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罗子纯漂浮的灵魂无处安放
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这几天不知道为何,总是睡不好,一直处于半梦半醒之间,一颗心漂浮着,怎么也找不到可以停靠的地方。在喧嚣的尘世,无法找到片刻的安宁。 苦苦挣扎中,我的头脑灵光一闪,我想到了大塘坳,那个令我神往已久的地方。我听人说,大塘坳的四周种满了杜鹃花,每当杜鹃花盛开的时候,那火红的颜色,宛如鲜活的生命在燃烧。时下正值阳春三月,正是杜鹃花盛开的时节,那么大塘坳四周的杜鹃花开了吗?我想,该找个时间去大塘坳看一看了。 关于大塘坳,我们侗族地区流传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侗族年轻恋人,跟生产队的人去修建水库。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不幸发生了。那天,下着大雨,人们正准备休息,却有块石头从坡上滚落,直冲站在坡底的后生砸下来。姑娘看到了,叫喊已经来不及,她冲过去把后生推开。石块生生砸中了姑娘,她昏厥在地,再也醒不来。这是一个忧伤而凄美的故事。 杜鹃花的花语之一就是永远属于你。这代表了爱的喜悦,被爱的欣喜。杜鹃花的箴言是当见到漫山遍野杜鹃花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那么,我想,大塘坳四周的杜鹃花,应该是那位姑娘化成的吧,那火红的颜色应该是姑娘的鲜血染成的吧?要不然,怎么会红得欲滴出血来呢?鲜红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美好感情的向往,也唤起了我对大塘坳的神往。那是一个怎样灵秀的地方呢?竟然可以滋生出如此荡气回肠的故事?从此,大塘坳成了我心中的圣地,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可是,我的梦境是模糊的,大塘坳也是模糊的,因为我没有去过大塘坳。什么时候我才有机会去大塘坳看一看呢,去看一看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翘首迎接爱神的降临呢? 我知道有大塘坳这个地方,是从外婆的故事里听来的。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都说在外婆家长大的孩子最幸福。这话说的一点不错。在外婆家的那段时光,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外婆家住在公路边,门前有一排苦楝树,一条小溪沿着公路流向远方。 在外婆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听外婆讲故事。外婆讲故事的时间一般是在晚上,地点选在苦楝树下。所以,每天傍晚时分,我都会早早的拿个小凳,放在苦楝树下,翘首盼着太阳快点下去,月亮早点升起来。每当这个时候,外婆做完家务,来到我身边,《青石碑》、《珠郎娘美》、《卜宽》等侗族地区流传的故事从外婆的嘴里流出,伴随着小溪的叮咚声,一个个淌进了我幼小的心灵,滋润着那颗稚嫩的心。应该说,那是我对人生与外界的最初想象,即是对未知世界的想象从悲伤开始的。外婆讲得生动,我听得入神,四周一片静谧祥和。 可是,这样的日子在一场洪水中结束了。那场洪水漫过公路,涌进外婆家,冲毁了外婆居住的房子。爹闻讯赶来,救出外婆和我。外婆家没了,爹就把我和外婆接回了家。娘得知我爱听故事,只要一有空闲,就给我讲诉民间传说,琵琶歌等等。由于年纪小,在外婆家我只听过传说,琵琶歌却从没有听过。娘讲得头头是道,我也充满了神往。 机缘巧合,大娘叫上我和她的几个孩子,也就是我的叔伯兄弟姐妹,一起回大娘的娘家。大娘是从广西与湖南交界的一个小山村嫁过来的,那是一个古老而又纯朴的村庄。村民最喜欢用琵琶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第一次听到琵琶歌,我就沉醉了,沉醉在那种凄美而哀怨的琴声中不能自拔。由故事《青石碑》改编成的琵琶歌《水库歌》就是在那里听到的。哀伤的故事伴随着哀怨的琵琶声,从琵琶师的指尖一个个的弹出来,然后一字不差的落在我的心上,绕在我的心间,久久不曾散去。琵琶声从耳边飘过,泪从眼中无声滑落。我不禁感慨:大塘坳啊,你该是怎样的一幅模样,才会令人如此的恋恋不忘?一定要去大塘坳看一看。 时间在我的祈盼中滑过,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许是受小时候那传说和琵琶歌的影响,我也不清楚这样的性格好不好。可是想去大塘坳看看的念头,并没有随着的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它在我的心里生了根。 时间滑到了年,我苦等的机会来了。那是我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三年,我所任教的学校与独峒中学举办教学交流活动。活动结束时,独峒中学的校长说:“独峒中学不像林溪中学那样,是全国闻名的旅游胜地,有世界闻名的风雨桥。到独峒来,能拿出手的应该算大塘坳吧,那我们就带各位老师去大塘坳看看。”“大塘坳”三个字从校长的口中飘出,却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心,以致心跳都漏了半拍,然后就狂乱的不规则的跳动。我赶紧用双手紧紧的按住,真怕一不小心,它就蹦出来。 那时,通往大塘坳的路还没有修好,只有一条崎岖不平的泥巴路,稍大的车也上不去。我们是坐着拖拉机去的,一路颠簸得不行。没办法,难行的路,我们就下车步行,等到稍微好点的地方,我们再上车。尽管前往大塘坳的路这样曲折,我也一样是兴奋到不行。一颗心砰砰的跳动,不能自已,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沿途的风景,生怕漏掉什么。 拐到一个别样的村庄时,校长介绍说:这个村庄叫林略,里面有一个草坪,大家可以去看看。 “远吗?” “不远,就在路的上面。” 于是我们一行信步来到了草坪。看见草坪的瞬间,我的脚步移不动了。那草绿绿的,嫩嫩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让我想起了朱自清《春》里对草的描写。我忍不住躺了下去,软软的,很舒服。抬眼望向天空,发现天空是圆的,很奇特。到此时我才注意到周围:草坪的周围种着一圈松树,这圈松树围成了一个大圆圈,把草坪圈在中间,就好像给草坪穿上了一件保护罩。我不禁好奇,脱口而出: 这个草坪是做什么用的呀? 校长说:是青年男女谈对象的地方。 还有这样纯朴的习俗?这样的习俗怎么来的?这里离大塘坳远吗? “不远了。”校长回答。 我有些明白了,这种习俗应该是沿袭了青石碑的故事传说,让美好的感情一直传下去,让人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应该是这样的了。 路还在往山峰延伸,路的尽头笼罩着浓浓的雾,给山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校长指着云雾缭绕的地方说:“那里就是大塘坳,快到了。” 听了这话,我们不由加快了脚步。 白云深处的地方,一道天湖赫然印入眼帘:湖面波澜不惊,清澈的水里倒映着青翠的山,湛蓝的天。湖水和天空连成了一个整体,像块透明的水晶,通透,空灵。我不禁想:这样纯净的世界,是因为这里安放有一颗善良的心吗?是因为这里埋葬有一份纯真的感情吗?我想应该是了。心的通透是最美的,无论相貌,无论着装;心的善良是最贵的,不分贫富,不分高低。心灵干净,才能拥有纯粹的感情。这么多年我对大塘坳情有独钟,一定是想保持内心那份纯净吧。身处世俗,却不想被世俗所染,眼睛纯净,才能看见美丽的风景。 湖面停着一叶小舟,我不由泛舟湖中。放下船桨,任凭小舟飘荡在湖面上。我躺在舟里,闭上眼睛,用心感受大塘坳周围那颗高贵的灵魂,斯人已去,此情长存。 有了这次大塘坳之行,大塘坳在我心底的位置更高了。 可惜,当时去的时候是11月,没有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所以,开遍杜鹃花的大塘坳依然常常出现在梦里…… 那年的冬天,朋友对我说:“下雪了,下雪的大塘坳非常漂亮,还可以看到雾凇。”“是吗?不错哦,去看看。”我欣然同意。 第二次去大塘坳,我发现与第一次去时不一样了。变化最大的是:路修好了,一条水泥路直通大塘坳的水库边。 冬天的大塘坳远远望去,绵延不断的高山迭起,气势磅礴,加上积雪的覆盖,绿白相间的高山显现出另一番风韵。可是,走近大塘坳,我的呼吸不顺畅了,只觉得五脏六腑被掏空一般的难受。这是无数次出现在梦里的大塘坳吗?它变得我都不认识了:水是墨色的,天是灰白的,四周随处可见空的矿泉水瓶和食物包装袋。 “这几年开发大塘坳,这里成了旅游胜地,来这里旅游的特别多。” 朋友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 是啊,成了旅游胜地,大塘坳变热闹了,而我内心坚持的某种东西却轰然的坍塌了。心灵深处的净土在逐渐的消失,很多的情绪哽住呼吸,心倏地疼了。我坐在水库边,拿起琵琶,想弹唱那段尘封已久的故事,不为别的,只为纪念长眠于此的灵魂。可是,却发不出任何声音,两行清泪无声的滑过脸颊,心里塞满了阴霾。我茫然的望向湖面,湖水无言;望向山梁,山梁静默,唯有刺骨的寒风在呼啸。在寒风中我冻得簌簌发抖,心间顿时漫上寒水般的冷意。我望向苍穹,太阳被阴云遮掩,整个大塘坳陷入沉寂。四周有一颗灵魂在飘荡,何处可以安放?何处是归途? 离开大塘坳时,我总觉得少了什么,到底少了什么?我不由得一阵迷茫和失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hq/7043.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花时怎样选择花盆的大小和深浅教你在养花
- 下一篇文章: 千与千寻再上映18年后,才发现这是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