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彩虹长沙的味道
北京治疗白癜风花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作者简介 陈彩虹,原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董事会秘书,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年第1期(总第89辑)。 全文字,阅读约需11分钟 长沙的味道 Taste 1 出了黄兴南路的地铁口,就是商业步行街。眼前只见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的味道,熟悉又陌生,有点辣香,有点腻甜,还有点烟苦。 倒是那招牌耀眼的“长沙臭豆腐”,队伍排得好长好长,却没有多少“异味”释放。十人中有三两者,手持细竹签,戳着肉食或香干,津津有味,南腔北调,成了人流中的主角。 八天的假日到了第七天,这里依然人声鼎沸,都因“长沙味道”而来,无法不惊奇这座历史名城食物的魅力。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我就出生在这里。 记忆中的长沙城,小巷子、麻石板路,雨水总是将它们洗刷得干干净净。早餐的米粉,几点油花,几片绿葱,搅和点红红的剁辣椒,一碗下去,连汤吃个“拎光(长沙话)”,一天的精气神就有了。 如今流行甚广的臭豆腐、粮油粑粑、甜酒、百粒圆(小汤圆)等小吃,那时经济不富足,只是偶尔吃到。说它们是儿时的味道,其实是儿时盼望的味道。 人世间的事情,就这样奇妙,米粉要吃到嘴里才有满足感;臭豆腐等食物,则是在期待中的幸福感最浓,吃下肚去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 我在长沙城里,生活的时间不长。懂事时,在幼儿园呆了不到一年。在小学里,也呆不到一年。在长沙更多的时间,是在郊区新开铺度过的,大约8岁到13岁之间。那时的新开铺,有个小小的街区。最好吃的东西,是街上五分钱一个的鲜肉包子。 当然,也不是经常能吃得到,但只要吃上一个,就心满意足,至今还能想起当时的场景。现在看来,个人儿时印记最深的味道,根本就不是长沙食物的“品牌”。拿出来说说,只能算是自己的念想。 那个时代有不少苦楚的事情,想起来不是怎么美好。日子过得清汤寡水,年纪小小,娭毑领着锤石头给工地,赚点小钱,贴补家用。自己种菜是必须的,住处的山坡上,挖块地就下种,四季多少有些收成,只是一家人的排泄物,基本上限定了产量,长沙的土质硬要那“天然肥料”,才弄得出有模样的蔬菜来。 那时住的房子,记得叫“简六栋”,就是简易平房,冬凉夏热,也不隔音,左邻右舍,哪个季节都在房前土坪活动很多,不是跺脚取暖,就是摇扇乘凉。一排房子六家,感觉上就是一大家,相互之间,了如指掌。 即便艰难,人的精神面貌,总是昂扬向上,希冀满满,不曾抱怨,更不曾厌弃。在郊区上小学时,去过韶山参观。少年毛泽东打开了我认知世界一扇独特的窗户,湖南这块土地,是孕育伟人的。走在黄兴路或蔡锷路上,你会禁不住想,谁是黄兴?谁又是蔡锷? 一开口问,父辈们就会详细地讲他们是谁,这些路名的由来。就是“文革”时期,我这懂事不久的少年,还是偶尔听得到王夫之、曾国藩、谭嗣同等人的名字,可惜如今想不起来是哪些途径听到的。 岳麓山、橘子洲头小时候是否去过,真的记不得了。不过,毛泽东气度不凡的词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烂熟于心。 长沙四季都有绿色,虽然不是四季都有花香。不用刻意动脑筋,春季的杜鹃花和秋天的桂花,是长沙孩子不用学习就会的自然知识。 杜鹃花以大红颜色夺目,春季的长沙,到处都是火红的,它的别名“映山红”,其实更能反映它的性情,不求一朵一朵地孤芳自赏,乐意集聚成群,染红一片园子,一条街,一座城。 桂花则以碎花成簇,暗香浓郁地散发,默默无闻地奉献出一个季节的芳香;它飘过八月,飘过秋天,直到三百六十五天后,次年的桂花接续再开。自然从来都是人类精神的映写。 杜鹃和桂花的寓意,直达人类高尚的奉献情怀,它们不争色而大艳,不竞香却绝味。说不清楚,是长沙拥有它们而美丽,还是它们因为长沙而高贵。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长沙的味道,只是口腹之欲的那点事。长沙的历史味道呢?长沙的文化味道呢? 2 在黄兴广场不远处,有一个称之为“苏家巷”的地方,传说北宋文学大家苏洵在此住过,故而得名。我是冲着那个巷子的16号“青鸟书店”前往的。年四月底,这家书店还有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9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花必知之你还是不会浇水吗可能是史上最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