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小叶病,这3种原因导致的,这样
杜鹃花小叶病,这“3种”原因导致的,这样解决就可以 现在养护盆栽杜鹃的花友越来越多,杜鹃是一种开花的花卉,而且花量繁多,所以喜欢养杜鹃的人很多。杜鹃开花对于养护花友来说是一件欣慰的事,但是杜鹃花花期过后经常长小叶子,很多花友都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自认为杜鹃花的小叶病是螨虫,也不对症下药,去买点螨虫药喷洒,可是没见小叶子病有什么好转。 其实杜鹃花花期过后老是长小叶是一种病,杜鹃花患上小叶病有很多种诱因,要想彻底的治愈必须找准病因,从根本的原因治疗。杜鹃花是中国南方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它的产地是南方,杜鹃花在北方生长,小叶病最常见,但是在南方杜鹃花几乎是散养地栽状态都能开爆盆,因此也有“映山红”的名称。 小叶病病症杜鹃花小叶病从早春季开始到秋季都会发生,夏季是多发期,因为夏季气温高,它的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0℃,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这时极易发生小叶病。当杜鹃花患上小叶病后,它的枝条顶端生长就会受阻,节间缩短,叶片聚生,呈簇叶状,枝条顶端的叶片也会明显变小,叶质变得更薄而脆,叶缘向背面翻卷,叶色缺绿,出现黄褐色锈斑。 当杜鹃花发生小叶病时,整个植株生长不良,叶间颜色开始泛黄,叶芽和花芽都明星减少,花期也会延迟或者不开花,影响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死亡。 那些原因导致杜鹃花发生小叶病呢?主要是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种土壤碱化这一点主要是北方花卉发生的几率最大,北方的水和土壤是碱性的,而杜鹃花是生长在南方酸性土壤里的,也是一种典型的喜弱酸性的花卉。在北方养护,显然是水土不服,盆土容易出现碱化,从而引发小叶病以及其他的问题。 说白了也就是碱性的水不利于杜鹃花的生长,所以北方的花友要记得定期使用硫酸亚铁,防治土壤的碱化。 第二种缺素症很多花友疑惑自己的杜鹃花水和肥都不缺,但还是长不好,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是患了缺素症——缺乏微量元素! 对于杜鹃花的小叶病最有可能是缺锌导致的,现在大多数人都在城里楼房养杜鹃,使用的养花土壤基本都是买的,这种基质有可能都是营养不丰富的,肥力都不如土壤,特别是更没有土壤里的各种矿物质等微量元素,所以导致杜鹃花缺锌患上小叶病。 对于缺锌导致的小叶病可以使用硫酸锌,每10~20天喷施1次~倍液,或稀释1~倍液灌根,即可改善。 第三种缺氮肥很多花友为了保证自己的杜鹃开花量大,只一味追施磷钾肥,而疏忽了植株的生长,要适当的补充氮肥保证植株和开花同步进行,这样才能抑制小叶病。 氮肥的缺乏,直接影响植株的长势,导致生长缓慢,叶片不长等症状。最简单的就是追施氮肥即可,长势会慢慢跟上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hq/12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醉南郑香炉山最佳观赏期到了,漫山
- 下一篇文章: 四川瓦屋山原始森林中绽放的树生野杜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