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714/4655748.html

烟雨客

“衣衫撕作白蝴蝶,脑袋打成红杜鹃。”放在网络发达、段子横飞的今天,依然让人忍俊不禁。

这是明代一位秀才修改而后的诗句。

据传,明代有人因争坟地大打出手,致有人命丧黄泉,此事风闻一时,令人感慨唏嘘。

有位秀才将高翥的诗改换数字,便成一首绝妙的劝谏诗。

先看看高翥原诗:《清明日对酒》,这首诗曾收入《千家诗》,流传非常广。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写的是清明节的情景。多少悲伤,也只是人前。唯有自身的感受,才是此生最为重要的。就如看似悲戚的儿孙,回家之后,也都是笑语不绝。白天的热闹过去,也只是狐狸眠于坟上。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红楼梦中的发问,至今依然触动灵魂。

这不,很快就有人因为争夺坟地,直接先用了。

秀才不知何许人也,其改诗颇为可观。

南北山头争墓田,清明殴斗各纷然。

衣衫撕作白蝴蝶,脑袋打成红杜鹃。

日落死尸眠冢上,夜归儿女哭灯前。

人生有事须当让,寸土何曾到九泉。

为了争坟地,打得头破血流,直至一命呜呼。古今何尝有分别,今时今日,世情依然。

诗人高翥的诗,意境深远,意味深长,破得风雅之旨。

秋日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螿。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秋日里的豆花,轻轻悄悄,爬过了邻家的院墙,似乎知道邻里关系好,就去堂而皇之,未经邀请就去串门了。

幽默的语言,莞尔的诗情,俏皮的豆花,让人不禁羡慕起田园生活了……

秋日田父辞二首

啄黍黄鸡没骨肥。绕篱绿橘缀枝垂。

新酿酒,旋裁衣。正是昏男嫁女时。

一直在吃米的黄鸡好肥啊,骨头都看不见了。橘子结满了枝头,累累硕果,标记着秋日的颜色。

这时不再农忙,可以酿新酒,裁新衣,男婚女嫁正当时。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曾写过一首幽默的琴诗。

琴诗

苏轼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他问,优美的旋律究竟是从哪里发出的?是琴的话,如何在匣中的琴寂然无声。是指头的话,为何你不趴在指头上听呢?

古人的幽默,也不是与生俱来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见多了,冷暖人情炎凉世态看惯了,也就自然形之于文字诗句。

想来,那位写脑袋打成红杜鹃的秀才,也一定见多了这种争名夺利的事,才以改诗的形式,完成了不屑的讽刺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