望月,大家惊喜万分,纷纷给这些怪石取名字:佛掌、老树盘石、石柱腾龙、狮子拜观音、绵羊问路、挺住她、头顶绣球、母子情深、骆驼啸天、沙漠之舟、玉女背背箩、久别重逢、怒发冲冠等。 其实石林胜景,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石林里的这个石头像什么?那个石头像什么?只是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只要仔细观察、善于想象、勇于发现,从天上飞的到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无奇不有,只能用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来形容。 万亩杜鹃花海 穿越过石林胜景,走过染红山野救军粮林,就是五彩缤纷的万亩杜鹃花海了。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鲜艳夺目、香气袭人。走进简易的游道,那粉红色、粉白色的杜鹃花令人目不暇接。 杜鹃花是宣威市花,有几百个品种,从三月份开始次第开放,一直到六月份,多种颜色,千姿百态。这里是杜鹃花较为集中的地方之一。当然还有各种野花野果、野菜山珍、多种中草药呢,山石上生长着许多野花椒,味道好极了。因为林地面积大,空气特别清新,不愧“宣威的天然氧吧”的称号。 大仙桃般的罗果大山 罗果大山,距芙蓉寨2公里,整座山像一个大仙桃,传说是一位神仙从缅甸赶去给王母娘娘祝寿的大礼物,到罗果大山后被芙蓉寨的自然风光和彝家人的纯朴善良深深吸引,便扎根于此。罗果大山山腰有一个大溶洞,里面怪石林立,形态各异,有一汪清泉,喝了能避邪驱害,健康长寿,每年的端午节,周边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在此对歌、游山玩水。 失传几百年的明朝国花龙女花惊现芙蓉 龙女花,又称上关花,木兰科灌木或小乔木,国家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产于点苍山,花白色,奇香袭人。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文化含量史。传说是洱海龙王女儿所变。 史料记载,明初,大理荡山寺高僧无极和尚策马送龙女花给明太祖朱元璋,当时马嘶花放,轰动京城,朱元璋大喜,赐诗无极。此花一时传为中国名花,后失传。 从帝王将相到高僧大德、从文人墨客到普通百姓,或诗或文、或神话或传说,把龙女花渲染得十分浪漫美妙。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龙女花传奇》的播出,更让人感觉到了龙女花的稀罕和神秘。失传几百年的明朝国花——龙女花竟然在宣威东山镇芙蓉村野外生长,这一重大发现结束了“此花只在苍山有”的说法。 可预兆年运的千年古树芙蓉树 芙蓉村,原名谢且(彝语中的“谢且”,意为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在村庄背后,有一片像火山岩浆流淌形状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貌上,生长着几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大树,其中最大的一棵叫“芙蓉树”,其实,此树属于滇藏木兰。 《宣威州志》有诗句描述:“双龙夭矫驾长虹,石笋中涵宝气融。镇日涛声奔骤马,遏云钟韵骇飞鸿。”此树能预知年运,靠那边的枝条开花好,那边就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原树分五枝,因为这棵树的皮可以治病,故常常有人在这棵树上取皮入药,留下伤痕累累。树每年春天2至3月份开花,花朵起初洁白如玉,花瓣复瓣重蕊,随后颜色变换呈粉红色,花落后开始长出叶子,到了七八月份,开始挂果,种子通红,就像相思豆。因为芙蓉树的神奇和名声,年人们便将谢且村更名为芙蓉(村)寨。 验证风水宝地不发无德之家的土司坟 从芙蓉村沿着像岩浆流淌形状的石灰缝向上行走多米后,便是一片稍为平缓的乱石岗,这里埋葬不少坟墓。一块约10平方米的显赫地段反而空着,这就是土司安于蕃当年安葬过的风水宝地。安氏土司统治沾益州(今天的宣威市所辖范围)多年。安于蕃当土司时,为了让家族更加兴旺发达,不惜重金从四川请来一个风水先生,寻到这块称“二十四玉女捧金盆”的风水宝地。风水先生因泄露天机而双眼失明。安于蕃还曾在这里修建行宫、跑马场,来此消暑守猎。安于蕃死后就安葬在这里。安氏子孙有违诺言,没有很好奉养风水先生。先生的徒弟为救师傅,乔装至此,说服安氏迁坟。传说,当众人挖开坟墓时,但见瑞气升腾,棺木上的油漆彩绘如新,两根粗大的血藤将棺木缠绕离地高高托起,一对白鹤从墓穴中飞出,小风水先生扬手抛出飞镖,打死一只白鹤,飞走了一只白鹤,他师傅的眼睛就复明了一只。众人惊骇,并奋力砍断血藤,顿时血流成河,血液顺着山坡一直往下流淌,到山坡下约米,小风水先生用一支艾蒿止住了血流,从此血流保持着流淌的姿势,凝固成了一片起伏不断的石坡,艾蒿则成活后变成了今天的芙蓉树。安氏把坟和庄园搬迁到了河东营背后的半山坡上,安于蕃的坟墓现在还能看到石碑及碑文。迁坟后,安氏走向衰败。 安氏迁坟的故事在宣威流传甚广,也在教育人们,生活要真诚待人、讲求信誉,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能够呼风唤雨的龙山龙树 芙蓉村南边有一座古木参天的小山---龙山,对彝族人来说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片叫“发址”林子不得随意进入。他们把这里的树奉为始祖,认为是万物灵魂的所在。他们在这里祭祀、祈雨、叫魂、祭奠祖先。这里的一草一木禁止被破坏和砍伐。山上有棵奇异的大树就是彝族同胞每年农历三月的头一个属牛天祭祀的龙树。 这一天,芙蓉寨的彝族村民,杀鸡宰羊,在龙树下集体祭祀。祭祀时在龙树树干上拴着不同象征意义的树枝和木雕,表示播种季节的开始,并祈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后全村人一起聚餐。据当地村民介绍,每次供过龙山后,三两日之内必然会下雨。 另外每年农历的6月24日,同样是芙蓉寨的彝族村民传统节日“火把节”。这天,人们欢聚宴饮、祭颂火神、尽情歌舞,共祝愿五谷丰登,表达彝家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青石板上也能长出的森林 在芙蓉村村庄背后,有一片像火山岩浆流淌形状的喀斯特石灰岩地貌,这片石灰岩地貌与其它石灰石不同的是,它全部是裸露的青石板,按理是草都没法生存。然而在这见五六亩的滑石板,却长出了一大片枝繁叶茂的华山松。华山松昂扬向上,它揭示了地球上生命伟大和神奇。 小青姑娘找到真爱后化作一棵大树——青姑娘抱白将军 芙蓉村的背后,有个大坟堂,据说这里的彝族同胞张氏家族的祖先就安葬的在这个坟堂里,这里已经安葬不少坟墓,在坟墓的南边有一棵高度约二、三十米的古树,一般在坟堂边有古树不足为奇。这棵古树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远远望去,一棵树长出了两种不同的树叶,一青、一白,走近树下才知道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缠缠绵绵相依相偎生长在一起,才生长出不同的叶子,这一株联体植物,一种植物叫白粟树,另一种叫长青藤树,它们从根部就联为一体,难分难解,据当地村民介绍,它们相濡以沫长达百年之久,让人联想这不就是白蛇传里小青姑娘在保护白姑娘与许仙完婚后,为了寻找真爱,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东山芙蓉,遇到隐居深山的白娘子的兄弟白将军——相遇后一见钟情,将其紧紧地拥入怀中,再不分不解开。 天造的圣物芙蓉村的生命之门 芙蓉村,青山环绕,清泉从一个形似生命之门的岩洞下面涌出,深山里出现“生命之门”本来就不多见,稀奇是那股不断涌出泉水,作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地貌奇观,难道不会让众浮想联翩?芙蓉村生命之门的形成,道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相似相通与灵性。 王母娘娘的眼睛 在芙蓉村后山上的石灰岩上有一东一西两眼小水井,小水井里长年有水从里面涌出,奇怪的是即使大旱之年,泉水照样不会干枯,其中东边井看似只能容得下一桶水,但,即使是一天到晚都不停地从里面取水,泉水照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地人称它为王母娘娘的眼睛——舀不干的小水井。要揭开这个神秘泉眼的真实面纱,也许需要等待地质学家考究才能找到结果。 芙蓉奇景是大自然留给彝族人家的一份厚礼,这一村、一山、一水、一树、一石、一草,以及彝族村民传承已久真诚待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诠释了彝族人自然崇拜的真谛,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天、地、日、月、星,水、石、山、火、龙、虎、植被等等,这些实物存在,在他们心中是神圣的、不可亵渎的,所以会才会发自内心的对其予以保护。彝族人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和“祭龙树”是彝族人自然崇拜的现实体现,他们每年的祭天、祭龙、祭火等集体活动,在丰富彝族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彝族同胞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自觉防火的忧患意识、团结互助的集体意识得以代代相传,并潜在规范了人们的尊重自然、顺运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文:刘伟整编) 都看到这儿了,该有感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xj/6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快枯萎的花草千万别扔掉,这样做能让它起死
- 下一篇文章: 期末复习二年级语文下册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