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满开三角梅宁波公安的扶贫故事
近日,公安部年扶贫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读了公安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对年度定点扶贫工作表现突出单位予以表扬的通报,对公安部定点扶贫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贵州省黔西南州公安局进行通报表扬。突出贡献!宁波市公安局扶贫工作被公安部通报表扬照片里,青山远黛,近水含烟,一丛火红的三角梅正热烈盛放。这是今年2月24日,宁波市公安局扶贫专班冒着疫情风险,长途跋涉进驻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雨樟镇并嘎村的第一天,专班民警传回的照片。他们说,从这天起,宁波公安就将像这丛三角梅一样,在贵州大地上,用自己的庄严承诺,带领老乡开辟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今年初,在全面抗击疫情的同时,宁波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具体工作部署要求和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扶贫工作导向,抽调精干警力,组建扶贫工作专班,逆疫情而行,进驻到距宁波多公里外的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雨樟镇并嘎村。宁波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黎伟挺说:“宁波与黔西南山海相依,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全市公安机关的努力下,在宁波各界的帮助下,并嘎村的未来可期,它将逐步从大山深处的一个村镇,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示范村,我们有这个信心。” 走进去、带出来 民族村寨和沿海城市“捆绑”发展 并嘎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村寨,在册耕地多亩,现有余户,村民近人,大多通过种植薏米和水稻维持生计。因经济结构单一,基础建设条件差,如何让这个古老的村落汇入市场经济发展的“高速公路”,是宁波公安扶贫专班民警最关心最揪心的事。扶贫就要精准,要先摸清底数。专班民警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逐户走访,了解村民生活困顿的实际原因和村子急需改善的基础设施情况。民警们发挥了日常开展公安基础工作的优势,克服生活习惯、交流上的困难,很快与老乡们打成一片。通过一日一总结,一周一梳理,一户一册详细登记的工作方式,3月1日,扶贫专班民警将一份包括并嘎村贫困底数、人员情况、物产信息在内的资料报送回宁波供市公安局党委研究。市公安局迅速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商讨脱贫对策。借助宁波发达的民营经济和爱心城市的氛围,宁波公安扶贫行动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3月12日,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项敏带着首批4位宁波爱心企业家代表赶赴黔西南州,实地对接协调扶贫工作。3月19日,第二批宁波爱心企业启程前往贵州。3月26日第三批,4月2日第四批……这批富有爱心的企业家,有的打算资助修缮一批基础设施,有的打算援建一批便民服务建筑,有的看中了黔西南劳动力比较优势,打算投资开设几家服装企业。2个月时间过去,多个项目在不断孵化中。“以前村民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农耕收入补贴家用。现在,有在本地新办的服装厂上班的,有加入到宁波定向农产品销售线的,村民们有了看得到、摸得着的希望。”并嘎村村书记郑洪说,目前全村已有55人已被宁波的各类企业招聘录用,其中就包括了困难人员35人,而更多的企业招工正在对接中,有了固定的单位、岗位和收入,对看天吃饭的村民来说,改变可谓翻天覆地。除了走进去,还有带出来。 4月11日,一辆满载着新招录辅警的大巴,在奔波了两千公里后,驶进了宁波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为了进一步深化宁波、黔西南两地公安对口交流协作,宁波公安会同黔西南州公安局完成了首次面向黔西南州定向招录辅警的工作。4月11日,第一批30名招录合格的辅警已到宁波,将在培训后上岗。今后将有名符合要求的当地村民,来到沿海发达城市从事辅警工作。扶起来,送一程 “信息化扶贫”打造“一人一册一建议” 夕阳下,砖房门前,四张条凳摞成的半人高的“书桌”上,一名肤色黝黑、齐肩短发的12岁女娃正趴在上面认真地写作业。她刚刚从田里忙完农活,衣袖和裤腿上还沾着半湿的泥土。她叫王羽,父母都是内生动力发展不足人员(智力弱),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妹妹,一家5口靠着政府补助艰难度日。“只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我就能有好工作,就能赚钱养大弟弟妹妹!”这是王羽心中最大的愿望。并嘎村还有不少和王羽一样的孩子,专班的工作人员在走访摸排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已经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有些靠着家里老人种地得来的微薄收入勉强过日子。“妈妈走之前说过,好好读书,以后就有好日子!”这是专班成员徐逸波走访时,一个叫杨延会的7岁女娃跟他说的话。“孩子眼神很纯净、很坚定,我看了特难受,感觉心被狠狠地揪了一下。”专班民警徐逸波说。 走进这些特困家庭,家徒四壁不足以形容眼前的景象,几件破旧的家具几乎就是全部家当。可就算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中很多人仍一心想要努力读书。据专班统计,并嘎村共有贫困学生名,其中特困学生25名,孩子们半工半读,期望着知识改变命运。宁波市公安局党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决定由政治部牵头,仔细拟定具体帮扶方案,通过党委班子带头结对,民警和社会爱心人士自愿捐资助学等形式,围绕资助生活费用、提供生活物资、赠送学习用品等,以“一帮一”“多帮一”等方式精准结对,帮助特困学生解决问题。 除了一对一的精准结对,信息化的应用也在扶贫工作中发挥了作用。宁波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民警张俊来到并嘎村,他的任务就是把宁波公安领先的科技信息化建设优势“嫁接”到这里,为扶贫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 根据设想,他们要开发一个手机端APP,将每个家庭的状况以“无风险绿码,边缘户黄码,贫困户红码”3色码直观展示,相关工作同步投射到村民活动中心的中控大屏幕,做到扶贫情况动态展示,扶贫状态实时监督,确保精准帮扶工作高效开展。截至目前,市公安局组织开展的慈善一日捐,首次就募集到了30.9万元善款,民警、辅警及职工还积极捐赠书籍册、衣物件、书包个。涓涓爱心汇流成河,这是大海对山川的亲切呼唤。抓基建,扶民生 从底子里补齐村子发展短板 “早几个月前,别说发展了,连喝口水都难呢。”并嘎村村民罗玉刚介绍。“村里没水吃,得爬山2公里去挑水。”原来因为地势及其他问题,并嘎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只有一个蓄水池。水源不足以满足全村人的日常生活用水,村子里从老到少,只要肩膀有点力气的,不得不每天上山去挑水。“扶贫专班的人来了后,主动提出帮我们修建2个蓄水池,村民这才不用继续过上山挑水、水桶储水的日子。”并嘎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国强说道。“除了解决水源问题,他们还帮助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改建村民活动中心,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铺建一批娱乐设施,供孩子们日常玩耍。村民反映夜间路面能见度低,宁波公安筹资修整路灯22处。从雨樟镇到并嘎村沿途12多公里没有公共厕所,影响旅游业发展,宁波公安通过多次协调督促,在并嘎村入口新建一处公共厕所。农作物卖不出去,宁波公安帮助对接有意向企业,就当地农产品长期产销及帮扶惠民工作深入探讨。“我觉得最实在的就是帮我们扩充了村里的卫生室。”并嘎村村委会人口主任韦安川一度因为风湿病痛受苦,作为卫生室“变革”后的第一位受益者,他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因为贵州地理特殊,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并嘎村的卫生室医疗救治水平不高、硬件设备不足,村民一旦有个发烧感冒等病症,要么自己配点药扛过去,要么“千里跋涉”去镇上看病。为此,宁波市公安局对接宁波市卫健委等部门单位,联合向村卫生室捐助心电监护仪1台,红外线治疗等3台,电针仪2台,低频脉冲治疗仪2台,快速血糖仪2台等医疗器械。同时对接当地卫健部门,调派专业医务工作人员入驻并嘎村,帮助患者家庭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同时为更好地服务村民,宁波公安还将在全村孤寡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家庭间铺设“村民通”连线系统,通过这种应急视频连线系统可以实现村民与村干部的点对点联系。“我们还计划在一年内,逐步形成覆盖全村、远程联动的精准帮扶信息化应用体系,提高全民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提升帮贫扶贫服务质量,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专班负责人、高新区公安分局副局长王东说。抓牢基础物资建设,提升医疗总体水平,建强科技信息化阵地建设,多公里空间距离不能阻隔宁波市公安局和并嘎村的紧密“牵手”。据了解,根据公安部的工作部署,公安部和宁波市将在这片具有独特风貌的美丽土地上,利用好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民居民宿等特色资源,打造一个集公安文化影视外景拍摄、影视文化产品创作和公安民警培训会务的特色小镇。宁波公安目前已整合沿海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共同谋划并嘎村的长远规划,将启动新能源机动车产业基地、智慧出行、康养旅游产业、影视和网络产业周边等一系列项目。为长期扶贫集聚人气,为就业创业创造条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接下去的每一天,宁波公安都会和并嘎村在一起,并嘎村的未来将会越来越美好。 编辑刘海怿责编 沈欣刘海怿核发 张科荣来源 宁波公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5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杜鹃一直掉叶子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技巧三角梅光杆子剪1刀,旱它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