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礼赞雕像红杜鹃
雕像红杜鹃 作者/王余昌 在一座烈士的雕像前 盛开着一束火红的杜鹃 一位老妈妈在雕像前 长久的伫立 微风,轻轻的轻拂着 她苍苍的白发和瘦弱的双肩 雕像上的战士太年轻了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 十九岁的那个瞬间。 老人和雕像深情的对视 几滴泪水,低落在 杜鹃花的花瓣。 守陵人悄声告诉我 老人家来自巴山蜀水的 嘉陵江畔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 每年清明 她都会为这位年轻的战士 送来一束家乡的红杜鹃。 年轻的战士没有远去 我分明看到 年轻战士生命的另一半 年年相会地老天荒 只是为了恪守 那终生不渝的爱的诺言 松涛飒飒 仿佛是他和她在窃窃私语 鸟声啾啾 仿佛是她和他在倾诉 太深太久的思恋 此刻,我的思绪穿越了时空隧道 此刻,我的灵魂回到了战云翻滚的
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 三千里江山 在炮火中痛苦的痉挛 年轻的战士 在枪林弹雨中穿行 他要把十万火急的命令 送到前沿 送达时间异常紧迫 截止的时间是 今天晚上二十二点 不能有一分一秒的拖延! 今晚的炮火格外猛烈 他必须穿越炮火严密的封锁线 通往前沿的路上 布满了弹坑 焦土中满是烫手的弹片 探照灯似利剑刺破了夜空 曳光弹在黑暗中 编织出了死亡的锁链 忽然 死亡张开了黑色的翅膀 炸响的炮弹迸发出刺眼的闪电 年轻的战士像一片树叶 被高高的抛起 腾空而起的身影 在火光中划出了一道弧线 不知过了多久战士苏醒了 一只断脚映入了眼帘 啊,那是我的脚吗 没错,那布鞋上绣着两朵 火红的杜鹃 那是出国参战前的一个晚上 她和他相会在嘉陵江畔 姑娘刺破手指用血 绣出了两朵红杜鹃 杜鹃姑娘对不起 我把你送给我的布鞋弄脏了 我真傻 美国鬼子的炮弹来了 我咋就不知道躲闪呢? 他把断脚紧紧的抱在怀里 用尽 的力气 上了阵地前沿 连长,命,命令 二十二,二十二点 连长打开了被血洇湿的命令 夺眶而出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今晚二十二时,全线停火 届时,不准发射一枪一弹”。 这是永垂史册的伟大一刻 历史将永记 一九五三年 七月二十七日二十二点! 刹那间 整个战线突然安静了下来 静的让人不知所措毛骨悚然 蟋蟀在草棵里振翅欢唱 静谧的幽谷小溪潺潺 清风徐徐,碧空如洗 万里高空,星汉灿灿 第二天 彭德怀登上了阵地前沿 当他听说这件事以后 钢铁统帅禁不住热泪潸然 “太可惜了, 只差那么几分钟 他就可以回家了 就可以见到那美丽的姑娘杜鹃”。 是他们用鲜血保卫了祖国的安宁 是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我们不能忘记 不能忘记这鲜血染红的杜鹃! 这场战争雄辩的证明了 西方列强只要在东方的海岸上 架起几门大炮 就可以政府一个国家的历史 一去不复返了! 让世界充满爱,永远和平! 作者简介 王余昌,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艺委会委员。出生于年。从事表演艺术40多年,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文化大奖。在当年的首届全国小品大赛中,曾经一举夺得编剧、导演等3个大奖曾在多部话剧及影视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塑造出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并多次获国家及省内大奖,多年的演出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作出许多文学作品,由其创作并演出的大型叙事组诗《红色记忆》,被誉为近年中国诗歌的一个收获。 朗诵者简介 拈指儿山东青岛人,教师,酷爱朗诵,能准确把握各类题材朗诵作品,作品大气灵动,表现细腻,深情感人,受到众多粉丝的喜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98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八一礼赞朗诵雕像bull红杜鹃
- 下一篇文章: 赞贵广网络百里杜鹃分公司捐赠电视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