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南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修竹翻译 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扬州是淮河东边著名的大都,在竹西亭美好的住处,解下马鞍少为停留,这是最初的路程。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而我如今看到却长满荠麦叶草一片青青。自从金兵进犯长江回去以后,荒废了池苑,伐去了乔木,至今还讨厌说起旧日用兵。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这都是在劫后的扬州城。 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困难表达出深厚的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怀念桥边的红芍药,可每一年知道它替什么人开花繁生!(百度百科) 修竹赏析 我们今天先讲讲“黍离之悲”。 彼黍离离,是诗经王风里的句子,想想当年繁华的都城,已经长满了野草,令人感到昔盛今衰的凄凉。金兵南下,杜牧看到兵火之后的扬州,废池乔木、荠麦青青,心中一阵悲凉。“荠麦青青”,不是庄稼茂盛的美景,而是以乐衬哀,类似的手法法,杜甫的“映阶碧草自春色”也用到过。 姜夔这首词,就是在致敬杜牧,如果不了解杜牧的诗,也很难读懂这首词。 “春风十里”和“豆蔻词工”,都出自杜牧的《赠别》,借“春风十里扬州路”,讲昔日的美好,对比今日的萧条。 “豆蔻梢头二月初”,是杜牧的名句,姜夔说,纵然有杜牧的才华,看到如今的衰败的扬州,也再难写出深情的诗句了。 “青楼梦好”,出自杜牧的《遣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也是说杜牧才华高。 杜牧有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让我想起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二十四桥不会改变,永恒的月亮深情脉脉地看着人世间的物换星移、沧桑变化,可谓天若有情天亦老。 写了这么多,我发现姜夔真的是很有学问,他的诗句子化用杜牧的,意境化用诗经和刘禹锡的,所以,他却始终难以走入一流诗人的行列。 王国维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第一流之作者也。”“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 王国维的评价,可谓切中肯綮,白石道人(姜夔)的诗歌雅致蕴藉,却难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情感境界”,始终处于二流水平。 修竹链接 黍离 诗经?王风 彼黍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赠别二首(其一) (唐)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扬州慢 (宋)姜夔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欢迎点击链接 诗经?王风?黍离 遣怀(唐)杜牧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杨花与柳絮 《红楼梦》导读后记 《红楼梦》导读第八十回***屈受贪夫棒 ***胡诌妒妇方 《红楼梦》导读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_ 《红楼梦》导读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欢迎转发雨打修竹作品,这是对作者最大的赞美与支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ingchong.com/djhxj/3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长安电台诗人专题之杜牧
- 下一篇文章: 十年一觉扬州梦长安电台诗人专题之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