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稿精选杨瑞福宣城的敬亭山外二章
来稿精选 杨瑞福 宣城的敬亭山(外二章) 1 身高只有米的敬亭山,不与别的山比高低,它挑战肚子里出口成章的诗篇。 前有南北朝的诗人谢朓,后有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他们各自写了一首诗,献给敬亭山。 如果宣城要从古代选一位代言人,可能会有些为难。 从官位来说,毕竟谢朓好歹还担任过一任宣城太守,而李白只是一位躲避战火的闲人。 闲人也有闲人的好处,老死也回不了故乡的李白,有足够的时间钻进敬亭山,从早到晚,看到众鸟高飞尽,看得孤云独去闲。 谢朓在衙门里坐着的时候,绝对比李白威风,他如果要上敬亭山,起码有免费坐轿的资格。除非他要学谢灵运亲自登山,让脚下的一副“谢公屐”名扬天下。 不久,谢朓就被人诬陷致死了。李白在浩叹“中间小谢又清发”的同时,肯定又在偷笑,为官一任,不如归去做闲人。 百年后的李白,幸运读到了谢朓的“兹山亘百里,合沓与云齐”,他不慌不忙,写出了“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 我在刻有《江南诗山》的石壁前,照了一张相,然后悻悻离去。 因为,刻字并涂成醒目红色的石壁,比我高大得多。 还有很多人想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他们要不是没有胆量,就是没有资本。 谢李之后,来过此地的名诗人如过江之鲫,听听这些大名就够了: 唐代的白居易、杜牧、韩愈、刘禹锡、王维、孟浩然、李商隐、颜真卿、韦应物、陆龟蒙;宋代的苏东坡、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晏殊、黄庭坚、文天祥,以及明代的汤显祖、文征明等...... 这些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人,怎么会先后聚集在宣城,让一座并不伟岸的敬亭山,拥有了让众人仰望的海拔? 一首唐代五绝的魅力有多大?看看敬亭山就明白,一座本应平凡一生的山,该如何在青史中脱颖而出。 李白登山赋诗的时候绝没有想到,有这么多的诗人跟踪而来,投出自己的新作。 然而,后代的任何人都没能超越李白,他们成了“诗仙”身后的忠实侍从。 3 玉真公主的墓,意外坐落在敬亭山的一个小山谷里。 她活在了中国历史上极度繁荣的盛唐,作为一代女王武则天的孙女,她只感觉到权力之中的血腥,因为她的生母,在她出生之后就被赐死。 人们在电视剧中津津乐道的宫斗,在现实中,曾经在伪装的温情纱幕下多次重现。 她毅然选择了遁入空门,在唐代,不离开宫廷而成为一名道姑,是一件时髦的事。 当她真的在山林里感受寂寞,舍弃所有的光环和恩宠,把别人特意追求的功名踏在脚下,这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 当晨钟暮鼓只是敲响身边的荒凉,杜鹃花不顾一切地向敬亭山怒放,你是否会因为这样的决定而后悔? 人们说,她只痛心所推荐的大诗人李白,被宫廷赐金放还。郁郁寡欢的她,为此愤然上书,要求去掉公主的称号。 安史之乱后,她为追寻李白而隐居敬亭山,直至香消玉殒。 这是多么浪漫的事啊,她的魂是一座写满了诗的山,山脚的茶树年年在绿,春风一吹,就看见她的裙裾在飘。 4 在敬亭山,我意外地见到了陈毅元帅的全身塑像。看来,包容古今的名山,都应力求成为跨越历史的风云际会场所。 戎马一生却爱写诗的的陈毅,面对着江南的诗山,他不可能沉默,更不愿意输于古人。 似乎想证明,不懂诗的人,没资格留在诗山里。 这一次,他不写“大雪压青松”的高光诗句,也不写《梅岭三章》的豪放之词,只想把一首深情怀古的诗献给敬亭山。 因此,他在率部东进的途中,奋笔写下“敬亭山下橹声柔,雨洒江天似梦游。李谢诗魂今在否?湖光照破万年愁。” 这是我今生见过的第二尊陈老总塑像。 在上海外滩的一尊,让人遐想他就任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的亮丽风采;敬亭山的这一尊,则是在提醒皖南事变的惨案后,接任新四军军长的他,是如何地力挽狂澜。 陈毅元帅仿佛要告诉我,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位诗人,只不过有的诗精彩,有的诗平庸,有的诗写好了开头,却写不好结尾。 5 敬亭山的半山腰,大画家石涛的纪念馆坐落在此。 一个树木葱郁的地方,特别适合建一座古典的庭院。 身为皇室的后裔,不能凭显赫的身世安享富贵,却要依仗手中的一支画笔,浪迹江湖。 谁在当时的卖画坛走过,在他的眼前丢下几文钱的怜悯? 这又证实了一回:政坛不幸,乃画坛之大幸! 石涛活着时,根本没心思去欣赏敬亭山一路的景色,他更想云游天下,“搜尽奇峰打草稿”。 所以,敬亭山脚下的广教寺,只是画家暂时的驻锡之地。 寺里的僧侣们去了又再来,寺里的香火燃了又熄灭,寺里的大殿废了又重建,唯有他留给寺庙的《罗汉百开册页》,捧为后世珍藏的至宝。 平生爱吃苦瓜,而自嘲为“苦瓜和尚”的他,笔墨中也居然含有淡淡的苦涩。 我们今天在烹调苦瓜的时候,压根儿想不起他。 6 山顶一座三层的楼,被命名为太白独坐楼,成了李白的个人纪念馆。 与李白生平有关的经历,甚至他晚年的住宅,都刻成了精致的黄杨木雕。 当然,他在皖南写的诗句,此刻静静地躺卧在橱窗里。 不再开口讲话的李白,也是一个最健谈的李白。 这一辈子,他似乎中国的山水没走够,诗没有写够,还有酒没喝够。 我看见了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很出名,因为诗里的主人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 老人姓纪,生平不详,看来并无显赫的身世,也交不起昂贵的润笔之资。 李白是心甘情愿为他免费而写的,为的是这位姓纪的老人,酿的一手好酒。 他很惋惜纪叟的去世,痴痴地哭问,没有我的畅饮,黄泉之下,你的酒还能卖给何人? 酒不醉人人自醉,我突然闻到楼里浓烈的酒香,看来,晚景凄凉的诗仙,终于也明白功名利禄的虚幻。 再寒冷的日子,烫一壶好酒,来几碟小菜,下肚后身子和灵魂都暖了。 花山谜窟 花山谜窟位于屯溪,即现在的黄山市中心城区。 急于上黄山游览的人很多,他们明知自己修不成神仙,也一般不会浪费精力,在花山谜窟这样的小景点停留。 任何景点,如果想在黄山的身边生存,就得格外地卖力推销自己。 问题是,花山的石窟只求混迹在青山绿水间,也许它比在不毛之地苦苦挣扎的敦煌,地理条件要优越百倍,但花山终究没有多少悠久的历史可以炫耀,没有多少精美的壁画和彩塑可以炫目。 所以,是敦煌以自己的丰富文化底蕴,照亮了荒凉的沙漠;而新安江畔的花山,就像一个没有实际学问的人,它极力声称已探明了36处的石窟,却回避石窟里实际上空空如也。 导游费力地把游客从一个空洞窟,赶到下一个空洞窟,说洞窟的形成乃千古之谜。 我理解,因为他除了洞窟的数量之外,再没有具体的东西可供吹嘘。 即使进门的时候,我一抬头就看见一连串名人的题词,兴许他们也只是在逢场作戏。 棠樾牌坊群 位于安徽省歙县的七座牌坊,数百年来,它们联手站立在村东的大道上。 它们的身前是寒风,日月的影子倒在了身后。 据说,每一座牌坊都隐藏着一个故事,从曾经的动人心魄,到如今的无动于衷,那是一个时代的进步,而并非悲剧。 牌坊的主人是清代赫赫有名的鲍氏家族,富甲一方的徽商们,他们也懂得,钱财并不能代替一切。 所以,他们赶紧向明清的帝王们报告,在这里发生的忠孝事项,好事也必须传千里的。 明代永乐年间的慈孝里坊表彰了慈母,明嘉靖年间的鲍灿坊表彰了孝子,明鲍象贤坊则表彰了镇守有功的官吏。 清代的四座牌坊,有的表彰节女,有的表彰了孝子,有的表彰了乐善好施,但被表彰的人,都与鲍家沾亲带故,从这一点说,鲍家实在很聪明,钱带不进棺材里,但可以变成石头的牌坊,替他们站立个千秋万代,石头在,名声就在。 下江南的乾隆皇帝,在游山玩水之外,也不忘记顺便题一下字:“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至于皇上的心里究竟怎么想,谁也预料不到,拿到颂词的鲍家,只管磕头谢恩就行了。 杨瑞福,男,年生于上海,上海市作协会员,从年开始写诗和散文诗,八十年代起陆续有诗和散文诗发表在《星星诗刊》、《黄河诗报》、《扬子江》、《上海诗人》、《散文诗》和《中国诗人》等多种诗歌报刊上,目前返聘在上海的诗歌之乡“顾村”,担任《诗乡顾村》诗刊的责任编辑。主要代表作有诗集《把阳光贴在窗棂》;获得过上海和国内多次诗歌比赛的奖项。 《安徽散文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7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宣城3条最美公路,春游自驾去绝佳附详细
- 下一篇文章: 点绛唇middot春闺杜鹃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