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我在扬州等你
赏析古典诗文,聆听先贤心声,感受如画意境!古诗文赏析,与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来源于:品读元曲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否让久在都市的你有些许心动,看看那满城的翠绿,追随着唯美诗词,感受扬州的美吧。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诗人把扬州明月写到了入神的地步,并用“无赖”之“明月”,把扬州装点出无限的风姿,与《忆扬州》的标题吻合无间,因而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向往扬州的美好。这也许是诗人有意的安排,无论如何,这种大胆的艺术构思所产生的效果,是不能不使读者为之惊叹的。 赠别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此诗,从意中人写到花,从花写到春城闹市,从闹市写到美人,最后又烘托出意中人。二十八字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真俊爽轻利之至。别情人不用一个"你(君、卿)"字;赞美人不用一个"女"字;甚至没有一个"花"字、"美"字,"不著一字"而能"尽得风流"。语言空灵清妙,贵有个性。 遣怀 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全诗表面上是抒写自己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的追忆与感慨,实际上发泄自己对现实的满腹牢骚,对自己处境的不满。此诗流传很广,在后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赏。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题扬州禅智寺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用"歌吹是扬州"来表现市井繁华的扬州,从而反衬出禅智寺的静寂,突出了诗人孤独凄清和有所失落的心境。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姜夔的词风清雅空灵,此词表现得非常突出。此词的清雅空灵不但表现在词语上,如“清”“寒”“空”“波心”“冷月”,而且还表现在造境上,如用杜郎名句表现扬州昔日的繁华,用“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表现清幽伤感的气氛,用“桥边红药”表现“寂寞开无主”的荒凉。 扬州慢·琼花 郑觉齐 弄玉轻盈,飞琼淡泞,袜尘步下迷楼。 试新妆才了,炷沈水香球。 记晓剪、春冰驰送, 金瓶露湿,缇骑新流。 甚天中月色,被风吹梦南州。 尊前相见,似羞人、踪迹萍浮。 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 我欲缠腰骑鹤,烟霄远、旧事悠悠。 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在我国的名花中,琼花,可算是最珍异和神秘的了。相传扬州后土祠有琼花一株,为唐人所植,本大而花繁,香如莲花,清馥可爱,天下无别株。北宋诗人宋郊建亭花侧,名曰“无双亭”。南宋淳熙以后,花匠以聚八仙花接木移植,流传遂广。词人赵以夫得友人折赠琼花数枝,召聚诸贤咏赏,并作《扬州慢》词,这首词是郑觉斋当时应和而作。 江城子·墨云拖雨过西楼 苏轼 墨云拖雨过西楼。水东流。 晚烟收。柳外残阳,回照动帘钩。 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 美人微笑转星眸。月花羞。捧金瓯。 歌扇萦风,吹散一春愁。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上片一幅幅动态的画面,令人美不胜收,加之鲜花美酒,使词人情不自禁地赞叹这良辰美景。下片转入描写美人。从"美人"起五句都是刻画美人的情态,这是一个明眸如星、巧笑顾盼、翩若惊鸿、轻歌曼舞的美丽形象,她的舞扇带来的缕缕清风,吹散了凝结在词人心头的愁云。最后三句化用杜牧诗句,似乎自己已沉醉于酒色美景,忘怀一切了。 本号长期征稿,要求原创,QQ(贵阳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dingchong.com/csdjh/3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杜牧矛盾纠结分裂还让不让人好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