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投资4000万票房只有200万,
一部电影从剧本成型到拍摄再到上映用了整整十年,由此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而这位导演大家耳熟能详:有“才女”之称的俞飞鸿。这部作品就是她导演处女作《爱有来生》,主演是俞飞鸿和段奕宏。 这部影片投资四千万,幕后团队堪称豪华:《无间道》摄影指导黎耀辉、《大红灯笼高高挂》灯光师赵非、《刺秦》服装设计师莫小敏、《集结号》录音师王丹戎、《十月围城》剪辑师赵安儿,似乎这应该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历经十年,《爱有来生》却讲了一个相当凄美的故事,不像商业片,反而更像是一部文艺片:阿九和哥哥全家被宿敌杀死,长大之后的阿九被仇人阿明所爱,可她依然保持着戒备之心,在大仇得报之时,她才终于明白自己的心,她也爱着阿明,并愿意来生以“茶凉了,我再给你续上”作为信号,报答阿明的爱。50年后,阿九转世来到当年的银杏树下,遇到鬼魂“阿明”,听着阿明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在这部电影中,段奕宏饰演了一往情深的阿明,也是他最被低估的一部影片,原因有三点。 01、浪漫之爱的唯美意境超脱了故事本身 诗人拜伦曾说“男人的爱情是与男人的生命不同的东西;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存”。 男女对爱情的不同理解是这部影片的存在基础,关键并不在阿九的态度,而在于阿明的诠释。 在创作过程中,俞飞鸿站在女人的视角来诉说这个故事,但段奕宏却用男人的质朴给这个故事全新的注脚,阿明在行房之夜是能感受到阿九的冷淡,身体上的交流比眼神、言语更有说服力,他知道阿九内心有秘密,不肯向他诉说。 一般男人可能会无休止的等待下去,但阿明却异于常人,他选择削发为僧,告别红尘。这份坦荡的胸襟绝非普通人所能拥有,浪漫之爱的唯美意境体现在人,不同的人对爱情的感悟截然不同。阿明最开始绑回阿九始于其颜值,陷于阿九对感情的忠贞,终于阿九对欲望的疏离。 从这个维度来说,段奕宏塑造的阿明已经超脱于俗世之外,不再拘泥于欲望本身,而是追求永生永世的爱,这正是片名“爱有来生”的应有之意,女性不再从属于男性,从而在精神上有了独立性和自主性。 阿明柔情、痴爱、浪漫,满足了我们对浪漫之爱的所有想象,所以阿九在大仇得报之后有了悔恨,并愿意一直等他。 02、阿明与哥哥的兄弟情谊绝不亚于爱情的生离死别 阿明的哥哥有种长兄如父的感觉,他无条件的支持弟弟,即使明知道阿九是仇人之女,但哥哥从未点破,他无条件支持阿明追求心中所爱,这种兄弟般的感情不是通过对话来完成的,而是通过行动和感受来传递的。 当年,哥哥放过了仇人的6岁孩子,遵循的正是“仁”的儒家思想,所有人都劝他不能留下活口,但哥哥拒绝了,他不知道仇人会来报仇吗?当然知道。可是当身负重伤之时,他恳求阿九“让弟弟活下去”。 阿明在哥哥的呵护下从未沾染过一滴鲜血,但面对哥哥的死去,阿明毅然决然拿起了手中的剑,誓死与敌人决战到底,在他心中,尽管自己出家、抢亲都违背了哥哥的意愿,但他们依然是兄弟,留着同样的血脉。 哥哥至始至终都痛爱阿明,他说“即使到九泉之下,我也是你的哥哥”,从这里看出,哥哥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只是不想让弟弟像他一样双手沾满鲜血,因此哥哥选择一个人承担起家族的使命,而把幸福留给弟弟。 03、景色物象的烘托作用和寓意高人一等 本片中婆娑的树影、斑驳的银杏、清新的阳光等景色十分优美,这也是为何这部影片看似场景不多却花费了万的原因,有些可惜的是最终票房只有万,连投资的零头都没能收回。 不过这些投资却让这部影片拉开了与其他影片的差距,也烘托出阿明人物的心境。作为一部“宿命感很强”的影片,阿明始终守护着那颗银杏树,千年银杏树沙沙作响的声音更像是恋人之间的窃窃私语,银杏树从枝繁叶茂到荒凉不堪,表现出了世态炎凉、斗转星移的场景过渡,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阿明失落惆怅的心情。 山上一片片盛开的杜鹃花是影片中最亮的一抹色彩,这是阿九喜欢的花,她一遍遍绣的也是杜鹃花,杜鹃象征着“子规啼血”的爱情传说。典故出自《史记》,讲述了言望帝禅位后变成了杜鹃鸟,每到春天啼叫,这是恋爱之人不能享受的悲鸣,此时杜鹃花则开始滴血。 段奕宏在影片中形象数次变化,从帮派首领到痴情浪子再到悟道僧人,与端庄美丽的俞飞鸿十分般配,可惜的是有情人天各一方,无法厮守,这正是现实的无奈。 究竟什么才是可歌可泣的爱情,这部影片给出了答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hq/11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第二届龙凤之乡翁牛特文冠花杜鹃花文化旅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