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奉墓碑前的山杜鹃
母亲笑盈盈地说:“不要挂念,我这里一切都很好。阎王爷授予我一个称号,叫冥王府慈祥老太太。拢共有六百位呢。”说到这儿,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孩子,你给妈采一把山杜鹃吧。没事的时候,好让她开给妈解解闷,让妈心里多敞亮敞亮。”我忙不迭地答应着,一着急却醒了。这是母亲去世百天后我做的一个梦。 大兴安岭有一种花儿,每年的四五月,就会漫山遍野如火如荼地绽放。这种花儿,学名叫山杜鹃。母亲生前很喜欢这种花儿。那些年,每到这个时节,家里总能见到母亲采来的几束盛开的山杜鹃。我和母亲都属羊。母亲生日三月,我生日是六月,这成为母亲生前经常感叹的一个缘由。她曾说“十羊九不全”,说她的生日不好,没草吃;而我呢,出生了,正值草青青时,不愁吃。细品品,母亲说得也有些道理。我出生时,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家境虽然清贫,但自己还真的没有挨过饿。倒是母亲节衣缩食,为我们几个兄弟健康成长和全家人生活吃了不少苦,挨了不少累。每到秋收时节后,母亲经常去收割后的田间拾荒,以补家里吃粮不足。那个年月,城里时兴粗粮细作,而在农村却难以实施。毕竟,很多人家连基本的吃粮都不足。但是,母亲却因为勤劳,做到了这一点。每到夏天,我就盼着天下雨,一下雨,母亲就不用去生产队出工干活儿了;一下雨,母亲就可以在家里给我们做些好吃的了。倒也吃不上什么好东西,只是母亲心灵手巧,饭虽不丰实,却也有一些花样。什么玉米面带芸豆的发糕了,什么玉米面的素菜包子了,还有高粱米面的烙饼了等等。而菜呢,总能有些素炒土豆丝、凉拌黄瓜菜,甚至能去生产队豆腐坊里换来几块豆腐,打两碗豆腐酱了。在母亲的细心操持下,全家人较为顺利地度过了那个艰难的岁月。母亲忙家务成了一种习惯。直到生前的最后期间,母亲还坚持每天下厨房。每次到我这里来,母亲都坚持到厨房里和我们一起做些拿手的饭菜。看着母亲那娴熟的手艺和忙碌的身影,我仿佛又回到了幸福的童年。 山杜鹃只在春天时才绽放。未绽放时,她自觉隐没于森林草木之间,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在她绽放的日子里,整个大兴安岭都弥漫着醉人的气息。这气息清新自然,沁人心脾。母亲为人善良。她的善良像清澈的泉水,明快而又亲切。母亲经常说,做人要宽厚大度,对人要多一些谦让。在农村生活的那些年,家家都有一块自留地。一年下来,总有一些人家任其牲畜到别人家的自留地里乱跑乱窜,稍微不留神,自留地就被糟蹋得一塌糊涂。这时,母亲都不让我们去追打那些牲畜,也不去找牲畜主人理论和索赔,只是平静地在田地里做些补救性的栽培和修整,尽可能地挽回一些损失。少小的我们都气愤不已,嚷嚷着要找人家弄出个子午卯酉。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儿,直起身说:“牲畜又不懂事,糟蹋些作物在所难免。都是乡里乡亲家饲养的,别因为这点事儿伤害了相互间的情分。以后,你们多注意看管照料就是,切记不要伤害人家牲畜。”那时候,家里做一顿好吃的不容易。只要一做好吃的,母亲都不忘给左邻右舍送上一点儿品尝。可我却发现,东院的张大嘞嘞家蒸馒头却不给我们送。母亲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人家就蒸了那么几个馒头,等下次蒸多了,一定会给你送的。”可我知道,母亲宁可自己不吃自家的馒头,也要送给别人吃。母亲这一习惯不能不说是一种美德,就连张大嘞嘞家的傻儿子都知道,只要我家做好吃的,他就能吃到一点儿。这时,傻子总是爬到墙头上,一边嘻嘻笑着一边嚷嚷:“又有好吃的喽,又有好吃的喽。” 山杜鹃不畏风寒,也不向大自然索取过多养分。在生命里程上,山杜鹃默默地承受着一望无际的严寒和延绵不绝的料峭。她不企求在草木间显耀芳菲,更不眷恋在天地间获得眷顾。只要一次无悔的绽放,她的魅力就释放得淋漓尽致。在短暂的一生,母亲不求享乐,为全家无怨无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从我童年时油灯下专注纳鞋底的目光,到她怀抱着小孙子那慈爱的面容,无不体现出母亲勤劳质朴的美德。当她把四个儿子培养成人后,又毫无怨言地帮着儿子们照看起下一代。从我大哥的两个女儿,到我四弟的双胞胎,都不同程度地留下了母亲辛勤的汗水。每当我们兄弟给她拿钱,她都一概拒绝。她总说:“你们用钱的地方都很多,还是把钱用在刀刃上吧。”可母亲生前却很少给自己买东西,她不是不善于花钱,她是舍不得乱花钱。那年,我出差时给母亲买了一件外衣。母亲高兴了好些天,穿了几次后,却把这件外衣放到了衣柜里再也不轻易穿出来。在清理母亲遗物时,我发现那件外衣静静地挂在衣柜里,崭新如初,不见褪色。就像母亲的音容笑貌,那样鲜活,那样亲切。我曾多次劝母亲,让她不要再操心孙儿孙女们的事情,能放开就放开吧。母亲嗔怪道:“你们兄弟几个也是由我这么带过来的。我现在还能动弹,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总不能看你们忙不过来不管吧?”母亲把几个孙女和孙儿拉扯大了,却没来得及得到回报。她走得是那样干净利落、那样了无遗憾,不能不让我们伤怀。这伤怀久久不散,一直浸到心底,弥漫到梦中。 山杜鹃是一种朴素的花儿。她不艳羡千姿百态的雍容华贵,也不礼拜姹紫嫣红的娇艳妩媚。只要春风拂过,她就会把所有能量释放出来,还大自然一派生机,一团锦簇。母亲常说,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地位尊卑,而在于品格的高低。没有品德的人,位置再高也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母亲为人朴实善良,平和厚道。她不奢求自己的孩子发达富贵,却时常教育我们做一个有德行和操守的人。所以,在她生前最引以自豪的是几个儿子虽然没有大富大贵,却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经得起推敲。那年,我还在南方的小城工作。母亲给我挂来电话,谈了一会儿,似乎没什么大事。放下电话后,我却感到母亲有什么事在瞒我。我索性给大哥挂了电话。果然,还真的出事了。原来,当地一户与大哥经营项目相同的商家,看大哥的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就眼红起来,采取卑鄙手段,背弃经营道德,经常同大哥进行恶意竞争。可因大哥奉行诚信经营理念,深受当地消费者欢迎,生意依旧红火。那商家气急败坏之下,竟然唆使他人跑到大哥的商店里进行打砸。很快,当地公安机关对凶手进行了刑事拘留。大哥很气愤,多次找当地公安机关追查此案幕后的罪魁祸首。可母亲却制止大哥,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再追查了,给人家留个退路吧。我和大哥的想法一致,认为此事应该一追到底。当晚,我给母亲挂了电话。母亲叹了一阵气后,在“算了吧,事情已经过去了,犯法的人也抓了,就不要再追究了。兴许那指使人也知道错了,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也劝劝你大哥,不要再麻烦人家公安了,都是做生意的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母亲知道大哥和我对脾气,喜欢听我的意见,怕我继续支持大哥,就又在电话那头故作严厉地补充道:“要是不把你大哥劝好,我就不欢迎你回来探亲。” 山杜鹃又是一种亲情无限的花儿。从含苞待放,到吐蕊盛开,她都紧密地相互团结着、搀扶着、拥抱着。她安于一种宁静,一种祥和,对一枝一叶,都关怀备至,不离不弃。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说不让我回去探亲,其实,在她心灵深处无时无刻不牵挂着我,希望我早点回到她的身边。那段岁月,母亲经常为我祈祷,希望我不再继续漂泊,早日回到故乡,回到她的身旁。在母亲的祝福和期盼中,年夏,我从数千公里外的湖北调回离家乡仅两百余公里的加格达奇工作。多年的在外打拼,没来得及照料父母,这次回到家乡,总算能尽点儿孝了。我开始憧憬着与父母同住在一起生活。可母亲却给我泼了一瓢冷水:“反正都在一个地区了,离得又不算远,花几个小时就可以到你那里。啥时候想来,我和你爸啥时候来就是。”我知道,母亲与其说舍不得县城里的那个家,倒不如说放不下县城里其他的几个儿子。每次来我这里,母亲都是匆匆忙忙。每次来我这里,她都先给我吹吹风:“看到你这里都很好,我就放心了。我待几天就得回去,来时忘记给家里的花儿浇水了,可不要把花儿干死。”母亲哪里是怕花儿干枯,她心里是有一种牵挂啊。这种牵挂使她拿起这个放不下那个,拿起那个又放不下这个。就为挽留母亲多住几日,我只好采取一些“强硬”措施。比如,把母亲随身携带的衣物藏起来,或者故作惊喜地给母亲介绍本地所谓的新景观进行游玩等,但效果都不是很好。那次,母亲又要返程了。临走时,她发现自己换洗的衣服不见了,就生气地向我大声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总拦着我干啥?我又不是不来了。快把衣服给我拿出来!”见母亲生气了,我只好极不情愿地把母亲换洗的衣服找了出来。在交出衣服的一瞬间,一种不祥在我心里一闪而过。我黯然地对母亲道:“妈,别太操心了,多保重自己身体。过几个月,您一定要再来啊。”然而这次,却成了我和母亲的生死诀别。 山杜鹃的美稍纵即逝。她不会给你过多的时间去欣赏,更不会任你延长她的生命周期。母亲去世时,正值大兴安岭的山杜鹃竞相怒放。母亲走得很突然,是那种让所有亲人都没有思想准备的突然。对于所有做子女的人来说,天下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对母亲的身体健康一直很用心,但是由于母亲每年定期体检的结果几乎近于完美,就有些大意起来。母亲体质弱,胃口不好。我经常不厌其烦地提醒母亲注意调养,也时常给母亲买些健胃养胃的药。我自信地以为,凭母亲的身体状况,虽然不见得活到百岁,但是活到八十几岁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凡谈到她身体健康时,母亲都会安慰我们说:“我不会有什么病的,你们不要胡思乱想。只要你们兄弟几个都过得无忧无虑的,我就是现在走也知足了。”我认为母亲说这类话很不吉利,母亲却泰然一笑:“人一辈子很短暂,谁都希望自己长命百岁最好能长生不老,可谁也做不到。只要你们心里有妈,妈就始终在你们身边。”母亲去世前一周,我和她通了最后一次电话。母亲除了说一些诸如“每天早点儿睡;一定要吃早饭;白天工作再忙也要多注意运动;对天杰管得不要太严,毕竟孩子年龄还小,别因学习累坏了”等话后,语气忽然变得有些沉重:“你每一样儿都没有让妈操心,妈知道你这些年闯荡得很辛苦。妈想多帮你,可你又不在妈身边。不是妈不想去你那里享清福,是妈放不下家里的这些活儿,你不要怪妈。只有你们都过好了,妈才真正放心了。”这是我和母亲的最后一次通话,最后一次手握话筒听母亲絮絮叨叨说东道西,听母亲不厌其烦百般叮咛。我知道母亲有很多话要对我说,有很多事儿要嘱咐要提醒。“世界上没有什么后悔药可买”,这是母亲生前说过的一句话。细品这句话,自己除了扼腕叹息以外,还会有别的吗?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会紧紧地攥住母亲的手,一时一刻地不离她的左右。我要始终耐心倾听母亲的每一句话,我要细心地向母亲介绍每一件事、每一个想法,不留任何遗憾。可如今,母亲却不在了,真的不在了。无论阳光怎样照耀我,我的泪水都不依不饶地在心里肆意流淌。 跪在母亲的墓碑前,任凭清风掠过耳畔,我的哀思依旧在林密草深的坡上蔓延。我真想在母亲的墓碑前静静地躺一会儿,就像小时候躺在母亲的怀抱里那样,恬静地、安稳地、幸福地入睡。妈妈,您的儿子来看您了。您看,我采来了您最喜爱的山杜鹃,它就要开了,就要把它生命中灿烂的一抹呈现给您。九泉之下,您一定会含笑的,心里也一定会更加敞亮。泪眼朦胧中,母亲似乎在向我微笑。我知道,母亲在天有灵,她一定在等待山杜鹃再次绽放。那时,母亲一定会笑得格外开心…… ——选自作家朱明东的散文集《酒杯里的月光》 作者简介 朱明东,男,作家、诗人,主要代表作有散文集《檐下无霜》《酒杯里的月光》《在北方》,诗集《诗客小记》《税魂》等。详见《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中国诗人大辞典》和百度百科介绍。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ingchong.com/djhxj/1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黄羊洼草业提示您秋季饲养的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艺术家工作室杜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