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杜鹃不吃酸的另类
物种:讲述自然万物的生存智慧故事 荔波杜鹃拉丁学名:RhododndronlibonsZhngR.C.tK.M.Lan 花序顶生,花冠粉红色,宽钟状,子房密被白色腺毛,柱头头状而近似于凉山杜鹃,但叶片狭窄,宽16-28cm,花序轴长1-3cm,花7-9朵,花冠较大,直径约8cm,花萼短小。属贵州杜鹃花属新种。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贵州的这句饮食习俗名谚用来形容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杜鹃,也是再恰当不过。由于它们喜欢“吃酸”,所以土壤学家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但在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碱性土壤环境中,生长着一种不爱“吃酸”的杜鹃,这就是植物学家于年发表的荔波杜鹃。 神秘,总是能勾起人们探索的欲望。荔波杜鹃能够在荔波富含钙质的土壤中生存,不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它特殊的生活方式反映出由森林和喀斯特地貌组合形成的茂兰生态系统的复杂与奥妙。 大多数杜鹃都喜欢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它们生活在海拔-2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以各色花朵装点着绿色的山体。在贵州这样一个地形高度破碎化的生态环境下,同一类植物的面貌也是复杂多样,比如,梵净山、雷公山等地生长的杜鹃,虽然都以低矮的常绿灌木姿态呈现,但树冠形状、枝叶花朵则完全不同。 跻身于小乔木行列的荔波杜鹃,有着不同寻常的外貌,亭亭玉立,娇小喜人。 跻身于小乔木行列的荔波杜鹃更有着不同寻常的外貌。它身高2-5米,在靠近山顶的生活区域算是大个子了,为吸引昆虫为它传粉,花朵全部开在枝条顶端,每个花序绽放7-9朵粉红色宽钟状的花,娇艳欲滴。它生有狭长、厚实、坚韧的革质叶子,冬季寒气袭来,它会将叶子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调高,就不必担心被冻死了。 荔波杜鹃热情奔放,最爱交朋友。它不仅有固定的邻居——红豆杉、硬叶兜兰、翠柏,而且有互利互惠的伙伴——真菌。不同于一些植物不择手段的寄生行为,真菌与荔波杜鹃的根是共生的菌根关系,它靠荔波杜鹃的根系回馈有机物,同时帮助杜鹃吸收利用土壤中的碳、磷、氮等成分和一些重金属元素,并且协助萌发杜鹃细小的种子。荔波杜鹃的幼苗非常难以侍候,它能够正常发育生长,真菌功不可没。而红豆杉和翠柏则错落有致地为荔波杜鹃制造一些阴凉。 杜鹃花科有三四千种杜鹃,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对它们的分化起了决定性作用,现我国西南地区就分布有五六百种杜鹃。但荔波杜鹃并没有发展为庞大的家族,目前仅发现约20株。它们很享受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对人类的协助繁育并不买账,更不愿有人来打扰它们与真菌朝夕相伴的生活。 杜鹃为何能在荔波的喀斯特环境中绽放美丽花朵,至今还是一个谜。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某个温暖的秋天,杜鹃大家族中的一些调皮家伙远游到了荔波,求生欲望让它们产生新的应激能力,从而渐渐适应了这里的土壤。于是,世有荔波杜鹃。 本文选编于《物种·贵州智慧》 撰文:刘俊燕 摄影:陈正仁邓碧林 审阅专家:刘冰 联系我们:luliworld01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xj/388.html
- 上一篇文章: 萌芽经典没有名字的杜鹃,作者徐振辅
- 下一篇文章: 杜鹃超模也可以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