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网蝽的危害与防治
杜鹃花是十大名花之一,近年来随着花卉迅速发展,各地引种了大量的杜鹃花新品种。由于人工栽培杜鹃花不够注意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忽视了害虫的综合防治,因而引起杜鹃网蝽滋生蔓延,为害严重。每年杜鹃类花卉受害面积(株)均占栽培面积(株)的90%以上,对杜鹃花的栽培影响很大。 漂亮有木有 花盛开如此艳丽 杜鹃网蝽危害症状 为害状:成虫、若虫都群集在叶背面刺吸叶汁,受害叶背面出现很多像被溅污的黑色粘稠物。这一特征易区别于其他刺吸式害虫。整个受害叶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很多苍白斑点,受害严重时斑点成片,以至全叶失绿,远看一片苍白。 成虫 体长3.6mm,宽1.89mm。体黑褐色。头部褐色;头刺5枚,灰黄色。喙端部伸达后胸腹板纵沟的后缘。前胸背板黄褐,密布刻点,三角突不具刻点,具网室。头兜宽大,长椭圆形,头全部为头兜所覆盖,前端呈较短的锐角,伸达触角第1节的末端。前翅较宽大而长;翅面密布网状纹,翅脉暗褐色;翅前缘自基部至中部呈圆弧状弯曲,端部略向外分歧,“X”形褐斑较明显。雌成虫腹圆,呈纺锤形;雄成虫腹部细小,呈长卵形。 杜鹃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昆虫,分布极为广泛,是杜鹃花卉的主要害虫。其寄主植物为杜鹃和马醉木,以若虫和成虫为害植物的叶片,吸取汁液,排泄粪便,使叶片背面呈现锈黄色,叶片正面出现针点状白色斑点。 发病规律该虫一年发生3至4代,成虫于10月中下旬在树皮和土地缝隙等处越冬,第二年的4至5月份开始活动,在叶背取食危害。7至8月危害最重,成虫、若虫喜欢成群聚集在叶背面主脉附近,刺吸叶片汁液,其分泌物形成较大的黄褐色锈斑,影响光合作用,影响杜鹃的生长及开花!失去观赏价值! 那么我们看看用什么来对付他们吧。 产品特点:1、是园林大树害虫防治施药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根施、长效更适合园林树木,可以大大减少施药次数和工作量,节省成本;2、杀虫方式多样与植物活性酶结合后的杀虫活性成分兼具内吸、胃毒、触杀、熏蒸、抗咬食等多种作用,杀虫彻底;3、作用机理独特,整个过程都是在封闭环境下进行,不会造成药份的浪费,害虫也不易产生抗药性;4、快速修复功能,有机螯合了植物细胞修复成分,能够快速被植物吸收并传导至所有部位,与细胞酶结合,快速修复植物受伤部位,植物快速复壮。适用范围:1、用于大树灌根防治以上刺吸式害虫;2、绿篱、苗木花卉、草坪等茎叶喷雾防治以上刺吸式害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csdjh/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来他们对身体有害,赶紧赶出去吧
- 下一篇文章: 杜鹃汹涌来袭奉化鄞州都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