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纸上种荷诗里剪韭莳花弄草修篱烹茶(即将上架,敬请期待)《逸庐花事》李涛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年9月一本植物之书,却非关于奇花异卉,点点滴滴充盈着对生活的热爱。推荐阅读一本充盈着对生活的热爱的植物之书

《逸庐花事》新书预告简介这是一本植物之书,作者以富于特色的文笔,从容而精到地记录了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花木,它们并非奇花异卉,但却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与文化烙印。这些作品弥漫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中时常被忽略的美好事物的发现与淡淡的乡愁。一卷在手,清新的气息浮动于心。这个时代的人,尤其需要这样的文字来放慢节奏,反省自身。

一本李涛在手,花人交映。爱花是爱生命的蓬勃与多姿。渐读渐静,有花的日子真是好日子。

——作家陈村

一个人的记忆往往与某种植物有关。此书一气读完,文思精妙,清雅安静。虽为花事,亦关风物、文化、人情。看似信笔写出,其实不易,襟怀与学识都在其中。

——著名主持人曹可凡

☆精选16幅全彩插图,系作者日常所拍,图文呼应,别有趣味☆贴票为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之兄约瑟夫?恰佩克为《园丁的十二个月》所作之插图☆封面采用深绿色细面布封,压凹加烫白技术,整体设计现代又不失典雅☆圆脊小开本,排版疏朗,字体秀丽,方便阅读

欢迎评论区留言,参与读者赠书活动。可以说说你喜欢什么,也可以和大家分享你养花花草草时的经验,或者推荐和有关的一首歌,一本书,一部电影都可以,畅所欲言。我们将在9.6抽取两位读者分别送出一本《逸庐花事》。

还见杜鹃花我总感觉,象征主义是一个喜欢植物的流派。波德莱尔《花一般的罪恶》自不必说,梅特林克《花的智慧》,简直是一篇关于植物的纲领性文献了。《花的智慧》中有一句:“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花园,一片凄凉与荒芜。”谓予不信?曾阅美国学者范发迪的《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科学、帝国与文化遭遇》一书,里面的许多材料可间接地证实这一点。早在18世纪末,来华的传教士就把数不清的植物种子收入囊中,中国大量的奇花异卉也令博物学家们惊叹不已,千山万水,春露秋霜,据说,从海路运到英国的植物,常常是一千株只有一株活下来,想一想这是何等悲壮的旅程。这些植物猎人热切搜寻的,包括了牡丹、杜鹃花、菊花等等。对西方园艺界而言,它们带有奇异之美,但他们对中国人在这些植物上面所附丽的、层层叠叠的我们称为文化的东西,应该是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吧。四月是杜鹃花的赛季,上海的街边,随处可见一丛丛粉色,虽然此时园林中正百般红紫,但都难敌它的那股蓬蓬勃勃的劲儿。毛鹃在杜鹃花家族里面,是顶普通的一种,我养了几盆,都是做园林的师傅刨掉丢弃的,壅以好土,肥水伺候,居然年年有花。花不负人,讲道理,于此可见。杜鹃花家族庞大极了,分类复杂,诸如春鹃、夏鹃、西鹃、皋月、高山杜鹃,那些更具体的名字,残雪、粉烛、爱丁堡,可能上千种吧,我永远都对不上。或曰:反正就是杜鹃花,何必要劳神弄明白。没错,吃鸡蛋只需知道是草鸡蛋,还是洋鸡蛋就行,完全不必知道是来杭鸡还是罗曼褐鸡。但我们吃牛肉,常常还是要关心是澳洲的牛还是日本的牛。园丁是个神圣的职业,对于植物种类,烦琐主义还是有必要的,多多益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电影是传播植物学常识的一个途径,我说的不是那种灌输式的科教片,而是植物作为一种象征在其中出现的电影。比如映山红,当年《闪闪的红星》热映时,许多人便认识了这种花。映山红是兴安杜鹃的另一种称呼,其得名或与大兴安岭有关,东北山区常常是漫山遍野,不过,这么高调的绽放却也有遗憾,很难闻得到它的香味。从前,春天里,即便在城市中,也常常会看到人家的窗台上插着一捧映山红,这多半是在山区有亲戚的,进城携来,或者公干下乡,随手采撷。虽说是粗茶淡饭的平常日子,但有情可寄,有花可看,便也不觉得岁月难捱了。映山红在朝鲜半岛有另外一个名字:金达莱。在《闪闪的红星》问世前两年,朝鲜电影《卖花姑娘》进入中国,东北的观众会发现,片中姐姐花妮抱着的篮子里的金达莱,正是他们的映山红。耐寒是兴安杜鹃与其他杜鹃不同的一个特征,冬天,它的叶子完全落尽,春天则先花后叶,花色粉中带紫,透着一丝傲气。的确,所有在贫瘠土壤上开出的花朵,都有理由骄傲。杜鹃花在中国文化中的符号意义虽不如梅兰竹菊,但可搜罗的材料亦足称洋洋大观,若说“四君子”更多以喻人品,杜鹃则多见于情绪的渲染与烘托,而它与鸟类的交织纠葛,则是少见的博物学绝佳话题。“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白居易的诗可证杜鹃花进入园林的时间去唐代不远,掐指一算,中国人之赏玩杜鹃花,至少比欧洲人早了七八个世纪。不过,同时代喜欢它的,还有日本人,遣唐使将中国的映山红等品种带回国,育出若干新种。今天的日本杜鹃,人称东鹃。偶然得到几页散乱的画稿,是来自日本的杜鹃花写生。画在很普通的纸上,每页的杜鹃各不相同,每一种都描画了花、叶,甚至花苞,毫发毕现,颇似中国花鸟画的课徒稿,又像植物学者的写生。其中,有的还标记了花的品种:人丸、深山的雪、千代之春。有一页上并留有日期,为年6月1日。九十余载光阴流逝,纸张微微泛黄,其出自何人之手,全然无法猜测,不过,它们最终留存于一个爱花人的囊箧中,在画家,也该欣慰了吧。“深山的雪”“千代之春”这些好听的名字,未谙杜鹃家族的人不会明白,它们属于一个日本特有的杜鹃品种—皋月。皋月的叶子碎小,花色多极了,甚至每一株的颜色都有差异。寒斋藏有一部小川由太郎著《皋月盆栽大观》,是日本诚文堂新光社年印制的,画册里收录了数十种盆栽作品的彩色图片,有博多白、难波锦、云月、小天等,其中一株“杨贵妃”,高过半米,树龄年,最为佳本,大有“老树春深更著花”的意味,虽是看图,也能感到其精妙绝伦,以及创作者的匠心了。吾国周瘦鹃先生为苏州盆栽大家,据云其曾以重价购得百年杜鹃盆栽一本,苍古不凡,抗战中离家,杜鹃根须为蚁所害,死掉了,这是件多么难过的事情,然国破家亡,一株杜鹃花又算得了什么。他后来又获一本清代杜鹃,得意极了。孰料,不过20年,他的“紫兰小筑”又被另一场风暴席卷,蕙兰尽毁,杜鹃啼血,这位伟大园丁的弃世,实为美的凋谢。“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与杜鹃花有关的诗,我顶欢喜的是太白的这首《宣城见杜鹃花》,它太浅显,28个字里面,还有两个字各出现了三次,它的内涵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想家了。这个漂泊在外的中年人,独坐在一片杜鹃花前,故乡已成为凄楚的鸟鸣。

向上滑动阅览

月季时节/

朱顶夺目红/

因为蒲公英的缘故/

紫堇归/

马蔺开花二十一/

木兰花慢/

一年蓬/

当赵佶遇见文森特/

漫说丁香/

梨子的滋味/

桃花一树春沉沉/

荷包牡丹与自行车/

关于薤/

还见杜鹃花/

吹散一春愁/

有木名凌霄/

城市的精灵/

鸟的伊甸/

赖有芭蕉/

无言菖蒲花/

夏夜的微笑/

夜合欢/

鬼子姜/

大丽花/

李玉英与城南秀贞的凤仙花事/

种竹记/

文竹之用/

疯狂的石榴树/

苹果志/

夹竹桃记/

蓖麻往事/

欲看年华上菜茎/

胭粉豆/

紫式部的背影/

铁树开了花/

长夏长/

焉得谖草/

父亲的花/

鸡冠小记/

芦荟与中年/

我不必坚持那是芍药花/

藤荫杂记/

白露紫薇/

桂枝香/

忍冬花的思想性/

枫青枫红/

宜栽白玉盆/

那时叶落/

冬至赏苔/

温室花朵天竺葵/

野有蔓草/

冬珊瑚/

篱笆传/

山核桃/

可怜松/

梅二/

盆景谈/

清供无尘/

岁暮花事/

灌园识小/

本书中出现的主要书籍/

后记/

前面说到的美国学者范发迪的书,时隔数年,又出新版,但书名改为《知识帝国:清代在华的英国博物学家》,旧习难改,又买了一回,重新读过,其中多处见到杜鹃花的名字,不由得对这个司空见惯的花肃然起敬了。于是,星期日又去花市搬回数盆西洋杜鹃,悉心供养。浪游了两百年后,这些美丽的花朵,又回到祖先的土地,这是植物世界的循环,又何尝不是文化的演进、历史的回声?----------前两次的读者赠书活动今天一并开奖:

我们应当如何弹奏或聆听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新书上架

查尔斯·罗森(CharlesRosen)作品回顾

获得赠书的读者依次为:

SeanX、飞惊、年秀丽

没有获得赠书的读者下次还有机会!—END—欢迎点赞,分享转发到朋友圈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pj/11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