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省考国考行测备考题集
每日 一练 常识判断: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制瓷技术高超,在世界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下列对我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我国制瓷业的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B、制瓷业在宋朝时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C、我国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成熟的瓷器 D、清朝时期创造了中外闻名的珐琅彩 2: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单项选择题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沿海省份编制的海岛保护规划由( )进行审批。 单项选择题 A、省人民政府 B、国家海洋局 C、国务院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4: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 单项选择题 A、骑马 B、杂技 C、驾车 D、防御 5:我国河流众多海岸线漫长.关于内河航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项选择题 A、京杭运河航道上的港口城市有苏州、杭州 B、松花江航道只能季节性通航 C、珠江航道被称为“黄金水道” D、长江航道干流长、支流多、江宽水深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甲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人,其中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张某获得票,因而当选 B、乙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人,在村委会选举中,李某获得票,因而当选 C、丙村在村委会选举中,设立了秘密写票处 D、丁村村民胡某在村委会选举期间不能参加投票,书面委托其享有选举权的父亲代为投票 7: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回顾“十一五”发展成就时指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7倍,( )走在全国前列。 单项选择题 A、节能减排 B、经济社会发展质量 C、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D、城乡区域发展 8:甲、乙、丙依次比邻而居。甲为修房向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建材,乙不允。甲遂向丙提出在其院内堆放,丙要求甲付费元,并提出不得超过20天,甲同意。修房过程中,甲搬运建材须从乙家门前经过,乙予以阻拦。对此,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 单项选择题 A、乙无权拒绝甲在其院内堆放建材 B、乙无权阻拦甲经其门前搬运建材 C、甲应依约定向丙支付占地费 D、若建材堆放时间超过20天,丙有权要求甲清理现场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翻番”,到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下列关于“两个翻番”表述错误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党的十八大首次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提出了量化目标 B、到年我国城乡居民每人收入预计都能够实现倍增 C、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GDP翻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到年我国GDP预计将超过0年GDP的4倍 10:按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不包括( )。 单项选择题 A、原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D、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查看答案1:答案D解析A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新石器时代,已经掌握烧制陶器的技术,而在商朝,由烧陶发展到制瓷,制瓷业出现,故A项错误。B项,在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部门,以南方越窑生产的青瓷和北方邢窑生产的白瓷最为闻名,故B项错误。C项,我国在东汉时期就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在南北朝时期烧制出成熟的白瓷,故C项错误。D项,清康熙年间在明代盛行的景泰蓝的基础上,发明了珐琅彩这一新的彩瓷品种,故D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D。2:答案A解析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的话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正确选项为A。3:答案C解析《海岛保护法》第9条规定:“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军事机关。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组织编制全国海岛保护规划,报国务院审批。”4:答案C解析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即“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音乐;“射”,射箭技术;“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书写,识字,文字);“数”,算法(计数)。故本题选C。5:答案C解析长江航道被称为“黄金水道”。故本题答案选C。6:答案A解析《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2款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A项中只有人参加了选举,没有超过半数,因而选举无效,A项错误。B项中李某获得票,超过了名享有选举权的村民的半数,必然也超过了参加投票的村民的半数,因而有效,B项正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3款规定,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C项正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15条第4款规定,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D项正确。本题答案为A。7:答案A解析解析: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7倍,节能减排走在全国前列。8:答案A解析甲修房,在乙院内堆放建材并非必需,因此不能作为相邻关系对待,只能由双方通过合同设定地役权解决。因此A项应选。而甲修房时搬运建材必须通过乙家门前,此时的法律关系当属于相邻关系,因此乙无权阻止。选项C、D按照合同关系自然可以解决。9:答案B解析B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本题选择B项。10:答案A解析《行政诉讼法》第41条规定:“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四)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故本题答案选A。 言语理解: 1: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他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和意义,绝不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能够局限的,一定可以超越他所在的那个具体的时代和具体的生存环境,超越时空,焕发出的永恒的价值。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历久弥新 B、日新月异 C、亘古不变 D、与日俱增 2:杰出的科学家,从不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相反他们都很谦虚。这也印证了伽利略的一句名言:“知识越浅薄的人,愈欲;相反,学识丰富倒使人在判断某些新事物时变得甚为。”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A、夸夸其谈优柔寡断 B、矜功自伐犹豫不决 C、目中无人畏首畏尾 D、异想天开瞻前顾后 3:当我们在谈论创意的时候,大多会认为这没有什么规律可循,或者说,创意应该是__________的。我们会说:如果给创意制定一个框架的话,可能会束缚创意,让创意变成__________的工匠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项选择题 A、天马行空、按部就班 B、稍纵即逝、循规蹈矩 C、自由自在、循序渐进 D、标新立异、熟能生巧 4:我们打开________的记忆,不仅仅是________过去,感叹人生,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珍惜现在________的生活,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项选择题 A、流年 回忆 绚烂多姿 B、尘封 回味 来之不易 C、经年 忘却 物阜民丰 D、冰封 追忆 国泰民安 5:古代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的限制,图书还不如今天这么多,这么复杂,所以,对工具书的需要远远不如今天这么迫切。因此: 单项选择题 A、应该多出一些优秀的工具书 B、工具书是很贵的 C、工具书太多,太复杂了 D、古代是没有工具书的 6:经济学家告诉投资者要分析金融资产的基本面,可是股票的价格并不是纯粹由基本面决定的。任何投资者都是影响金融市场波动的参与者.有实力的投资者必定会对金融市场施加影响,索罗斯称为“参与功能”或“操纵功能”。如果不能把参与功能或操纵功能考虑到资产估值模型中,那么所有的估值模型最终都会被证明是失败的。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金融资产基本面是投资必须注意的 B、股票价格不是由金融资产基本面决定的 C、投资者的参与也可能引起市场波动 D、资产估值模型要考虑投资者施加的影响 7:朱光潜先生曾说过,面对一棵古松,有三种态度,科学、实用和审美。审美的情形有两种,一是直觉的,一幅图画,一处美景,展现在你的面前,你能够聚精会神地去观赏它,领略它,以至于暂时忘记了除它以外的其它事物。这时候,你沉醉其中,是一种审美的直觉。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完全靠着一种直觉,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这时的审美就包含了一种文化的积淀。于是,看见彩蝶翻飞,我们会疑为庄子的梦境;听到杜鹃鸟的哀鸣,我们会心生悲愁;而说到狐狸,我们则有如进人了花妖狐魅之境。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单项选择题 A、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学会用审美的态度看待它 B、审美是比科学和实用更高一层的看待事物的态度 C、审美不单纯靠直觉,更多时候还有文化理念的参与 D、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基础 8:江汉平原的黄土地,__________可以种植任何农作物,不仅出产颇丰,而且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成为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鱼米之乡,为鄂菜提供了__________的原材料。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项选择题 A、自古、五味俱全 B、完全、种类繁多 C、由于、独具特色 D、几乎、用之不竭 9: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固然必须正视,但普通民众是否就无可作为呢?在灾害预测还无法做到完全精确的今天,每一个人该如何保护上天赋予我们的宝贵生命,该如何在灾难降临的那一刻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该如何自救、救人,避免或减少悲剧的发生?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单项选择题 A、人类与自然灾害的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B、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的首要任务是保护生命 C、灾难降临时的及时而智慧的选择非常重要 D、教育可以在自然灾害中保护更多宝贵的生命 10:《老子》的整个思想都是围绕着中心概念“道”而展开的,然而《老子》的七十三个“道”字,虽然符号形式统一,却有不同的意义。有的地方“道”是指世界存在的根源,有的地方“道”是指一种规律,有的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种准则。这反映出“道”一统的人生观。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道”是指( )。 单项选择题 A、形而上学的本体 B、事物的一种法则 C、人生的一种准则 D、事物规律和人生准则的结合 查看答案1:答案A解析历久弥新2:答案A解析解析:先看第一空,“矜功自伐”指自恃有功而自我夸耀。题干侧重指“谦虚”,未涉及“功劳”,故不符合,排除B项。“异想天开”形容想法奇异,不切合实际。也不符合句意。排除D项。再看第二空,“优柔寡断”指办事迟疑,没有决断。“畏首畏尾”形容胆子小。疑虑重重。由句意可知,题干侧重于指判断新事物时的慎重,而不是“胆小”。故C项不符合句意。本题答案为A。3:答案A解析解析由“或者说”可知,第一空的词语应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相对应,“稍纵即逝”、“标新立异”明显不合要求,排除B、D两项。“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规矩、程序办事;“循序渐进”指按照次序有步骤地逐渐提高或发展。与“制定一个框架”、“工匠活”相对应,第二空用“按部就班”更恰当。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4:答案B解析相比较以往,我们现在的生活是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而得到的,用“来之不易”。5:答案D解析对工具书的需要远远不如今天这么迫切”这句话.B,C是很好排除的.A答案有一定的诱惑性,但是要注意句中根本就没提过关于工具书优不优秀这一问题.(本解析由王雪芹提供)6:答案B解析由“股票的价格并不是纯粹由基本面决定的”可知,虽然股票价格还受到其它因素影响.但对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金融资产基本面。故B项错误。7:答案C解析这段文字由朱光潜先生的话引出“审美”这一话题,并具体介绍了审美的两种情形,除了直觉的审美外,更多时候审美还有一种理念的参与。与此一致的是C项。A项,审美只是看待事物三种态度中的一种,文段着重讲的是审美的两种情形,用什么态度看待事物并不是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B项,文段只说看待事物有三种态度.并没有就三种态度的层级进行比较.属主观臆测。D项“审美情趣的培养”在文中没有论述,属过度引申。8:答案D解析对应句中的“不仅出产颇丰,而且水资源丰富,渔业发达”可知。第二空应填表“非常多”意思的词语,排除A、C。B项的“完全”表述过于绝对,不如“几乎”恰当。故答案选D。9: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即“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普通民众应有何作为”,接着指出在灾害发生时保护我们的宝贵生命、做出最及时而智慧的选择、学会自救和救人等这些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来完成的。由此可知,本题答案为D。10:答案A解析老子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道的自满自足、自在自为的活动结果,一是指宇宙的绝对的普遍无限的存在,这种存在就是常有常无的统一:二就是天即整个现实的宇宙:三就是地,即整个地球生物圈的万物,就是一切生物和人类。因此。这个道就是指形而上学的本体,故正确答案为A。 判断推理: 1:登门槛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顺利地登上高处。当个体先接受了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项更大的要求。根据上述定义,属于登门槛效应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小李是某软件公司的销售人员,在向客户推销时,他先提出一个报价,客户合作意愿不强,小李于是降低了报价,以挽留客户 B、在教学中,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一个比过去稍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 C、为学好英语,小王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每天背个单词,一周下来,发现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于是重新制订了计划,每天背50个单词 D、某健身俱乐部为吸收新的会员,发效大量免费体验卡,吸引了不少前来体验的顾客 2:稻谷:大米 单项选择题 A、核桃:桃酥 B、棉花:棉籽 C、西瓜:瓜子 D、花生:花生酱 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4:对抗:在生态学中指生活在一起的两种不同种类的生物,一方或双方遭受损害的关系。对抗通常是不同生物为占据同一生态位而产生的结果。可分为侵害、抗生和竞争,一种生物受益而另一种生物遭受损害的属于侵害;一种生物遭受损害而另一种生物不受影响的属于抗生;两种生物相互施加不利影响的属于竞争。以下属于竞争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小菜蛾的天敌蜂把卵产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 B、有种鸟儿常在鳄鱼身上寻找寄生虫,而由于掠食者不敢在鳄鱼身边攻击这些鸟类,使得鸟儿更安全 C、池塘中如果蝌蚪的密度过大,蝌蚪会分泌一种毒物,限制其他蝌蚪的生长发育,甚至增加其死亡率 D、萝卜蚜和桃蚜混合饲养达一定密度时,产蚜量均显著下降,但桃蚜产蚜量显著高于萝卜蚜 5:风筝:风:飞翔 单项选择题 A、电脑:鼠标:操作 B、汽车:引擎:奔驰 C、植物:水分:氧气 D、信息:手机:传递 6:以下四个选项中,不能由左边的图形折叠成的是( )。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8:略。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9: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10: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单项选择题 A、请选择 B、请选择 C、请选择 D、请选择 查看答案1:答案B解析A项,小李先提出较高的报价,而后降低价格,不符合登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是先提出一个较小要求,再适当提出更大的要求。C项,小王先制订的学习计划无法实现,不符合登门槛效应。D项是一种促销手段,与登门槛效应无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2:答案B解析稻谷经过碾压可以得到大米,棉花经过碾压可以得到棉籽。3:答案A解析第一列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为4;第二列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为5;第三列前两个图形的封闭区域数为3,故待选图形应有3个封闭区域。4:答案D解析竞争定义的关键诃是“两种生物互相施加不利影响”,选项A是侵害,选项B属于互利关系,选项C只包含一种生物,此三项均不符合定义,予以排除。所以选择D选项。5:答案B解析风是风筝飞翔的必要条件;引擎是汽车奔驰的必要条件。A、D项均不是必要条件关系。6:答案D解析原图折叠后,D项按角度看,右侧梯形面上的斜线,应连接另外两个顶点。7:答案B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阴影部分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8:答案A解析略。9:答案A解析观察第一组图形,每个图形里面都有一个三角形.且前两个图形的外部轮廓的线条数之和为第三个图形的外部轮廓的线条数;第二组图形中,外边都有一个圆,前两个图形的内部线条数之和为第三个图形的内部线条数。所以选A。10:答案B解析观察第一套图形可见,它们分别是从斜侧方、正上方、正前方观察同一个立体得到的图形。按照这个规律,填入问号处的图形应该是从正前方观察得到的图形。只有B项符合要求。 数量关系: 1:某企业前5个月的销售额为全年计划的3/8,6月的销售额为万,其上半年销售额占全年计划的5/12,问其下半年平均每个月要实现多少万元的销售额才能完成全年的销售计划? 单项选择题 A.1 B. C.1 D. 2:某校下午2点整派车在某厂接劳模作报告往返须1小时。该劳模在下午1点整就离厂步行向学校走去,途中遇到接他的车便坐车去学校,于2点40分到达。问汽车的速度是劳模的步行速度的()倍。 单项选择题 A.5 B.6 C.7 D.8 3:有a、b、c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按a与b的质量比为5:3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13.75%;按a与b的质量比为3:5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16.25%;按a、b、c的质量比为1:2:5混合,得到的溶液浓度为31.25%。问溶液c的浓度为多少() 单项选择题 A.35% B.40% C.45% D.50% 4:. 单项选择题 A. B. C. D. 5:7,9,13,21,37,() 单项选择题 A.57 B.69 C.87 D. 6:某单位有职工15人,其中业务人员9人。现要从整个单位选出3人参加培训,要求其中业务人员的人数不数少于非法业务人员的人数。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人方法?() 单项选择题 A. B. C. D. 7:. 单项选择题 A.39 B.40 C.41 D.42 8:3,8,15,24,35,() 单项选择题 A.39 B.43 C.48 D.63 9:4,9,8,11,12,() 单项选择题 A.13 B.14 C.17 D.19 10:. 单项选择题 A.. B.. C.. D.. 查看答案1:答案D解析D。2:答案D解析D。3:答案B解析B。十字交叉法计算或者直接赋值列方程计算。4:答案A解析5:答案B解析B。6:答案D解析7:答案B解析8:答案C解析9:答案A解析本题存在争议,原数列作和之后再作差,得到4,2,4,(2)的循环数列,由此括号的数应为13。10:答案A解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ingchong.com/djhxj/2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杜鹃花怎么养,教你一招,可以试试
- 下一篇文章: 望帝化鹃鸟,啼血成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