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印象一家一火塘,一家一条牛he
哈尼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生态农耕文明,梯田自然景观和梯田文化中折射出哈尼族的古朴哲学“自然本位,天人合一”的观念被世人逐渐所认识。不知曾何时,箐口、多依树、撒玛坝、龙普等红河南岸一些与世隔绝的哈尼族古村落名字作为地图册中的地理名字被外人搜集和熟悉,人们相信那片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连绵、层恋叠峰中一定藏着哈尼人的故事。 ●火塘边的故事 一家一火塘。走进哈尼人家,就会发现大房(扭玛)中,每家都会设置一火塘,在哈尼人的观念里,火的生命和“家”的生命是一致的,所以每家都小心保护火种,虔诚敬奉火塘。 每当夜幕降临,全家老小围坐火塘边,用茶壶煮好茶,在浓浓的茶香中,老爷爷、奶奶讲述着哈尼族古老神奇的传说故事和本民族古老的历史,给孩子们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伦理道德知识,火塘给孩子们无穷的抚慰、温暖和乐趣。孩子们能从火塘边听到自己民族起源和迁徙的传说与神话。(孩子们知道了自己来自何方。)孩子们最爱听那“天狗吃月亮的传说”、“阿罗找布谷鸟众说”、“洪水歌”等,还有那“开辟地”的神话。 哈尼族历史上是一个迁徙的民族,自身又没有文字可记载,只能通过口口相传、代代担传的方式保记本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在社会变迁传承性。火塘成为哈尼人维系家庭关系和民族文化记忆的纽带。 ●田埂上的记忆 哈尼族依山势开垦大面积梯田,破为壮观。哈尼人知道修筑坚固不渗水的田埂子至关重要,田埂子直与弯都以据地势情况而定。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一家人所食用粮食主要来源于梯田,所以人们不得不精耕细作以求最大收成。 通常,自家开垦的梯田是世袭,一代一代继承着先祖们开垦好的梯田,这时梯田对后代继承者来说就有了不同的人文涵义,在同一田埂上留着一个家族几代人的足迹,劳作与行走在田间,似乎就能有几代人耕作者的对话,不同时间在相同的梯田空间凝固,这一可算作梯田作为人与自然结合物的一种超然力量。 ●爱狂欢的民族 哈尼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辛勤的人渴望自由与快乐。聚居在红河县羊街乡的哈尼族支系奕车人就有多种形式节庆狂欢节活动。每逢夏历五月,奕车人在刚过完男女青年“仰阿娜”——姑娘街狂欢节后,就迎来一年一度的盛大佳节——“矻扎扎”节。 “矻扎扎”节期间,扮扮装束奇导的奕车人会自动组合成“撵磨秋”队伍,进行“串寨”活动。 夏历冬月第一个属龙日,奕车人又迎来“扎勒特”。“扎勒特”期间,要举行以浪堵河为界,梯田为阵营的“打石头架”的民俗体育活动。这也是哈尼人情系田埂上的记忆。 ●一家人,一头牛 牛是哈尼族经营梯田、播耕细作梯田最好的朋友。一家人,一头牛。红河羊街乡奕车人专用自家房屋的一层来精心饲养家里圈养的牛。牛的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劳动”上,在哈尼族聚居地区,不同家庭之间可建立起“牛亲家”,以此来加强不同家庭之间交往联系,加深情感的交往,当然牛也作祭祀之甲。 哈尼人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哈尼族的神话中,甚至人与动物联姻的故事。对动物的崇奉还体现在哈尼族传统节日与祭祀活动中。例“鸟收收”,夏历过月初,杜鹃鸟开叫,人们择一吉日用黄饭花染黄色糯米饭敬献杜鹃鸟。哈尼人崇奉布谷鸟,布谷鸟叫声开启哈尼人家“开秧门,”即“黑玛主”节。 文章来源:微观红河 作者:钱思伟 长按以下治疗白癜风去哪里好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juanhuaa.com/csdjh/2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日使博肯彝人心中温暖的港湾
- 下一篇文章: 李白名诗蜀道难说的是哪条蜀道你知道吗