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山石榴,为常绿或平常绿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日夜哀鸣而咯血,染红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生于海拔-(-2)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

该物种全株供药用:有行气活血、补虚,治疗内伤咳嗽,肾虚耳聋,月经不调,风湿等疾病。又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中国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长沙、无锡、九江、镇江、大理、嘉兴、赣州等城市定为市花的城市多达七八个。年5月杜鹃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六。

插杆是落叶、半常绿和常绿杜鹃花的主要繁殖方法,并且被广泛使用,但是因为杜鹃花在插杆和移植后很难生根,生长缓慢。因此,针对杜鹃花苗木需求量大、扦插困难、生长缓慢等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一些物种进行了扦插育苗试验,发现:扦插生根受内源激素、生根辅助因子、营养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等内源因素的影响,外源生长素可以调节扦插的生理活性,诱导酶活性和辅助因子的变化,从而促进细胞伸长、分裂、根原基分化和不定根的形成。扦插时间与插条木质化程度和生理特性密切相关,是影响植物插条生根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1、苗床铺设:

苗床设置在玻璃温室或塑料温室中,其边缘由红砖或水泥砖制成,苗床底部每厘米预留一个排水孔,然后自下而上依次添加石块、卵石和粗砂,以增加苗床的排水和通风。将10-15cm厚的培养基铺在粗砂上,轻轻耙压,使苗床平整,透水;为了控制苗床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在苗床上建一个弧形塑料大棚,大棚内设有自动喷洒设施,塑料大棚上30cm处设置遮阳网。制作苗床后,用倍多菌灵水溶液对基质和周围环境进行消毒。

2、插穗采集与制作:

选择的成年植物大概有5-25年的树龄,生命力强,被选为摘穗的母株。6月,植物顶层生长旺盛的木质化枝条(也称为硬枝)被及时收集并通过喷水和保湿运输到室内。选择枝粗直立、无病虫害、无芽(带芽)的小枝,切成10-25cm长、8-10cm长的硬枝,在枝上留下2-5个枝,去掉2-3cm枝顶的芽;移除插条底部的叶子,保留上部的3-4片叶子,并根据叶子的大小切割1/2-2/3,以减少水分蒸发。1的皮层和形成层。用嫁接刀在插条基部切下2cm长的插条,插条的切割面大于45度,以利于生根剂的吸收和大面积愈伤组织的形成。

3、愈伤处理:

用0mg/LIBA水溶液处理岩屑1分钟,然后在插穗底部用NAAmg/L水溶液浸泡1分钟,并自然干燥12小时。将插穗置于23-26℃的温度和60-70℃的相对湿度下6小时;然后插穗置于温度为10-15℃、相对湿度为40-60的环境中2小时;最后,将插穗的基部浸入abt生根剂溶液(abt生根剂:水=1g:2kg)中3-5秒钟,并在相对湿度为50-60%的23-26℃下放置24小时。

4、扦插与管理:

插穗后立即进行杆插,使用小竹签钻一个小孔,以减少基质对插穗组织的机械损伤。杆插之间的行距为15×15cm,插穗深度为插杆长度的1/3~1/2,插穗后喷水。试验中,采用自动间歇喷淋系统补水加湿:白天5分钟/4小时,晚上2分钟/4小时,40天后喷淋水量逐渐减少。大棚内的温度和光照强度根据天气情况分别由塑料大棚两侧的通风和遮阳网调节;(棚内气温控制在20~30℃,相对湿度80~95%)高于30℃时,打开塑料大棚通风降温;为了减少污染,应及时清除苗床叶子和腐烂的插条,每7-10天喷洒倍多菌灵或0倍甲基托布津溶液。

50天后,观察杜鹃花的生根情况,并每10天检查一次。当底部生根超过3根,根长超过2厘米时,可以开始移栽。移植种植基质为泥炭土、黄壤土、珍珠岩、蛭石4:1:1:1。移植过程中,通过固定根倒水,并在离地面50厘米处设置遮阳网。遮阳网的遮阳率为晚上9点至5点,覆盖遮阳网并在其他时间移除遮阳网。移植和种植2个月后,取下遮阳网。

采用增殖培养和扦插繁殖方法,愈伤组织形成率高达95根,90株植物的根长超过2cm,生根超过3根。第二年,生长高度达到30-50厘米,枝条粗壮,可以走出苗圃。这项技术是选择前一年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条,前端是从今年的半木质化到木质化的过渡枝条。插条的长度是传统插条的两倍多,生根后,它们是多枝植物。同年生根移栽后,第二年可作为壮苗离开苗圃,解决了原插条成活后第二年才分枝的问题,第三年后可作为壮苗离开苗圃。此外,这种技术的幼苗枝条粗壮,整个植物生长迅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hq/1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