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丽水行之一赞黄茅尖上的我们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丽水行之一:赞黄茅尖上的我们 文/邻家梅姐图/邢连杰及徒友 徒步旅游,在徒步中考察文化、传承文化,既具有启迪的意义,也挖掘了中国文化底蕴,彰显了徒步旅游的意义,对我们的人生具有建设性。中国徒步网徒友队自5月初走进丽水,7天徒步近公里,攀登了四座山;游览了四条水域;探访了四座古村;闲逛了三个景区;住了四个民宿客栈;体验了制茶、制瓷、挖笋做笋,采摘野菜,摘蛇莓,钓鱼技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中国徒步网徒友队丽水行最后一站是攀登黄茅尖,江浙第一高峰,米的身高。我们从龙泉市龙南乡双溪村1米的凤百古道出发,有米的上升,往返要走20多公里。注定这是结束此次丽水之行的斗志大战,我心怀忐忑还是心里打鼓,到了这个时候,都不能退缩! 先进入一条竹林石板路,在两边直入云霄的竹林间,古道蜿蜒曲折,有着需要弯腰攀爬的坡度。竹林的清新,让我们暂时忘记攀走古道的辛苦,在当年的新竹身边发着惊喜的哎呀声,抱着过人高的竹笋当炮弹,江西老表晴雨则以老资格发表着有关竹的信息:“别看新竹的个头已赶上了往年的兄弟们,做竹椅竹桌这样耐用的家居,还是往年陈竹的骨骼更结实。”新竹的笋衣片片渐次脱落,微微白霜包裹的新竹,有一抹新绿,有更加挺拔的身姿,似乎还有竹节拔高的声音响在耳畔;竹笋高低不同,有的还在冒芽,有的全身发黑已经夭折。徒友们经不住竹笋的诱惑,在向导老项的帮助下,挖到一些尚未衰老的竹笋,不嫌其累,背着竹笋爬了一天的山,傍晚回到驻地,晴雨亲自下厨,做了油焖竹笋给大家,直接光盘。 竹林古道,微风习习,凉爽怡人。走在长满青苔的古道上,思绪不停地穿越:曾经走在这里的人,肯定不是我们这样纯粹为了健身,自虐式挑战自我意志的徒步。古道代表着商业的发达,代表着这个区域的辉煌,古道的盛名,相当地大。单说这凤百古道——凤阳山(龙泉山)通往百山祖,总长50余公里,跨越龙泉和庆元两个县(市),其中有两个4A级景区、两个自然保护区,连绵着浙江省9座米以上的山峰,独创一条风景这边独好的千八线,如果我们时间来得及的话,可以尝试走走。凤百古道是“浙江最美森林古道”,包含着竹林、松林、杜鹃林,以及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山地矮林、山地灌草从等植被分布带。偶尔还可以看到鹅掌楸等珍贵树种和极具原始森林风貌的阔叶古林。 转过一个大弯,进入红松林石板路,坡度近似90度,我们几位弱驴走几步,停下喘息一会儿,慢慢落在了后面。笔直的红松,粗壮高大,身材伟岸,比之竹子,就如哥哥和妹妹;红松林中的古道保护也很好,青苔的绿色,淡淡的有点雅,红松粗犷的红褐色的皮,具有几分豪气,我看着身边的景色,生发着联想,倒觉得爬坡没有那么难了。这里还有一种树,叫柳杉,没有大片的树林,树种却很著名,当地人习惯用的独木大茶几多选材柳杉木。老项说,他家附近有一小片柳杉林,有著名的国宝级柳杉王……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进了杜鹃林,红艳艳的,紫莹莹的,粉白相间的花……原以为,清明节前后花期的杜鹃会与我们擦肩而过,黄茅尖海拔高温度低,这些杜鹃花等着为我们的壮举而盛开。我好奇地查寻描写杜鹃花的诗句,不知为何,都有点悲壮,“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李白的净兴寺杜鹃花——“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也许,在这多米高山上怒放的杜鹃,是花中之强者,只有我们这些具有较强意志力的徒步人,才有资格与她为伍。 走在最后登顶的路段,风吹过来云雾,从我们眼前带着仙气般飘过,山顶白蒙蒙一片,若隐若现,黄茅尖隐藏于云海之中。绝峰,云海,胜利的诱惑,鼓舞着我们,我数着米数走,米;已经到达山顶的领队唐哥,大声呼唤我们,给我们加油,最后的冲刺到了,米;还差最后的9米,再走,这9米,是咬紧牙关一鼓作气走上去的,欢呼米!我们中有2位弱驴是第一次攀升多米的高度,山高人为峰,对于我们,攀登黄茅尖无疑具有个人里程碑的意义,是值得为自己点赞的! 用邢连杰老师的词破阵子作为点睛之笔:“云破竹千影,雾过松涛声。往年黄叶未去,苔藓添细茸。石缝迸溅玉珠。梢头两三鸟语,翠里杜鹃红。登千米,白云上,竹杖轻。不虑花发,健步跃上黄茅顶。锦书玉带飘落,仿若嫦娥殷情,顿悟豪气生。吾愿长相住,不知君否行?” 毫无疑问,下次攀登,我们还会都跟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djhhq/11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